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9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煤层气原地资源量和技术可采资源量的计算结果,可为国家制定煤层气开发战略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煤层气开发的相关部门或单位提供参考依据,对推动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褐煤分布区的煤层气资源量的计算,弥补了我国长期缺少褐煤煤层气资源量的缺陷,使我国煤层气资源量数据更加完整,我国陆上煤层埋深2 000 m以浅的煤层气原地资源量为32.86×1012m3,其中,褐煤主要分布区为1.40×1012m3,非褐煤地区为31.46×1012m3。利用已建立的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评价方法体系,并基于目前的开发技术,对我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进行计算,结果为13.90×1012m3,占原地资源量的42%。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油藏成藏年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藏的成藏研究近来日益受到重视,并开始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有关该区中生界油藏的成藏年代学研究以往则开展很少.笔者主要运用有机包裹体分析方法、结合生烃史分析,对该盆地具有代表性的陕北斜坡三叠系长6油藏与长2油藏的成藏年代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陕北斜坡三叠系长6与长2油藏的有机包裹体特征十分相似,其共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也十分相近,基本上均在110~120o C,说明二者在成藏时间上十分接近.根据埋藏史和热演化史分析结果,陕北斜坡三叠系延长组长6与长2油藏的成藏时间大体在早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北部寒武纪介形虫分布于早晚寒武世.其所在地层的确切时代(期或亚期)以往多未完全确定下来或者还在争论之中.通过分析有关介形虫、三叶虫及小壳化石的组合面貌,并结合岩石地层学特征,文章认为:(1)新疆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与玉尔吐斯组应合为一组,仍称肖尔布拉克组,时代大致为梅树村期最晚期至沧浪铺期红井哨亚期.其中所见的介形虫基本上均属筇竹寺期.(2)河南淅川等地包括整个下寒武统的水沟口组,自下而上宜分成水沟口组、上集组、小泉沟组和脑子寨组.目前发现的介形虫产于上集组下部(Ichangia-Neocobboldia带),时代为沧浪铺期红井哨亚期晚期,上集组上部可建立Palaeolenus带,时代为沧浪铺期乌龙箐亚期早期.(3)辛集组和雨台山组及其相当地层应统称猴家山组,但应用系指原"猴家山组"下部的一套含磷岩系,原组上部含Megapalaeolenus的一套灰岩及白云岩则应称昌平组.修订后的猴家山组时代为沧浪铺期红井哨亚期晚期.陕西、安徽迄今所见的介形虫即分布于这一时期.(4)辽宁金县所谓"三十里堡阶"实为馒头组的同物异名,其中所产的介形虫Alutella nakamurai的时代因此应为龙王庙期.(5)辽宁本溪的Aluta chiusbueusis瓦房店的A.paiensis和A.paiensis tenuis曾被认为产于奥陶系底部,实际上其时代前者为晚寒武世凤山期晚期,后两者为凤山期早期.另外,后两者实为Mononotella的同种个体.  相似文献   
14.
