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西藏冈底斯带洛巴堆组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冈底斯带中-新生代火山岩的成因和地质演化是青藏高原地质研究的热点领域,但是对晚古生代火山岩的性质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仍缺乏研究.冈底斯带二叠系显示缓慢的海退过程,并伴随基性和中酸性两期火山活动,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特征.笔者对墨竹工卡县唐家乡和林周县勒青拉地区二叠纪洛巴堆组火山岩进行了常量、微量元素和St、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测试.研究认为二叠纪是冈底斯岛弧的形成和演化时期.洛巴堆组玄武岩从下部(可能为早二叠世)到上部(中二叠世),MgO含量从7.43%降到3.99%,Al2O3含量从15.54%上升到17.57%,后者类似于岛弧高铝玄武岩;稀土总量∑REE从54.12(10-6)上升到108.82(10-6),LREE/HREE比值从3.00上升到5.40.洛巴堆组玄武岩均具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但中二叠世更显著.岩石地球化学示踪表明,冈底斯洛巴堆组玄武岩代表二叠纪初始岛弧环境.早期玄武岩形成于略亏损地幔和下地壳成分的混合源区,地壳相对较薄,源区或岩浆的壳源成分比例较低.到中二叠世地壳逐渐加厚.壳源成分在源区或岩浆中所占比例增大,代表向陆缘弧的演化过程.冈底斯带二叠纪岛弧是古特提斯洋向南的俯冲、消减的产物.  相似文献   
52.
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岩群中,石榴辉石岩呈透镜状产于麻粒岩相变质的长英质片麻岩和泥质片岩之中。石榴辉石岩主要由富铁铝榴石的石榴子石和透辉石组成,含少量的金红石、榍石和石英,不含斜长石和角闪石,是榴辉岩相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其原岩相当于基性—超基性层状侵入体中的辉长岩。在高压岩石快速抬升的过程中叠加了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石榴辉石岩峰期变质作用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是800~900°C和2.6~2.8GPa,变质时代可能为50Ma。本研究成果,以及超高压变质岩在西喜马拉雅构造结和榴辉岩在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存在,表明整个喜马拉雅造山带,从西构造结到东构造结,都经历了古近纪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证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之下的俯冲深度至少达到了80~100km。  相似文献   
53.
论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冈底斯岛弧花岗岩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雅鲁藏布大峡谷北部的冈底斯岛弧花岗岩带可分为若干亚带,但岩浆活动大致可分为两大期次,分别与两次大规模造山活动有关,喜马拉雅造山作用在本区形成大量中新世花岗岩体,分布在离雅鲁藏布结合带较近部位;本区北部大量的早侏罗世至晚白垩世花岗岩,据其空间展布、岩浆活动时间、成因类型和岩石组合特征分析,应与怒江特提斯洋的闭合造山有关,同时说明本次造山作用可能是中生代的一次长期的构造-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54.
郑来林 《地球学报》2002,23(3):229-232
对陕西略阳细碧角斑岩的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全岩O同位素的研究,认为细碧角斑岩是海水与玄武安山岩的交代产物;交代作用初期岩石中的Na2O含量升高,而MgO、CaO降低;交代作用后期岩石中的MgO升高而Na2O含量降低,即在整个过程中岩石的Na2O含量是一个最大值,而MgO有一个最小值。矿物组合由钠长石、绿帘石、少量绿泥石组成,最终产物为绿泥石和石英。  相似文献   
55.
喜马拉雅造山带西构造结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重点介绍了喜马拉雅造山带西构造结的地质概况、变质作用、隆升速率及边界断层的性质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在东构造结的现有研究基础上,将两构造结进行了对比,为进一步探讨构造结在陆-陆碰撞圾碰撞垢的会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56.
对南迦巴瓦地区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带内旁辛蛇绿岩中变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后,发现该基性岩为玻安岩,具有SiD2>53%,镁指数(Mg#)>0.6,难熔元素(Cr、Co和Ni)明显富集,而高场强元素(Nb、Zr、Ti和Y)亏损等玻安岩所具有的典型地球化学特征.旁辛蛇绿岩中玻安岩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不仅能与世界著名的玻安岩进行对比,而且也能与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日喀则和得几蛇绿岩中的玻安岩进行对比.因此,可以认为南迦巴瓦地区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57.
班公湖-怒江带、羌塘地块特提斯演化 与成矿地质背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孟家屯岩组是山东省地矿局第九地质队张连峰等人1992年进行1∶50000新汶、放城幅区调时,在新泰市孟家屯一带发现的一套石英岩组合的表壳岩,并将其划归为泰山岩群的底部[1]。前人认为孟家屯岩组总体上发生了3期变质作用?:第一期区域变质作用,使孟家屯岩组泥质岩中出现了斜长石、蓝晶石、铁铝榴石,基性岩中出现斜长石、普通角闪石等新生矿物,变质作用达中级变质,岩石的形成温度为T=530~630℃,压力p=0.58~0.72GPa,属中压相系中的低角闪岩相;第二期区域变质作用为泰山岩群地层发生的退变质作用,形…  相似文献   
58.
对南迦巴瓦地区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带内旁辛蛇绿岩中变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后,发现该基性岩为玻安岩,具有SiO2>53%,镁指数(Mg#)>0.6,难熔元素(Cr、Co和Ni)明显富集,而高场强元素(Nb、Zr、Ti和Y)亏损等玻安岩所具有的典型地球化学特征。旁辛蛇绿岩中玻安岩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不仅能与世界著名的玻安岩进行对比,而且也能与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日喀则和得几蛇绿岩中的玻安岩进行对比。因此,可以认为南迦巴瓦地区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59.
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带在南迦巴瓦峰地区呈弧形连续分布,主要岩石类型有石英岩和云母石英片岩、绿片岩、斜长角闪岩、变质辉长岩、变余辉绿岩等。主要造岩矿物中,角闪石属富镁的镁角闪石、镁闪石、韭闪角闪石、浅闪角闪石等;单斜辉石为富镁的类型,成分相当于透辉石;橄榄石为典型的镁橄榄石;斜长石在角闪岩类中为中长石,是变质成因的。利用地质温压计估算出的变质温压条件分别为:t=500~650℃,P=0.75~0.8GPa,相当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47~47Ma左右。晚期经历了低温、高压变质作用,形成高压型的多硅白云母,时代为27~20Ma,与该区结合带边界阿尼桥断层和米林.鲁朗断层发生强烈走滑有关。地壳加速隆升、剥蚀时期形成的多硅白云母为中、低压型。  相似文献   
60.
墨脱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13  
在传统的冈底斯岩浆弧中新发现一条时代为晚三叠世的迫龙藏布蛇绿混杂岩带,并查明中侏罗世杂色砾岩角度不整合覆盖在该蛇绿混杂岩带两侧的地层之上,表明冈底斯岩浆弧中有一条印支晚期叠合的缝合带。查证了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带的空间展布和物质组成。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在研究区主要表现为蛇绿混杂岩,呈向NE凸的倒U字型连续分布于南迦巴瓦变质岩系和冈底斯岩浆弧之间,主要由变质的超镁铁质侵入岩、辉绿一辉长岩、玄武岩和硅质岩组成。该岩石经历了强烈的剪切变形和糜棱岩化作用,主期韧性剪切的性质为伸展拆离,变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日喀则地区蛇绿岩中的玄武岩基本相同。将南迦巴瓦岩群解体,厘定了该岩群原岩及变质峰期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