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206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为了研究青海省鄂拉山地区找矿远景,基于该区最新一轮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提炼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之元素分布特征、元素组合特征、元素异常特征,认为该区主要成矿元素为W,Sn,Mo,Bi,Ag,Cu,Pb,Zn,Au,Sb;并指出该类成矿元素多在元古宙和古生代的地层中明显富集;主要成矿类型为矽卡岩型和热液充填型。结合已知成矿地质条件,最终优选出4个找矿远景区,为该区域提供了较明确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2.
北半球平流层臭氧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63-1985年北半球的平流层臭氧观测资料,采用自然平交分解方法,初步分析了北半球、特别是东亚地区大气臭氧层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北半球大气臭氧的空分间分布可能与下垫面的性能有关;(2)东亚地区大气臭氧的时间分布主要具有2年和11年变化的周期特征,这与太阳黑子的准2年和准11年变化有一定的对应关系;(3)北美地区的臭氧变化则主要包含4年和7年的周期变经成分。  相似文献   
53.
山地冰川因具有高反照率、冰川风、逆温层及高值降水等特征而形成了独有的局地微气候,尤其是作为高值降水中心,对径流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祁连山中段北坡摆浪河21号冰川末端(海拔4 350 m)2020年9月2日—2021年8月28日的气象观测资料,开展了微气象特征分析,与临近不同海拔、下垫面的同期降水以及祁连山典型冰川区降水进行了比较,并对最大降水事件过程开展环流成因分析。研究发现:摆浪河21号冰川区气温超过0℃的天数有84 d,集中在5—9月;冰川风盛行,不同于其他冰川区的山谷风循环;天气主要以多云为主;入射与反射短波辐射月最大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4月。摆浪河21号冰川降水主要集中在4—8月,降水频次和强度均随着云量的增加而增加。观测年最大降水事件(2021年7月25—27日)属于局地对流降水,中高纬西北-东南向水汽输送为降水区提供了大量水汽;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层结不稳定造成了强烈的暖空气上升,加之降水区位于槽后脊前不断有冷空气输入,冷暖交汇促使降水发生。  相似文献   
54.
The Working Group I report of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AR6)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was released in August 2021. Base on updated and expanding data, AR6 presented the improved assessment of past changes and processes of cryosphere. AR6 also predicted the future changes us⁃ ing the models in CMIP6. The components of cryosphere were rapid shrinking under climate warming in the last decade. There were decreasing trends in Arctic sea-ice area and thickness. Sea-ice loss was significant.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the Antarctic Ice Sheet and all glaciers lost more mass than in any other decade. Global warming over the last decades had led to widespread permafrost warming, active layer thickness increasing and subsea permafrost extent reducing. Snow cover extent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lso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However, the variations of snow depth and snow water equivalent showed great spatial heterogeneity. The rapid shrinking of the cryosphere accelerated the global mean sea level rise.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cryo⁃ sphere will become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future. The Arctic sea-ice area will decrease, and the Arctic Ocean will likely become practically sea ice-free.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the Antarctic Ice Sheet and glaciers will continue to lose mass throughout this century. Permafrost and Northern Hemisphere snow cover extent will con⁃ tinue to decrease as global climate continues to warm. In addition, there are still uncertainties in the prediction of cryosphere due to the absence of observations, the poor sensitivity of models to the components and processes of cryosphere, and the inexplicit represent of the mechanism of light-absorbing impurities. 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on these issues in the future. © 2022 Science Press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55.
<正>近年来,同位素方法已经成为研究全球汞(Hg)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新途径。现有研究已经报道了自然界样品中Hg同位素的质量分馏(MDF,δ~(202)Hg)和非质量分馏(MIF),其中发现的主要是奇数Hg的非质量分馏(Odd-MIF,Δ~(199)Hg和Δ~(201)Hg)  相似文献   
56.
建立现代化探测设备运行监控与评估体系,对综合气象观测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气象技术保障工作的实际需要,以"三级管理"的组织结构为基础,建立了气象探测设备运行监控与评估体系。该体系通过优化组织结构、规范业务管理、丰富评估产品、整理技术规范等方式,提高了技术保障服务水平,使得陕西省观测网络业务质量逐年提升。通过对陕西省国家级自动气象站的近些年业务质量分析,验证了该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7.
云南不同气候带极端气温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艳  段旭  董文杰  郭世昌 《气象科技》2013,41(1):126-130
利用1975-2008年云南6个气候代表站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气温序列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可能的形成原因.结果显示,各代表站的气温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气温变化率的大小与其所处的气候带之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差异.代表高原气候的香格里拉站其气温增暖趋势最突出,代表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站点的气温与其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最低气温增温速率最大,平均气温次之,最高气温最小,而气温日较差(DTR:Differenceof Temperature Range)有明显减小趋势.温带和北热带代表站气温的变化则有不同的特征,温带的变化表现为最高气温显著上升,最低气温上升速率略小于平均气温的上升速率,DTR变化不显著;北热带的变化表现为平均气温增温速率最大,最低气温次之,最高气温最小,DTR变化不显著.对各站相对暖日、冷日、暖夜、冷夜和霜日的逐年统计分析表明,总体上云南的冷事件在减少,而暖事件增多.  相似文献   
58.
59.
青藏高原不同时段气候变化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李潮流  康世昌 《地理学报》2006,16(3):337-345
综述了近年来通过冰芯、树轮、湖泊沉积等记录对青藏高原不同时段气候变化研究取得的成果.并特别着重于末次间冰期以来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特征。在末次间冰期.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剧烈,降温迅速升温缓慢;末次冰期温度变化与格陵兰冰芯记录具有较好一致性,同时也具有高原的独特性;新仙女木事件发生时间与欧洲和格陵兰冰芯的记录基本一致;全新世总体比较温暖;近2000年来温度变化在波动中逐渐上升;近代温度有加速升高的趋势。总体上青藏高原各种尺度上的气候变化要早于我国其它地区.变化的幅度也较大。  相似文献   
60.
新一代天气雷达(CB)发射机的检测与维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网的建成,新一代天气雷达在气象服务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机电一体化的复杂系统,故障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日益增多,这与发射机长期处于高功率、大电流的工作状态有关。为了更好地维护天气雷达,提高维修时效,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介绍常用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并对常见故障进行分析,给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