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70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基于格林公式,给出了均匀二度体重力异常线积分表达式的严格数学推导过程,其结果与前人推导出的结果完全相同,但我们的方法在数学上更简单,也更严谨.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详细讨论了多边形截面二度体重力异常计算公式中所包含的数值不稳定性,并作了适当的修正.新的计算方法在数值上是稳定的,且适用于包括场源内部以及边界上的任意空间位置.为了对新算法进行验证,我们以一个均匀无限长水平圆柱体及其内接正多边形截面棱柱体为模型,分别利用解析公式和本文所提供的算法计算了二者在不同深度的两条水平观测线上所产生的重力异常,其中一条观测线穿过了模型的内部.通过两种途径计算得到的重力异常在两条测线上都是吻合的,这表明新算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2.
本文概要总结了羌塘地体内部的双湖—冈玛错—龙木错构造带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从地表出露的蓝闪片岩、混杂堆积和生物古地理特征的差异,以及重力异常带分布、Pn波异常特征及地震层析成像等可以看出,双湖—冈玛错—龙木错构造带很可能是冈瓦那大陆和欧亚大陆之间的缝合带。  相似文献   
63.
为了深入研究东北地区断裂分布及构造分区,利用全国1∶2 500 000布格重力异常图,分析了泛东北地区(包括东北3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分地区)的区域重力场特征。利用布格异常变化形态,并参考地质资料,在研究区内划分出岩石圈断裂14条,壳内断裂11条。根据大兴安岭和依兰—伊通两条明显的重力异常梯级带把研究区划分出兴安、松嫩以及张广才岭等三大重力异常区,在划分断裂和分析重力场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构造分区。其研究成果为认识和研究泛东北地区油气与矿产分布提供了重力场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64.
利用Hilbert变换计算重力归一化总梯度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提高重力勘探正反演解释的分辨率问题,提出利用Hilbert变换计算和研究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文中从理论上详细地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给出了适合计算机实现的计算方法.为探讨该方法对油气藏的分辨能力,在模型计算中,分别利用Fourier级数法、Fourier变换法和本文提出的Hilbert变换法计算模型的GH场值,发现当三度体储油球冠模型(模拟似三度贮油气藏背斜模型)油气藏部分(低密度体)厚度减小到低于球冠厚度的十分之一时,Fourier级数及变换法不能分辨出低密度体所产生的异常,而Hilbert变换法仍然可以清晰地识别,这说明用Hilbert变换法计算的GH场对异常识别的分辨率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65.
本文利用面积广、勘探深度大的重磁数据通过增强型局部相位边界识别方法和优化欧拉反褶积法获得东海陆架盆地的构造特征,为油气勘探提供基础资料。增强型局部相位边界识别法是重磁数据一阶和二阶水平导数的比值函数,能有效地均衡不同深度地质体的边界响应,从而同时显示不同深度构造的边界,提高对较深层构造的分辨率;优化欧拉反褶积法有效地降低了背景异常的干扰,从而可获得更加准确的构造反演结果。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增强型局部相位边界识别法可更加准确和清晰地划分边界信息,优化欧拉反褶积法可获得更加准确和收敛的反演结果。综合利用增强型局部相位边界识别和优化欧拉反褶积法对东海陆架断裂构造分布进行划分,获得了分析区域构造背景和评估油气潜力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6.
地震波速层析成像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了利用天然地震观测获取地下速度结构的方法。尽管有不同的新方法涌现,天然地震波速层析成像方法,尤其是多震相联合反演的格点层析成像方法,是当今使用广泛使用的层析成像方法之一,是对地球内部成像的最有效方式。波速层析成像方法的未来发展首先是提高第一手的观测资料,即增加接收地震波信息的地震台站分布密度;同时,通过多种地球物理方法联合反演相互约束可以给出较为严格的地球物理模型,并来降低了地球物理反演和解译的多解性,这是地球物理探测研究的趋势,也是天然地震波速层析成像方法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7.
查明大庆外围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群的油气潜力,选取有利勘探战略目标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漠河盆地内的重力场资料特点和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采用了下列常规处理技术:曲线的圆滑、方向导数的计算;同时,采用了DCT反演技术。通过以上常规及特殊处理方法,得出漠河盆地的结晶基底深度及形态并划分出断裂的位置与断裂深度,经过与地质资料的对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8.
青藏高原中西部航磁异常的匹配滤波分析与构造意义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匹配滤波方法重新解释了青藏高原中西部航磁ΔT化极异常数据.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场与局部场分离的最佳深度大约为19 km,结合其他地球物理证据分析认为,该深度是上、中地壳间的重要分界面.分离后的区域场特征表明,在青藏高原中部存在一个北北东向的负异常带.该航磁负异常带显示,大量的热异常导致了青藏高原下的原始岩石圈地幔底部发生了热退磁作用.不论是区域场还是局部场都显示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侧存在一个重要的隐伏断裂带(大致沿革吉北-改则南-错勤北-申扎北).  相似文献   
69.
断裂构造精细解释技术——三方向小子域滤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利用重磁场资料解决地质构造的精细划分和解释问题,提出三方向小子域滤波方法. 根据直立岩脉重力异常曲线特征和DCT理论,分析了直立岩脉重力异常π/2相位偏移技术,给出了突出三方向直立岩脉特征的平面重力异常及其π/2相移的DCT转换的理论公式. 模型实验证实,经过坐标变换后的偏移结果,其异常梯度最大值的水平位置与铅垂台阶断面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相一致;利用传统的小子域滤波分别检测每个方向偏移处理结果中的梯级带,突出三方向的异常分界特征,从而实现三方向小子域滤波的数值计算. 在应用中表明,传统的小子域滤波只能识别出黑龙江虎林盆地11条断裂带,而三方向小子域滤波法检测出33条断裂,这说明三方向小子域滤波法大大增强了对平面断裂水平位置信息的识别.  相似文献   
70.
众所熟知,在重力测量结果的各项外部改正中,中间层改正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以往的中间层改正是把测点与总基点之间的物质层当作密度均匀,厚度为h的无限大水平层来处理,这一水平层在外部空间任意点所产生的重力值△g=2πGσh,这样相应的中间层改正公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