晚期成藏对大气田形成的重大作用   总被引:63,自引:4,他引:6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截至2001年底,中国发现21个大气田,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17953×108m3,占全国天然气总储量的59.80%。天然气的分子小、重量小、难被吸附而易扩散。成藏早的大气田,若无继续获得气源,随扩散时间增长损失气量不断增加,使大气田演变为中、小型气田,甚至散失殆尽。因此,晚期成藏是大气田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中国盆地具有多旋回性,多旋回性往往是后续的旋回损害和降低前旋回聚集气藏的保存条件和储量,故晚期成藏就避免此弊,有利于大气田的形成。晚期成藏的大气田的生气高峰期既可是与成藏期同步或基本同步,以及储集层与气源岩的层位较新,也可以是成气高峰期比成藏期早,储集层和气源岩层位老。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成藏年代与成藏特征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具有多期成藏、晚期调整的特点,早期形成的油气藏普遍受到后期不同程度的调整改造,以晚喜马拉雅期调整改造最为强烈.目前发现的古生界海相油藏主要为晚海西期形成的原生油藏,而中生界海相油藏以及部分古生界海相油藏则主要为燕山期特别是晚喜马拉雅期古油藏发生调整而形成的次生油藏.造成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藏普遍出现晚期调整的原因,一是中新生代特别是晚喜马拉雅期强烈的构造变动和断裂活动,二是晚喜马拉雅期强烈的气侵作用,克拉通区圈闭幅度普遍较低也是其易发生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构造相对稳定的继承性古隆起和古斜坡区,是塔里木盆地寻找大-中型海相原生油藏的主要地区,其中以塔中隆起及其北斜坡、轮南凸起及其南斜坡和西斜坡、麦盖提斜坡以及哈得逊隆起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阿瓦提—满加尔低梁构造特征和形成演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阿瓦提-满加尔低梁是介于阿瓦提凹陷与满加尔凹陷之间一个特殊的隆起构造,其在东西向上表现为宽缓的隆起形态,而在南北方向上则为凹陷面貌。该区沉积盖层可分为下、中、上3个构造层。下构造层由震旦系-泥盆系构成,所谓阿-满低梁主要即发育于该构造层。上构造层由白垩系-第四系构成,构造形态为-北西倾斜坡。由石炭系-三叠系构成的中构造层则是上、下构造层构造形态的过渡,总体上仍呈西北倾。阿-满低满自前震旦纪末塔里木运动以来经历了4大演化发展阶段:震旦纪-泥盆纪阿-满低梁形成发育阶段、石炭纪-三叠纪阿-满低梁改造阶段、侏罗纪-早第三纪北东倾斜坡发育阶段与晚第三纪-第四纪现今构造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101口井的试油和产量数据统计分析.总结了陕北斜坡东部李家岔探区油藏含水率的平面和纵向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其高含水原因。研究区含水率有北部高、南部低,中间低、东西高的特征;含水率在纵向上有从下往上变低的趋势。通过烃源岩条件、物性条件及与相邻油田的对比分析,认为油源不足是李家岔探区油藏高含水的最主要原因,运移条件差是高含水的重要原因,低孔、低渗的储层条件也是高含水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时保宏  赵靖舟  张艳 《西北地质》2011,44(1):130-135
依据英南2井天然气组分特征、碳同位素特征及成藏时间等方面的研究,对英南2气藏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英南2气藏为一经后期调整的次生气藏.天然气为奥陶纪晚期一志留纪早期生成并保存在志留系和奥陶系上部储层中的凝析气、原油伴生气和加里东末期生成的干气的混合气,也可能有一些原油裂解气的混入.石油伴生气和凝析气是英南2井天然气高氮、...  相似文献   
19.
对神木地区山2段和太原组天然气聚集条件的分析发现,神木地区气源条件相对较好,生气强度整体大于16×108 m3/
km2;同时泥岩盖层封盖能力较好,山1段和山2段内的泥岩作为直接盖层,对其下伏地层中的砂岩气藏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山
2段和太原组内储层整体较为致密,按其成岩作用与孔隙组合特征划分出4种类型的成岩相。在成岩相划分的基础上,考虑储层
宏观、微观非均质性和构造等多种因素的差异,确定了致密背景下优势聚集区的特征及其分布。在良好的气源基础上,不同优势
聚集区和泥岩的三维配套组合控制其内天然气的聚集程度,从而造成气藏呈现在三维空间内相邻或叠置的“准连续型”特征。   相似文献   
20.
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51  
成藏年代学是当代石油地质学的一个前沿领域。80年代以来,随着油藏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方法、同位素测年法、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等多种新方法或新技术的引入,成藏年代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实现了由传统的间接向直接研究、宏观向微观研究,以及定性向定量(或定期向定年)研究的重要转变。间接研究与直接研究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或定期与定年)研究相结合,已成为现代成藏年代学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这对于叠合盆地的成藏年代与成藏史研究尤为必要。就各种成藏年代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