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195篇
海洋学   12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广西潮间带海草的移植恢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总结作者近年来在广西沿岸开展海草移植恢复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取了国外海草恢复的部分经验,从草源地选择、种类配置、恢复地选择与整理、草源采集与定植以及恢复后的监管措施等方面,论述了广西潮间带海草的移植恢复技术,以期为中国其他地区的潮间带海草恢复提供借鉴。在广西,矮大叶藻、喜盐草与贝克喜盐草是最适宜作为海草移植恢复的种类。相对根状茎移植法,草块移植法更适用于广西。草源地与恢复地的距离极大地影响恢复工程的人力物力成本。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华庆地区长9储层岩心、录井、试油试采数据以及测井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研究了该区岩性、物性、含油性以及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认为,物性较好的中-细砂岩段,综合解释为油层或油水同层时,测井曲线表现为自然电位负异常,自然伽玛低值,电阻率中值,声波时差中-高值。  相似文献   
53.
本文初步研究了扎吉斯坦北部砂体的发育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通过对研究区单井剖面、联井剖面以及平面上砂体发育情况的研究与分析,探讨砂体对铀矿体的控制与影响。研究表明,铀矿化发生、发育于砂体厚度相对稳定,粒度较粗,孔隙度、渗透率较好的地段。砂体构形变化的部位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即砂体厚度由厚变薄的过渡地段有利于铀矿的富集。  相似文献   
54.
以近年来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新增加的钻井资料和区域连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区域二维地震大剖面进行重新解释,对主要控凹的同沉积断裂活动史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T30(平湖组顶界面)、T34(宝石组顶界面)和T24(花港组顶界面)三个地震不整合面的规模、不整合面上下断层发育程度和地层厚度横向的变化、以及不整合面上下沉积旋回和沉积相转换的强度进行了比较。指出只有T30界面才是西湖凹陷从伸展断陷盆地转换为拗陷盆地的转换面,此不整合面的规模最大,界面上下的构造样式、沉积相和断层活动指数的转变强度最大;而T34界面仅为两个断陷幕之间的次级不整合面,T24界面仅为两个拗陷幕之间的次级不整合面。  相似文献   
55.
全球土地覆被时空变化与中国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广东 《地理学报》2022,77(2):353-368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土地覆被发生了剧烈变化,人类活动对土地覆被变化的影响成为“人类世”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科学评估全球土地覆被变化的时空过程和新态势,分析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并提出优化路径,成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应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基于多源土地覆盖数据,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刻画了全球土地覆被变化的时空演化过程,从景观尺度分析了地类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全球“变绿”和森林覆盖度的变化趋势,揭示了中国对全球土地覆被时空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992—2015年全球土地覆被经历了显著变化,全球土地覆被变化度在南美洲中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亚、东南亚和东亚等地形成显著的热点区。中国森林覆盖率从1990年的12.98%增至2020年的23.34%,湿地面积增长1908 km2,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贡献了力量,同时在城市用地增长、草地和其他用地减少等方面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与全球其他国家不同,中国城市扩张占用耕地面积居全球第一位,高达7.3万km2。1999—2019年全球叶面积指数存在全球性的显著提高趋势。中国以仅占全球6.6%的植被面积,贡献了全球20%左右的叶面积增加量,引领了全球“变绿”过程。1990—2020年全球森林覆盖度变化呈现出空间集聚性。中国森林面积增长62.84万km2居全球前列,其中西南林区和秦巴山区是林地增长的主要区域,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是森林覆盖度降低的主要区域。中国未来应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均衡协调度,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和更多经验。  相似文献   
56.
利用小波变换特有的低通滤波属性和有效抑制测量噪声的能力,将传统的最小二乘估计与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预处理的最小二乘估计新方法 ,并针对具体基坑变形监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7.
58.
太阳软X射线观测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软x射线观测在太阳物理的研究中,特别在日冕结构、磁场和日冕等离子体活动等物理现象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太阳软x射线观测主要有光谱和成像观测两种.随着观测技术、方法和内容的发展,太阳软x射线观测揭示了太阳物理的许多重要的科学现象,并在预报、监测空间天气变化,预警空间灾变天气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59.
基于高斯过程利用传统共轭梯度法搜索超参数,存在对初始值依赖性强、获得局部最优解的不足。本文采用人工鱼群算法对超参数进行智能寻优,建立了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高斯过程模型对变形体形变进行预测分析。通过隧道和基坑两个工程实例计算比对分析,NN、SE和RQ 3种核函数中NN核函数的预测效果最好,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69%和1.06%。结果表明超参数优化模型的预测精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改善了高斯过程算法本身存在的超参数求解方面的不足,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0.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S6.9地震。使用青海、甘肃等区域数字台网所观测到的2009年1月1日—2022年2月8日间青海门源及周边地区(36°~39°N,101°~104°E)14 869次地震事件的地震观测资料,基于双差成像(TomoDD)方法进行重定位分析,结果表明:门源及周边地区地震震源深度较浅,主要集中在5~15 km深度范围,其中10 km附近分布最多。推断该深度区域为门源及周边地区的主要孕震区。基于地震重定位结果和主震区三维速度结构分别对2016年门源MS6.4地震和此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机理进行分析对比,发现两次地震都位于高速异常体边缘,速度结构与断裂、地震序列吻合较好。2022年门源地震位于高速体的西端末梢位置,是该高速体受青藏高原东北缘顺时针应力作用导致的滑动产生的走滑型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