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SVM方法在降水预报中的应用及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秋芬  曾晓青 《气象》2008,34(12):90-95
以T213数值模式输出产品为基础,结合常规观测的降水资料,利用SVM方法,进行了大量多因子的随机交叉验证,从而选出最优参数,建立了全国72个站点的降水预报模型,并用独立的样本对预报模型进行了检验.再通过计算正、负样本的贴近度来分析预报因子,实现了预报因子的筛选和降水预报模型的改进;检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降水模型的预报结果优于改进前的.实时业务试运行的结果也显示SVM模型的降水预报效果好于T213模式直接输出的降水预报.  相似文献   
132.
133.
马骥  陈文  兰晓青 《大气科学》2020,44(4):726-747
利用1958~2017年逐日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北半球冬季平流层强、弱极涡事件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比较了有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和无SSW发生的两类弱极涡事件的环流演变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强极涡的形成存在着缓慢发展和快速增强的过程,而弱极涡事件的建立非常迅速;和强极涡事件相比,弱极涡事件的峰值强度更强,异常中心的位置更高。此外,强、弱极涡事件的产生与波流相互作用的正反馈过程密切相关。对于强极涡事件,发展阶段的太平洋—北美(PNA)型异常削弱了行星波一波;当平流层西风达到一定强度,上传的行星波受到强烈抑制,使得极涡迅速增强达到峰值。而对于弱极涡事件,发展阶段一波型的异常增强了行星波上传,通过对纬向流的拖曳作用使得平流层很快处于弱西风状态,更多行星波进入平流层导致极涡急剧减弱甚至崩溃。针对有、无SSW发生的两类弱极涡事件的对比分析表明,有SSW发生的弱极涡事件发展阶段,平流层出现强的向上的一波Eliassen-Palm(EP)通量异常,通过正反馈过程使得一波和二波上传同时增强而导致极涡崩溃;无SSW发生的弱极涡事件发展阶段,平流层缺乏向上的一波通量,二波活动起到重要作用,其总的行星波上传远弱于有SSW发生的弱极涡事件。对于无SSW发生的弱极涡事件,其发展和成熟阶段对流层上部出现类似欧亚(EU)型的高度异常,伴随着强的向极的EP通量异常,导致对流层有极强的负北极涛动(AO)型异常。而有SSW发生的弱极涡事件发展阶段对流层上部主要表现为北太平洋上空来自低纬的波列异常,其后期的对流层效应更加滞后也不连续,对流层AO异常的强度明显弱于无SSW发生的弱极涡事件。  相似文献   
134.
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气象服务满意度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潘进军  段欲晓  马晓青  李如清  许国宇 《气象》2011,37(11):1409-14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是一项重要的大型活动,做好该活动的气象服务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不断地提高气象服务水平,有必要通过开展气象服务满意度评估等工作,深入了解重大活动气象服务用户的需求和满意度情况,从用户角度对重大活动气象服务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该研究采用国际通用的满意度调查评估方法,分析决策用户对气象部门服务的针对性、产品质量属性、服务方式、现场服务能力、预警服务、应急保障服务和总体气象服务效益等认知度。结果显示,决策服务用户满意度指数平均为97%,其中,对高影响天气预报服务的满意度指数为93%,与其期望度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6.7%)。研究分析表明,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气象服务以较高水平满足了决策用户群的需求,同时,在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通过开展该评估工作,有助于气象部门深入细致地了解气象服务效果及其差距,为今后做好重大活动气象服务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35.
半连续条件下研究了强壮前沟藻与中肋骨条藻不同接种密度下种间的相互作用,按照以下条件:(1)1×10<'4>个/cm<'3>强壮前沟藻与1×10<'4>个/cm<'3>中肋骨条藻;(2)1×10<'4>个/cm<'3>强壮前沟藻与5×10<'4>个/cm<'3>中肋骨条藻;(3)1×10<'4>个/cm<'3>强壮前沟藻...  相似文献   
136.
微藻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在赤潮演替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海洋微藻群落生态和种群生态研究的深入,微藻群落组成的演替及种间关系愈来愈受到重视,成为现代海洋浮游植物生理生态学和化学生态学研究的热点[1-3].微藻群落演替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涉及的驱动因素比较多,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而不同微藻种类对胁迫环境的适应能力又有差别,需要应用新的技术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7.
Mapinfo中道路拓扑与最优路径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空间数据拓扑关系的建立是Mapinfo平台的薄弱之处 ,但对于任何GIS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在道路最优路径分析过程中 ,通过进行道路预处理、道路自动断链、建立拓扑关系等一系列工作 ,在Mapinfo平台上成功地建立了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取得了一些具体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8.
利用常规观测、雷达、卫星、加密自动站资料、VDRAS系统(雷达变分分析系统)产品以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8月11日发生在河北中部暖区中、伴有强降水和大风、具有后向传播特征的深厚湿对流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发生在副高动力边界的外侧,水汽、热力及对流不稳定边界的内侧附近的过程,该区域有利的对流不稳定条件和触发抬升条件,容易产生对流天气。石家庄东部的对流雨带具有明显的后向传播特征,其发生机制为:受低空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触发,廊坊—保定东部一线(辐合线的北侧)首先出现了雷阵雨,形成雷暴高压,在雷暴群后部(西南方)不断激发出新生雷暴,即有后向传播出现,新生雷暴并入雷暴群后,随引导气流向东北方向移动,造成列车效应,在暖区产生较强降水。  相似文献   
139.
基于风廓线、微波辐射计、VDRAS的5km分辨率资料,从风场、水汽条件方面,对2016年7月18—21日华北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1)风廓线和VDRAS风场在此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高空槽、地面气旋降水阶段,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在降水发生之前微波辐射计与VDRAS资料具有较好的吻合度。(2)风廓线低层风场上的脉动,对锋前暖区降水、高空槽降水的雨强大值时段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地面气旋降水时间与东北风低空急流的出现相对应。(3)微波辐射计观测的比湿迅速增大对短临降水的订正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0.
海底节点(OBN)在有效弥补拖缆地震(TS)的勘探盲区、提供多波和宽方位角数据、定点和重复性等方面具有优势,成为海洋地震勘探的新技术方法.近十年来,OBN勘探技术和装备得到了快速发展,节点地震仪的性能进一步被优化,海底工作的时间和水深得到大幅度提升;智能自动化节点地震勘探系统走向实用,显著地提高了采集工作效率;针对OBN资料的特点,目前已研发了位置校正、上行/下行波场分离、镜像偏移、PS波成像与速度建模等处理方法,提高了成像品质,推动了OBN地震勘探在海洋油气田调查、地震识别和油气藏开发过程中的动态监测(4D)等方面的应用进程.本文重点介绍了 OBN方法原理、工作特点、发展历程和应用实例,分析了 OBN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