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随着我国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沿海滩涂区等低阻环境下开展电磁法深部探测工作的需求越发迫切.传统瞬变电磁法(TEM)一般观测感应电动势(dBz/dt)参数,其响应函数复杂,数据解译难度大,且衰减极快,勘探深度较小,不能满足深部探测的需求.而瞬变电磁法的感应磁场(Bz)参数具有响应函数单调、衰减速度慢等优点,深部探测应用前景广阔.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讨论了TEM的Bz参数相比dBz/dt参数在响应曲线形态、探测深度等方面的优越性,然后在某沿海滩涂区开展了野外验证工作.理论分析计算和野外试验结果表明,TEM的Bz参数相较于dBz/dt参数有诸多优势,基于Bz参数的瞬变电磁法在滩涂区的极低阻条件下仍具有较强的分层能力、较大的探测深度和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2.
遵义市国土资源局(遵义市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市级国土资源一张图应用和数字遵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就如何解决核心数据的统筹应用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本文归纳了数字遵义和一张图的发展现状,梳理了两者间核心数据应用的异同点,探析了统筹应用的理论支撑和更新维护等方面的可行性和能够实现的效果。笔者认为:自上而下的推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和一张图核心数据的统筹应用,对协调发展市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和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实现国土资源社会化服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3.
在冬瓜山矿区开展干扰源位置的调查中,在试验剖面上利用频谱分析仪开展了电磁场五分量的实际测量,初步分析了冬瓜山矿区电磁干扰特征。实测结果表明,冬瓜山矿区电磁干扰以工频奇次谐波干扰为主,某些测点偶次谐波也很强;工频谐波的干扰级次与受干扰程度有关;不同测点由于相对于周围干扰源位置的变化,其干扰特征也不相同;对于单个测点,不同分量的不同频段受到的干扰程度也不尽相同。除有规律的工频干扰外,还存在宽频的背景干扰。此干扰存在于整个频谱范围内,幅值相对稳定。长时间噪声观测结果表明,在时间上矿区内也不存在干扰弱的时段。  相似文献   
54.
55.
1962年3月19日新丰江水库区发生6.1级地震。蓄水前本区是少震区,1959年10月水库蓄水后一个月,库区开始出现Ms=2~3级的有感地震,此后高潮起伏,绵延不断,至今已记录到大小地震32万余次。1960年10月在大坝附近建立了第一个地震台,1961年7月以后,形成了观测台网。 本文利用新丰江中心地震台新近汇编的地震目录和报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上我们所做的工作,总结了新丰江6.1级主震前测震资料表现的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56.
GDI+在遥感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GDI+在图像处理方面的新特点,举例说明了GDI+在遥感图像的基本操作、空间滤波增强、图像的灰度化及伪彩色处理和图像的编码解码和多格式转化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为GDI+在遥感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7.
黄理善  敬荣中  赵毅  唐艳萍  李渊  裴超 《地质论评》2016,62(S1):389-390
市场经济条件下,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越来越注重时效,特别是在一些成矿地质条件复杂、植被覆盖较厚的地区,应用便捷、有效、经济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能快速圈定矿区的地球物理异常,可对矿区成矿前景做出快速评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广西博白县文地镇堂兰银铅锌矿区域变质岩及混合岩广泛发育,矿体受混合岩化控制,产于矽卡岩之中。由于矿区第四系、植被覆盖较厚,开展地表地质工作极为困难。综合应用了地球物理的激电中梯扫面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技术,对矿区隐伏矿产进行探测,圈定了7个激电异常和3条断裂构造带,快速缩小了找矿范围,为矿区找矿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58.
为保障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回撤巷的安全使用,以鄂尔多斯纳林河二号井31102工作面回撤巷强矿压显现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回撤巷强矿压显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回撤巷强矿压显现,主要为工作面采动引起的超前支承压力、相邻采空悬顶引起的双向支承应力,以及回撤巷开掘引起的静载三者耦合作用的结果。根据强矿压发生机理,提出回撤巷道及相邻巷道钻孔卸压和补强支护相结合的控制方案,使其处于“强支、强卸”状态。在相邻31103工作面回撤巷实施强矿压控制技术,通过现场观测和数据分析,表明强矿压控制技术效果良好,可有效保障回撤巷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59.
引入轨道力学模型, 采用一种轨道外推的解析方法, 简单有效地实现了卫星轨道根数及卫星位置的推算。根据星历误差来源,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星历参数拟合的广播星历误差模拟方案。经验证, 该方案可以用于产生径向、切向和法向误差可配置的广播星历, 更灵活、更真实地模拟广播星历误差。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自然与饱水状态下不同粒径砂岩损伤破坏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和声发射特征,对自然和饱水状态下3种粒径砂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和声发射试验,研究其单轴应力状态下力学特性和声发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粗粒砂岩平均抗压强度为54.23 MPa,中粒砂岩为53.56 MPa,细粒砂岩为59.46 MPa;饱水后,粗粒砂岩平均抗压强度为35.62 MPa;中粒砂岩为31.79 MPa,细粒砂岩为29.10 MPa。饱水后,粗粒砂岩、中粒砂岩和细粒砂岩的弹性模量分别降低19.6%、32.7%和33.7%;泊松比分别增加9.6%、10.4%和19.5%。所有试样各阶段声发射能量曲线变化趋势与各阶段受力破坏程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声发射能量峰值都出现在应力峰值附近,其中饱水后弹性变形阶段声发射总能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减少,粗粒砂岩为67.4%,中粒砂岩为32.4%,细粒砂岩为29.3%。饱水试样损伤演化阶段较自然状态声发射总能量发生明显下降,粗粒砂岩最为明显,降幅为73.5%,中粒砂岩为36.0%,细粒砂岩为62.0%。饱水后失稳破裂阶段声发射能量值较自然状态依旧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粗粒砂岩为30.7%,中粒砂岩为29.5%,细粒砂岩为38.3%。砂岩饱水后力学特性与声发射特征变化是试样微观结构变化在宏观层面的体现;用砂岩单轴破坏过程中声发射能量峰值可以很好地表征砂岩脆性,将为岩石脆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