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4 毫秒
31.
北京山区泥石流降雨特征分析及降雨预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北京山区近几十年的泥石流活动特点,阐述了泥石流的时空分布及活动强度与降雨之间的关系,认为,泥石流集中暴发区为大暴雨笼置空间所控制,发生时间多取决于一场大暴雨过程中高雨强出现之时;发生的数量与规模既决定于降雨的空间又取于降雨的强度。  相似文献   
32.
化探找矿正逐步从定性走向定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老矿区深部探矿工程少、埋藏较深的矿产资源量估算的计算方法——面金属量积分法和三维地质体块段法。以江西城门山矿区为例,以区内主要含Mo地质体为计算对象,依据各中段面Mo的成晕地球化学信息,结合城门山三维地质—地球化学实体模型,对矿区浅部(第一空间0~-500 m)和深部(第二空间-500~-1 000 m)Mo资源量进行了估算。从计算结果来看,2种方法对浅部资源量估算结果都与已知储量相吻合,深部预测以三维地质体块段法更理想。  相似文献   
33.
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揭示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或规律,借助"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概念模型,构建区域资源环境负荷指数,应用脱钩理论及基于弹性分析法改进的脱钩程度判定标准,以1998-2008年为时间界限,以T1、T2、T3、T4和T5个时期为时间尺度,以全国及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空间尺度,试图对中国及...  相似文献   
34.
35.
通过在九寨沟县聚宝山不同位置处布设微震监测仪器,采集到了九寨沟MS7.0级地震后几次典型的余震监测数据。对地震动监测剖面上1#(1414 m)和2#(1551 m)监测点的余震加速度响应数据进行系统的研究,表明:(1)孤立突出山体的地形放大效应显著,各监测点的水平向加速度幅值一般要大于竖直向;(2)在地震过程中,聚宝山近SN走向的山脊沿水平东西方向震动更为猛烈,即沿东西两侧发生猛烈"甩动",形成沿山脊走向发育的地震裂缝。对余震监测数据的研究证实了斜坡地震动方向效应的存在,聚宝山山顶处的2#监测点水平东西向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明显强于其他方向,地震波能量在水平东西向上得到显著放大,因而坡顶处建筑物也更容易沿该方向发生破坏,证明了局部地形对斜坡地震动力响应具有控制效应;(3)2#监测点竖直向主频值主要为6~12 Hz,水平东西向主频值主要为5~8 Hz,水平南北向主频值主要为5~10 Hz,其水平东西向主频率值主要为低频成分;相较于1#监测点,2#监测点各向的主频值发生明显衰减,即随着高程的增加,地震动主频值呈现出减小趋势,在斜坡上部地震波以中低频为主。通过进一步地计算分析得出,九寨沟地震诱发单薄山脊、条形山体、多面临空山体等地形放大效应与地震波半波长密切相关,斜坡在局部地形尺寸与地震波丰富的波长成分的耦合作用下,地形放大效应显著,山体震害发育。  相似文献   
36.
为研究余震对山体的地震动响应规律,在九寨沟薛家坝斜坡山体安装地震台阵,对斜坡表面以及斜坡内部不同深度地震动进行监测研究。MS3.2级余震触发了山脚及山顶4台强震记录仪,数据揭示:位于斜坡表面凸出位置的山体地形,地震的放大作用明显,同时水平向的加速度峰值大于垂直方向;对比山脚,斜坡表面2#-1监测点加速度峰值PGA最大,阿利亚斯强度值放大5倍以上,放大效应最大的方向在垂直向,加速度达到2.48倍,阿利亚斯强度达到5.24倍;随着向山体内部水平深度的加深高位放大效应逐渐衰减,PGA最大值由洞口2.48下降到2.03,阿利亚斯强度响应系数最大值由洞口5.84下降到3.92;自坡体表面水平向内,各监测点加速度峰值逐渐减小,在0~25 m内自坡表面向内加速度峰值下降最快,坡体内部下降幅度变小;傅氏谱表明,山脚的频率成分范围0~50 Hz,主频值大小为23 Hz左右,2#-1监测点频率范围较山脚未有明显变化,但主频值明显减小,在5 Hz上下;在斜坡上洞口傅氏谱频率成分复杂,随洞口向洞内水平加深,各监测点幅值及频率成分逐渐降低的趋势。研究表明,在地震作用下,随着加速度幅值的增大,地震动能量会呈几何倍数的增加,且山体表面是地震动能量最大的位置,若短时间振动能量超过岩体的强度,则会出现崩塌、滑坡,同时对工程建设的安全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金顶矿床稀土元素的分析,显示稀土总量较低,具有轻稀土比较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具中等分馏的特征。铕(Eu)在铅锌金属矿物和石膏中比较亏损(δEu=0.06~0.76),表现出负异常;而在褐铁矿、天青石中铕(Eu)比较富集(δEu=0.76~14.95),表现出正异常;表明褐铁矿、天青石与其它铅锌矿物不是同一期的产物;暗示金顶铅锌矿床在沉积之后经受了后期热液的改造叠加成矿作用。这对矿床成因研究及勘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8.
