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6篇
地质学   82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32.
松辽盆地及外围石炭系-二叠系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最新研究进展为主要依据,结合地层发育及生物古地理特征,将研究区分为2个地层大区,5个地层区,9个地层分区.在各省区岩石地层清理结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区域地质调查及地层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本次工作的新认识,建立起各地层区岩石地层序列.利用已有生物化石资料,结合最新的牙形刺、孢粉等微体化石及同位素测年资料,应用生物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地层的综合研究方法,基本明确了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时代,并将其纳入最新的国际年代地层系统.在不同地层区之间进行横向对比,建立了松辽盆地外围石炭-二叠系在国际年代系统框架下的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相似文献   
33.
阿鲁科尔沁旗陶海营子剖面是林西组的典型剖面之一,岩性为灰、灰黑、黄绿色的砂板岩组合,含双壳、叶肢介、植物和孢粉化石,时代为晚二叠世晚期。砂岩的主体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对采自剖面下部第1层的长石岩屑砂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定。结果显示,96颗锆石的谐和年龄分布在6个年龄区间:248~301Ma(40颗,42%),峰值年龄为261Ma;312~376Ma(12颗,13%),峰值年龄为330Ma和375Ma;417~522Ma(14颗,15%),峰值年龄为510Ma、438Ma和472Ma;585~988Ma(18颗,19%),峰值年龄为927Ma、976Ma和856Ma;1091~1548Ma(7颗,7%)和1791~2671Ma(5颗,5%)。最年轻的3个和谐年龄为248Ma±5Ma、253Ma±5Ma、254Ma±5Ma,最年轻的次峰值年龄为253Ma,推测测年样品沉积时间下限为253Ma。最年轻的峰值年龄(253Ma、261Ma)与华北板块北缘和大兴安岭南部西拉木伦河缝合带附近与板块碰撞、拼贴相关的岩浆事件吻合。结合古生物地理学的研究成果,推测林西组的沉积物源除来自于西拉木伦缝合带北部的东北地区外,也可能来自西拉木伦缝合带南部,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在晚二叠世晚期拼合,古亚洲洋消失。  相似文献   
34.
下三叠统幸福之路组分布于大兴安岭南部,为一套以红层为主要特征的杂色碎屑岩组合,时代为早三叠世。笔者重新实测了幸福之路组三段建组剖面——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哈拉山东剖面,除采集到早三叠世早期的孢粉、叶肢介等化石外,在剖面下部首次发现了凝灰岩夹层。采用LA—ICP—MS技术,对2个凝灰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年龄测定,获得的年龄值为252.6±1.7Ma(MSWD=0.64)和249.9±1.6Ma(MSWD=0.22),即火山岩大约在250Ma前形成。结合地层古生物及区域岩浆岩资料,认为幸福之路组三段的形成时代为早三叠世早期,大兴安岭南部存在约250Ma与板块闭合相关的岩浆事件,以红层为特色的幸福之路组含有华夏和安加拉两大植物群混生的孢粉化石组合,反映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在250Ma时已经完成碰撞拼贴,幸福之路组形成于碰撞之后。  相似文献   
35.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陶海营子剖面 林西组化石新发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兴安岭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一直笼统地被划归为上二叠统,目前仍旧缺少更进一步的划分对比意见.阿鲁科尔沁旗陶海营子剖面是林西组的典型剖面之一.剖面实测过程中,在多个层位均发现有孢粉、植物、叶肢介、双壳化石,其中孢粉化石为首次发现.孢粉化石为Kraeuselisporites spinulosus-Alisporites communis组合,叶肢介化石为Palae olimnadia-C yc lotunguzites组合.综合研究孢粉、叶肢介等门类化石的组合特征,认为该剖面林西组可与新疆吉木萨尔大龙口剖面的梧桐沟组—锅底坑组中下部进行对比,时代为晚二叠世晚期.  相似文献   
36.
黄欣  公繁浩  郑月娟  张立君 《地质通报》2013,32(8):1283-1288
内蒙古西乌旗地区寿山沟组化石稀少,沉积环境不明.在内蒙古西乌旗塔宾庙林场剖面识别出了一套海相碎屑岩沉积,发育有泥岩与砂岩韵律性互层,在该剖面的16~18层暗色粉砂岩、粉砂质板岩及泥灰岩透镜体中发育有大量的遗迹化石.这些主要遗迹属有Zoophycos,Sc olic ia,Planolites,Taenidium,Chondrites,Helminthoida,Helminthopsis.分析其形态、习性,将其划分为Zoophycos和Helminthopsis 2个遗迹化石组合,这2个组合均属Zoophycos遗迹相,反映了半深海环境的大陆斜坡沉积,为西乌旗地区沉积环境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37.
松辽盆地外围油气新区中生代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松辽盆地外围西部中生代重点盆地的调查分析,重新划分了龙江盆地的中生代地层,特别是重新解释了甘河组的含义;解体了突泉盆地的付家洼子组,将其分别划归为付家洼子组、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重新划分了扎鲁特盆地的火山岩地层,根据同位素年龄测试结果,将一部分划归古生界大石寨组的火山岩地质体分别划归中生界塔木兰沟组、玛尼吐组;建立了松辽盆地外围西部中生代重点盆地,包括龙江盆地、突泉盆地、扎鲁特盆地和乌兰盖盆地中生代地层的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38.
参照俄罗斯生态地质调查评价方法,结合辽宁铁岭地区资源与环境状况,增加了土壤侵蚀、土壤厚度及植被发育状况等相关调查内容,建立了基于“土壤、植被、水文及地质灾害发育程度等”评价指标的“生态地质综合评价法”.由此将工作区划分出5类生态地质景观,提出了相应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内蒙古赤峰市广兴源乡于家北沟组模式剖面植物化石和安山质晶屑岩屑凝灰岩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结合动物化石的分析,确认于家北沟组地质时代为中二叠世。于家北沟组植物化石以Gigantonoclea hallei Asama、Fascipteris sinensis Stockm. et Math.、Pecopteris taiyuanensis Halle、Pterophyllum daihoense Kaw.等众多华夏植物群典型分子为特征,属于典型的华夏植物群。目前,在中二叠世植物群中,从未发现有华夏和安加拉两大植物群的混生现象,这一事实进一步表明,中二叠世横亘于华北板块和佳蒙地块之间的古亚洲洋尚未闭合,在植物地理分布上起着重要的阻隔作用。  相似文献   
40.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上古生界油气地质调查进展与发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据近年来实施的重、磁、电、震等物探资料和地质调查井钻探成果,分析了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油气地质条件,以及上古生界目的层、盖层和基底的物性特征,阐述了研究区不同类型T5界限之下的二叠系泥页岩的发育状况、岩石组合特征及其年代地层数据。基于相关目的层泥页岩的有机质丰度、成熟度、生烃潜力和录井气测异常情况等,指出富裕-宝山地区上古生界具有油气资源前景。论文还论述了所发现的三叠纪地层及其地质意义。针对西斜坡区复杂的构造岩浆活动特征和油气调查所面临的难点与挑战,从地层学研究、地球物理方法以及建造、改造和保存条件分析等方面,探讨了深层系油气资源调查的工作方法,结合钻探中发现的稠油和氦气等资源,探索性提出“全盆地、大地质、多资源、综合调查”的新时期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