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108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我国盐湖钾盐资源现状及提钾工艺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钾肥缺口很大。中国又是一个多盐湖的国家, 盐湖中蕴藏着丰富的钾盐资源, 有望解决中国的缺钾问题。中国已经建立了青海察尔汗和新疆罗布泊两个钾肥生产基地, 但还是远远满足不了国内钾肥需求, 70%需要依赖进口。因此, 有必要继续加强钾盐开发研究, 建立新的钾肥生产基地。通过长期攻关, 我国氯化物型和硫酸盐型盐湖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提钾工艺路线, 但是, 碳酸盐型盐湖提钾研究刚刚起步。本文对青海察尔汗盐湖和新疆罗布泊盐湖两大中国钾肥生产基地的资源及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 其成功的开发经验可用来指导我国同类型其他盐湖钾资源的开发; 探讨了开发我国碳酸盐型盐湖钾盐的可行之路, 碳酸盐型盐湖通过技术创新, 可以在盐湖现场获得钾肥产品; 指出我国不同水化学类型的盐湖应采取不同的资源利用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42.
渤海PL油田是位于渤海湾盆地的大型河流相油田,在其注水开发过程中,亟需准确认识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砂体连通性,以便优化和调整注采井网,提高采收率.针对油田砂体横向变化快,纵向上薄砂体发育的特点,利用丰富的压力、水淹等生产动态资料及相位转换后赋予地质意义的地震资料综合分析砂体的连通性,进一步完善和修正了早期以地质及测井资料确定的砂体连通性分析成果,并引入注采连通率概念,用来定量表示井组范围内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砂体的连通性.该套方法在PL油田注水优化及井网调整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其它河流相注水开发油田井组范围内井间砂体连通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3.
罗永贵  王红阳  刘建华 《探矿工程》2014,41(1):27-29,32
针对小秦岭金矿田北矿带厚覆盖层钻孔施工存在的技术难点进行分析,从钻进方法、钻孔结构、泥浆护壁、工艺措施等方面,研究出解决厚覆盖层钻孔绳索取心钻进的技术对策和措施,在生产实践中较好地解决了技术难点问题,并取得了好的经济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44.
【目的】针对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光照比表面积小、产率低、耗水量大等问题,设计一种新型薄层自流式光生物反应器。【方法】使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设计,建立该新型反应器的微藻培养系统,并与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进行微藻培养中试对比评价试验;建造一套薄层自流式反应器的微藻大规模培养系统,并以同株栅藻(Scenedesmus sp.)为培养藻种,进行4批次的培养试验,评价该反应器的微藻培养效果。【结果】所设计薄层自流式反应器光径减小,光照比表面积,藻液混合程度提高;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薄层自流式反应器中栅藻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同期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生物质浓度显著高于跑道池反应器,单位面积产率(每天单位占地面积的产量)升高13%,薄层式反应器的耗水量约低于跑道池反应器6倍。大规模培养试验表明,薄层自流式反应器的微藻生物质产率明显高于跑道池反应器,微藻生物质产率单日高达0.86 g·L-1·d-1,占地面积产率达43.5 g·m-2·d-1,最终生物质浓度达2.31 g·L-1,远高于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最高生物质质量浓度(约0.01~0.6 g·L-1)。【结论】薄层自流式光生物反应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的缺点,收获微藻的生物质产率和浓度高。  相似文献   
45.
