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地质学   54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近年随着找矿难度的不断加大,找矿重心已由早期的地表浅覆盖转向地下深部隐伏矿脉.川西甲基卡地区目前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硬岩型稀有金属富集区之一,其深部找矿潜力巨大.基于多年野外实践工作成果笔者认为,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是解决当前甲基卡地区深部找矿预测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通过与区域内的重磁资料综合对比解析,立足于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32.
惠民凹陷临盘油区断块油田广泛发育,但对其封闭机制认识不清.从临盘复杂断块油田的实际地质资料出发,依据岩心、测井资料,结合物性、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探讨了断裂胶结带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表明,临盘油区富含钙镁离子的地层水在断裂活动过程中沿断裂向上流动,随着压力的降低导致在断层附近砂岩中易形成方解石、白云石等矿物的沉淀...  相似文献   
33.
利用实测流体压力(DST)测试结果,结合声波和密度测井资料,对超压段所识别的不均衡压实作用和生烃作用两种超压成因机制下的实测压力和有效应力随深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两种不同成因机制下的实测压力和有效应力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均衡压实作用在压实过程中导致流体排出受阻,地层流体承担上覆岩层压力形成超压,表现为阻止了地层有效应力增大,因此其实测压力增大段和静岩压力增大趋势大体一致,而有效应力随深度基本保持不变;生油作用在地层正常压实之后形成超压,发育程度不受上覆岩层压力的影响,因此超压的增大在深度上与上覆岩层压力增大不具有一致性,且超压对有效应力的影响要小于不均衡压实作用;②这两种不同的超压成因使得有效应力的变化随着声波速度而出现加载和卸载两种趋势,从而可以用来判断超压成因,利用实测资料计算的有效应力结果说明东营凹陷超压成因机制包括不均衡压实作用和生油作用,但不均衡压实作用形成超压的范围和规模较小,生油作用对深部大规模超压和强超压的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4.
东营凹陷沙三下-沙四上亚段发育了一套厚层的泥页岩,前人研究认为这一套厚层泥岩是经典层序地层学中的湖进体系域(EST),没有做过进一步的细分。随着近年来页岩油(气)研究的深入开展,地质学家们认识到了泥页岩并非整体一套,而是与砂岩一样也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这就要求针对泥页岩等细粒沉积物的研究要进一步精细化。对于泥页岩的层序研究而言,传统(经典)的划分方法完全不适应(依据经典层序地层接触关系、地震反射特征、岩性组合变化等参数),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对泥页岩进行层序精细划分。通过研究,提出了基于T-R旋回理论的GRP层序划分法。该方法以自然伽马曲线(GR)为基础,结合岩相变化分析,充分利用各类地球化学数据以及GR测井在泥页岩层段响应特征和湖平面T-R旋回变化的耦合关系,进行泥页岩中的旋回识别分析。利用该方法,将东营凹陷樊页1井沙三下—沙四上亚段从下至上划分为7个GRP(GR Parasequence)层序,并进一步分析了控制细粒沉积物层序的因素。  相似文献   
35.
东营三角洲高频旋回划分与浊积砂体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利用钻井、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对三角洲内部基准面旋回的各种界面识别,进行基准面旋回的划分和对比研究,最后分析三角洲各期基准面旋回和浊积砂体的分布规律,从而对东营三角洲的岩性油气藏进一步勘探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正>关键金属是新能源、现代高科技产业及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等行业不可或缺的原料,对关键金属矿产的勘查和研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陈骏,2019)。四川南部兴文地区位于扬子陆块西缘,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外带(图1a),区内广泛分布与二叠纪碳酸盐岩/峨眉山玄武岩风化有关的上二叠统龙潭组(P3lt)黏土岩(图1b),具有形成锂等关键金属资源的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本次以川南兴文地区龙潭组(P3lt)下部铝质黏土岩为调查研究对象,地质调查工作发现其为Li、Ga、Nb、REE等关键金属的富集层,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7.
38.
39.
四川甲基卡矿田新三号稀有金属矿脉的成矿特征与勘查模型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四川甲基卡矿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锂辉石资源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在甲基卡矿田东北第四系覆盖区发现了编号为X03的稀有金属矿脉——新三号脉,新增氧化锂资源量64.31万吨,规模已达超大型,远大于世界上最著名的稀有金属伟晶岩脉——新疆可可托海3~#号脉。新三号脉虽然分带性差,但呈层状、透镜状产出,厚度大,全脉矿化,Li_2O平均品位1.5%,共、伴生的Be、Rb、Ta、Nb、Sn、Cs等均可综合回收利用。按照矿物组合,矿石分为钠长石-锂辉石型和石英-锂辉石型两大类;按照结构、构造,矿石可分为梳状锂辉石型、微晶毛发状锂辉石型、细晶粒状锂辉石型和巨晶柱状锂辉石型。矿石结构构造显示出多期次脉动式交代的成因特点,其中锂辉石的形成至少有3个世代。新三号脉为陆壳深融型富稀碱元素花岗岩演化与交代的产物,形成于晚三叠世(223~214 Ma),是印支运动末期构造趋于稳定阶段的产物。文章在深入总结甲基卡矿田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研究—遥感解译和坡-残积填图—重磁测量查明岩体和伟晶岩脉就位空间—优选靶区—电法定位化探定性解释推断异常—浅成雷达探测和便携式取样查明矿脉浅表边界及产状—钻探验证控制"的第四系覆盖区立体地质综合勘查模型,在甲基卡地区打破了第四系浮土草甸覆盖区"无矿"的禁锢,并提出了通过坡-残积锂辉石"寻根溯源",实现地质找矿的新突破,为川西地区隐伏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找矿和勘查工作提供参考。新三号脉在南北延伸方向上尚未封闭,找矿潜力仍然很大,值得进一步勘查。  相似文献   
40.
胡阳  刘惠民  郝雪峰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095-67z1096
正砂砾岩是断陷盆地陡坡带主要的砂体类型(张善文等,2001;瞿建华等,2019),由于其侧向与烃源岩指状接触,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是陡坡带主要的油气勘探对象。东营凹陷陡坡带砂砾岩的勘探整体经历了构造油藏—岩性油藏—复杂隐蔽油藏勘探阶段(孔凡仙,2000),目前处于中—高勘探程度阶段。如何实现油气储量的不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