新疆阿什库勒盆地大黑山火山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波  许建东  肖旭  孙洪亮  张柳毅  陈正全 《岩石学报》2014,30(12):3531-3538
大黑山火山是新疆阿什库勒火山群最大的火山,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遥感解译,火山锥体由渣锥、溅落锥和寄生火山锥组成。大黑山岩石类型分别为玄武粗安岩、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岩,钾玄岩系列。岩浆分离结晶特征明显,斜长石晶体析出导致残余熔体中δEu形成明显负异常。大黑山锥体南侧发育一套长约1.3km的碎屑熔岩。该套岩石显微薄片上表现为发育玻晶交织结构和溶蚀结构等熔岩结构特征,少许凝灰结构。碎屑主要为5~6cm的角砾,含少量的火山弹。角砾可能来自于大黑山火山较强的爆发,生成岩屑以及少量凝灰质碎屑。后期熔岩喷泉式喷发形成熔岩流,在流动过程中裹带大量的岩屑以及少量凝灰质碎屑。该套碎屑熔岩的发现,加深了对整个地区火山活动类型的了解。  相似文献   
39.
Located in Xilin Gol League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the Xilinhot-Abaga volcanic cluster is in the centre of the Daxing’anling-Datong volcanic eruption belt.More than 300 Quaternary basaltic volcanoes of different types are developed in the volcanic eruption belt.Maars are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study area,with those in Haotewula in the southeast of Abagaqi,and Chelewula and Esigewula in the northwest of Abagaqi to b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They all are large in scale,with cone diameters generally 3~4km,with the largest up to 6.5km.The maars show intact structure,a similar two-ringed mountain landscape and obviously phased eruption which contained a vigorous phreatomagmatic explosion at the earlier stage,and weak magmatic explosion at the later stage,and basaltic lava effusion in the last stage.The eruption sequence reflect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gma and water,the change of intrusive speed and outflow rate of magma.The Middle Pleistocene deposits of sand and gravel in the valley are covered by basal surge deposits.The TL age of sandstone-shale "xenolith"which was found in the spatter deposits close to the crater is( 0.112 ± 0.0096) Ma,indicating that the eruption time of the Maars was the early Late Pleistocene.  相似文献   
40.
龙岗金龙顶子火山空降碎屑物数值模拟及概率性灾害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降碎屑物为爆炸式火山喷发产生的一种重要的灾害类型,数值模拟已成为一个快速有效地确定火山灰扩散和沉积范围的方法。本文根据改进的Suzuki(1983)二维扩散模型,编写了基于Windows环境下的火山灰扩散程序。通过对前人资料的分析,模拟了龙岗火山群中最新火山喷发——金龙顶子火山喷发产生的空降碎屑物扩散范围,与实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实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参数的合理性。根据该区10年的风参数,模拟了7021次不同风参数时金龙顶子火山灰的扩散范围,以此制作了火山灰沉积厚度超过1cm和0.5cm时的概率性空降碎屑灾害区划图。本文的研究可为龙岗火山区火山危险性分析和灾害预警与对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