Chia  -  Yen  Ku  许树坤  孙桂华 《海洋地质》2009,(4):10-22
菲律宾海板块沿台湾岛和吕宋岛之间东倾的马尼拉海沟向欧亚板块仰冲。板块汇聚边缘自南而北逐渐由南海岩石圈的正常俯冲过渡到台湾造山带的初始碰撞。与俯冲相关的地震遍及台湾附近,往台湾方向增生体急剧增宽。为了认识这种以俯冲一碰撞转换带为特征的汇聚板块边缘,我们分析了12条位于吕宋岛与台湾岛之间横切马尼拉海沟的地震反射剖面。结果显示,南海海盆北部基底通常向东和向南倾。在马尼拉海沟北段,海沟充填沉积物南部比北部多,t0层序界面是近海沉积与海沟充填沉积物的界面。可能由于台湾地区的碰撞作用,t0层序北部坡度更平缓或者被抬升。构造分析显示,马尼拉海沟北段俯冲地壳具有三个特征带:正断层带(NFZ)、原始逆冲带(PTZ)和逆冲带(TZ)。正断层带主要由俯冲地壳顶部或上部的一系列正断层组成,在接近深海沟的部位,这些正断层逐渐被海沟充填沉积物所覆盖,暗示正断层带发生在地壳开始弯曲、并引起上部沉积层重力变化的地方。由于增生体附近板块边缘强烈的汇聚作用,一些被埋藏的正断层而被活化为隐伏逆冲断层。原始逆冲带位于正断层带和增生体的前缘逆冲带之间,含隐伏的逆冲断层或者褶皱而不是逆冲断层。海沟区正断层、隐伏逆冲断层和逆冲断层在地壳结构中的连续分布,指示隐伏逆冲断层是沿着之前拉张正断层的位置发育的。上部沉积层的脆性变形很可能是强烈的挤压作用和水分较少的原因所致,最终隐伏逆冲断层可能向上发展,成为海底逆冲断层。  相似文献   
46.
综合国际地质大会有关巴伦支海-喀拉海地区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巴伦支海盆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巴伦支海-喀拉海区的地壳剖面自上而下分为沉积盖层、形变和褶皱复合体、结晶上地壳层-太古代-元古代花岗片麻岩和下地壳层;其沉积盖层可划分为下石炭系、上石炭系-下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上白垩统-新生界5套沉积层,三叠纪、侏罗纪泥岩、二叠纪泥岩和白垩纪海相泥岩是主要烃源岩,储层有二叠纪、三叠纪和侏罗纪砂岩,尤其是三叠纪大型斜坡三角洲沉积体和中始新世砂岩是本区最重要储层。油气地质研究结果认为本区具有良好的油气潜力。  相似文献   
47.
程昊  普恒  刘建华  杜明义 《北京测绘》2018,32(3):260-265
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汛信息查询系统应用广泛,但由于实际防汛抢险业务的复杂性,满足防汛应急工作全生命周期业务的处理软件仍不完善。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移动防汛应急Mobile GIS系统的设计架构与实现方式。首先,确立以Android主活动、自定义View以及全局Application作为系统的基础底层框架,其中主活动负责防汛多业务逻辑之间的信息交换,由自定义View衍生出的Dialog等视图层实现信息展示,全局Application实现数据的统一调度管理。其次,在此基础框架上构建案件处理、汛情信息查询、预警信息推送三大功能层;最后对防汛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分析的关键技术进行探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现方案并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48.
本文的数据浓缩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快PC-1500计算机内存少、磁带存贮占用“篇幅”长和传输困难等问题,并可节约磁带2/3—3/4。这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而且为资料传输带来了方便。 大进制计数可以将数据“浓缩”,顾及到PC-1500机的特点,本法采用八十进制系列。所选取的80个  相似文献   
49.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数列预测方法,对某矿井的近似稳态测温孔的深部地温进行了预测和检验,取得了远比公式法计算的精度高得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0.
单台Lg尾波Q_(Lg)~c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将单台记录叠加频谱比法(简称SSR法)应用于震中距小于500km的区域地震Lg尾波为lHz下的值,n是与频率f有关的指数)的提取之中·为了检验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选用两组发生在不同地区的地震记录.一组是1989-10-18大同主震(ML=5.9)的15个余震,北京遥测地震台网记录到的信噪比较高的Lg尾波序列。另一组是秦岭造山带数字流动地震观测台网记录到的1995年甘肃平凉两次地震信噪比较高的Lg尾波序列.每一组地震的震源参数基本相同,即它们到某一特定台站的路径几乎相同,得到的 可以认为是不受震源影响的地震一台站路径上的平均衰减效应·两区域 的测量结果表明:(1)尽管两个地震观测台网所用观测仪器不同,每个台站的观测条件不同,所记录的地震也不尽相同,但对Q0和,的拟合结果线性程度都比较高,说明SSR法是稳定的;(2)同一震群的不同地震到某一特定台站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即Q0值及其平均值大都在其标准差范围之内,说明SSR法是可靠的。(3)对同一地震不同方位各台站的Lg尾波测量结果可以看出,穿过不同构造区的Q0值存在明显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