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169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189篇
海洋学   92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郝寿昌  朱临洪 《山西气象》2000,(4):31-33,39
本文在总结第三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以来全省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指出近期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应从五个方面进行考虑,并提出了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应采取的五条措施。  相似文献   
622.
太原盆地的地裂及其灾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太原盆地的地裂于1976年出现,至今仍在活动。地震主要分布于盆地东部边界断裂附近下降盘一侧的榆次至祁县一带,地裂带断续延伸达50km,其次是分布于盆地西侧汾阳县杏花村一带山前断裂附近。地裂带空间位置和地震的运动受活动控制,而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强降雨过程又影响地裂发生的时间、地段和发育程度。太原盆地地裂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今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23.
????????????A032??ET??????С???????????????У?????FG5??112?е??????????????SR620??????????????????????????????????????????????????????洢????????????????????????  相似文献   
624.
我国油气勘探向海外进军已成为全球油气勘探的趋势,深水区更是当今油气勘探的热点,然而海外深水区块经常会遇到井少,水深变化大,海底水道发育,重力滑塌,盐底辟活动等问题,采用传统时深转换方法精度低且容易出现“假构造”现象,给时深转换带来新的挑战.本文提出了海底水道填平解释模式及引入“虚拟井”方法,有效提高了时深转换的精度,避...  相似文献   
625.
地震方位各向异性广泛存在于地球上地幔中,目前利用地震体波或面波分析研究上地幔各向异性的地球物理方法有很多种,但是由于各自的局限性均难以分析上地幔过渡区中的各向异性特征.方位各向异性可导致球形简正模和环形简正模之间发生耦合.地球长周期自由振荡的简正模可深入到上地幔过渡区.本文利用各向异性地球模型计算各向异性简正模耦合深度敏感核,表明长周期(250~400 s)简正模各向异性耦合(如0S20-0T210S25-0T25)的敏感度峰值在400~600 km之间.在不受地球自转影响的台站,如位于南极极点的QSPA站,仍然可以观测到强烈的简正模耦合现象.本文的研究表明:只有在地震观测台站靠近长周期球形振荡的节点时,才能在其观测数据中观测到各向异性耦合现象,许多各向异性耦合在震后18~24 h期间最强,并可导致垂直方向的环形简正模的振幅大于球形耦合简正模的振幅.这些特征是在地震观测数据中寻找各向异性耦合的重要线索.长周期简正模的方位各向异性耦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上地幔过渡区各向异性的窗口.  相似文献   
626.
鄂尔多斯奥陶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尔多斯古生代海相地层沉积厚度巨大。鄂尔多斯奥陶系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受后期成岩作用影响较小,基本保留了原始海洋的同位素组成: δ13C值分布于-7.30‰~2.26‰之间,均值-0.30‰;δ18O值分布于-13.14‰~-1.94‰之间,均值-6.38‰,碳氧同位素组成与全球基本一致。区域上,鄂尔多斯西缘具有相对较高的δ13C值,南缘次之,而东缘最低。纵向上,碳同位素组成逐渐增重,并在中晚奥陶世发生明显的正向偏移,δ13C均值由马家沟组的-0.36‰增加到平凉组的0.15‰,至背锅山组增加至0.68‰。碳同位素的区域分布差异表明鄂尔多斯西缘水体相对较深,南缘次之,东缘相对较浅,由早奥陶世至晚奥陶世水体逐渐加深,碳同位素组成反映的海平面变化趋势与沉积相演化一致。鄂尔多斯西南缘中晚奥陶世碳同位素组成的正向偏移,标志着较高的生产力和有机碳埋藏率,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学意义,西南缘的平凉组/乌拉力克组和背锅山组是下古生界最重要和有效的烃源岩层。  相似文献   
627.
伴随世界海洋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深海战略性资源争夺的不断加剧,深海资源开发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部署,重点谋求在深海科技领域首先实现突破。山东省是海洋资源大省,深海战略性资源十分丰富,随着海洋科技的发展,面对海岸带地区和近海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日益饱和,海洋资源开发必将呈现出由近海向远洋、由浅海向深海的发展趋势,开发深海大洋战略性资源是破解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瓶颈的重要途径,发展深海大洋经济是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28.
基于《系列世界地图》和全球数字高程模型,绘制出一套四种的系列世界地势图,具体分为:"东半球版"、"西半球版"、"北半球版"和"南半球版".其中,"东半球版"和"西半球版"为"经向世界地势图",适用于表达东、西半球的地形和构造分布;"南半球版"和"北半球版"为"纬向世界地势图",适用于表达南、北半球的地形和构造分布.新编世界地势图采用分层设色的方法显示出各高程带的范围以及区域地貌形态、不掺杂任何人为描绘成分、将全世界陆地和海底的地势起伏逼真地表现了出来,为地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图形工具.目前,该图件已经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629.
在岩溶陷落带孔隙发育,原来坚硬致密的岩石改变了性质,造成岩石密度、波速、电阻率等物性参数发生变化,这些物性异常引起地震波波场改变,从而导致地震波特征参数如时间、反射系数、波阻抗等的变化。利用Wyllie时间平均方程可以建立充水岩体的地震波速度和孔隙度之间的关系。根据密度平均方程建立充水岩体密度和孔隙度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波阻抗和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因为岩溶陷落带孔隙发育情况和导通性决定了其是否能成为导水通道,利用波阻抗属性可预测岩溶陷落带孔隙度发育情况,这可为判断富水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30.
中药资源生产区划对药材生产和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中药资源生产区划分析技术方法,并对中药材生产区划分析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即分析模型构建。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中药生产区划分析地理信息系统(CMRPRGIS),为国家和省一级中药资源生产区划划分和产业布局规划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