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216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7年   6篇
  1935年   2篇
  1933年   10篇
  1931年   2篇
  192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1.
香港天文台在2012年引进了一套采用平行运算技术的海啸数值模型COrnell Multigrid COupled Tsunami(COMCOT)model,并与香港天文台在2010年初开始运行的地震数据处理及分析系统结合,利用后者探测及分析所得的太平洋或南海地震参数,模拟海啸传播过程和计算海啸在海面上及抵岸时的情况。并用日本311地震所产生的海啸为主要案例,加上过去香港曾经录得的海啸记录,验证COMCOT模拟海啸的能力,讨论COMCOT在香港天文台海啸预警工作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12.
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带岩石圈三维结构-动力学型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中国东南大陆边缘至菲律宾海域太平洋间过渡带人工地震测深和天然地震面波层析成像的构造解析,发现大陆至大洋间的过渡带岩石圈存在不同的结构样式和动力学型式,结合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其他标志的综合研究,建立起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带岩石圈3种结构-动力学型式:盆岭结构伸展动力学型式(南海北部式)、弧陆楔状结构-碰撞楔入动力学型式(台湾式)和沟弧盆结构-俯冲动力学型式(东海式)。在论述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带岩石圈3种三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岩石圈3种基本动力学型式及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313.
积雪参数是水文模型、气候变化研究重要的指示因子,并且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层特性.遥感可反演获得大范围的积雪参数信息,In SAR技术在积雪垂直结构探测方面具有优势,In SAR散射模型可揭示电磁波与积雪介质作用的物理过程,是In SAR进行积雪垂直结构探测的基础.单层积雪的In SAR散射模型已经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但无法应用于多层积雪,针对此问题,本文利用准晶体近似理论(QCA)描述积雪的相干散射特性,引进分层因子描述积雪分层特性对SAR观测场共轭积的影响,构建了多层积雪QCA/In SAR散射模型,并以X波段(9.6GHz)为例,模拟了不同类型的多层积雪的体相干系数.结果表明,本模型适用于多层积雪,多层积雪的子层顺序对体相干系数有较大的影响;相对于单层模型,多层模型具有极化差异,理论更完整,具有更大适用范围.为使模型更易用于积雪参数反演算法,本文还发展了简化的多层模型,模型相对于完整模型损失了极化信息,但其模拟的不同积雪类型的相干系数与完整模型相比均具有比较好的一致性;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同极化体相干系数差的辐角,相对于相干系数的辐角差,对积雪子层序列参数的差异更为敏感,更利于参数反演算法的发展.模型的建立对加深电磁波与积雪相互作用的认识,完善In SAR散射理论,以及发展积雪参数反演算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14.
广西丹池锡多金属成矿带的带状分布及演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民智  原森民 《现代地质》1995,9(4):488-494
摘要:详细论述了丹池地区热变质岩、矿床类型、矿物组合及相应的硫、铅、碳、氧、氢稳定同位素和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的分带性和演化特征,指出矿带的形成在时间和成因上与燕山晚期地壳重熔型含锡花岗岩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该区构造一岩浆成矿演化的统一整体,建立了丹池锡多金属成矿带的分带演化模型。  相似文献   
315.
过湿黄土砾石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过湿黄土是指含水量较高的黄土。过湿黄土土体含水量高、饱和度大、压缩性高以及土体浸水后强度显著降低。其性质随土体含水量变化而变化,给工程建设带来一定影响。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过湿黄土地基砾石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实践以及原位测试,分析加固前后复合地基的强度和变形,研究过湿黄土的力学特性。并总结不同成桩工艺对过湿黄土复合地基的加固适用性以及地基处理要点。  相似文献   
316.
为探究传统变形监测方法难以满足古塔全部形变特征的解决办法,本文以铜川市延昌塔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塔体点云数据,利用Geomagic软件进行建模,利用Matlab软件拟合计算塔的倾斜变化状况。结果表明:2015—2019年,延昌寺塔各层存在不同程度的扭转现象,古塔整体偏移基本上保持不变,变化趋势基本稳定。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得多期监测数据分析得出的古塔变化趋势与实际吻合,方法可行,精度较高。研究成果以期为同类项目的开展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17.
蒯通  尚琪森  胡翰 《测绘》2020,43(1):7-10
针对倾斜摄影测量三维重建得到的三维表面模型在平面尤其是异形平面处产生的规则性缺失,难以快速准确提取出建筑物几何平面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和图割的SurfaceCut层级分割方法。首先对模型进行拓扑重建、几何与纹理信息的预计算;其次使用高斯混合模型方法对模型进行过分割,使模型过分割为几何特征相似、纹理特征一致的超点点集;最后利用最大流最小割算法对目标平面进行二分类分割,并且为修复模型不规则立面区域,设计了一种立面修复算法。利用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模型进行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18.
绿洲的气候状况、地形特征、土壤地理特点以及农业耕作与灌溉措施,是影响其景观地球化学特征与土壤水盐关系的重要因素.绿洲土壤水盐关系又与 MODS关系密切相关.人类活动也自然成为影响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绿洲农田景观地球化学特征与土壤水盐耦合关系的重要因素.土壤水盐耦合类型盐化土主要以Cl SO4型为主,其次是SO4 Cl型.就阳离子地球化学特征来看,多为Ca Na型和Mg Na型,其次是Ca Mg型.根据分析结果,可估算出盐化土壤的盐分组成是以Na2SO4,CaSO4,NaCl为主,特别是NaCl水溶性极强,SO4 Cl盐土也就主要 分布在地下水埋深浅、矿化度高的盐化土壤中.绿洲土壤水盐耦合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绿洲景观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变化特征.从土壤化学分析来看,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缺乏是造成绿洲土壤肥力不高的主要因素.干旱区渭干河流域绿洲土壤盐渍化类型明显受到地下水盐分及其化学类型的影响.地下水盐分是土壤盐分的重要来源,也是绿洲景观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19.
320.
库山河是新疆喀什噶尔河水系的第三大支流,典型的干旱地区山区多沙河流,水的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和突出.目前库山河上游还未修建山区调节性水库或控制性水利枢纽,平原区河道未能彻底整治,水资源非常短缺,洪旱灾害频繁.充分利用流域内沙曼水文站和木华里水管站几十年的实测水文资料,4个县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利用水文统计分析方法,对河流水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