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质学   2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热液型金矿床所占的储量比例很大,由于热液来源和矿质来源的多样性,致使许多金矿床存在岩浆热液、变生热液和混合岩化热液成因之争,笔者认为:研究脉岩与金矿的时间、空间和成因关系是判别不同成因类型金矿床的重要标志。 本文通过论证岩脉—金矿床—滦家河花岗岩之间的时间、空间和成因关系,阐明岩脉在热液矿床成因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初论胶东地区金矿成矿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胶东金矿集中区成矿规律和地球物理信息的综合研究,提出了胶东地区可能存在一个规模较大的中生代地幔热柱-幔枝热构造。从区域构造背景出发,深入讨论了胶东地区的变质作用、岩浆作用、成矿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其时空规律,初步建立了地幔热柱构造体系的壳-幔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胶东金矿区矿田体系产出的脉岩是一套富含碳酸盐矿物相的中基性-中酸性脉岩,岩石类型主要有煌斑岩、安山玢岩类。对部分矿田体系产出脉岩的碳酸盐(方解石)碳、氧同位素及全岩氧同位素的研究表明该套脉岩的δ18OSMOW,方解石、δ13CPDB,方解石和δ  相似文献   
14.
玲珑金矿田矿体富集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讨论了玲珑金矿田主要工业矿脉中的矿体在空间展布上的规律性,即等间距分布 规律、分段富集规律、矿体及矿体富集带的侧伏规律、对应产出规律、成矿界面向主构造倾斜规律 等,其中矿体富集带的侧伏、对应产出、成矿界面向主构造倾斜等是首次提出的规律性认识,并对其 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认为构造的多期叠加,以及在水平和垂向上的“峰”、“峰”之间的耦合,并由此 造成容矿空间的规律性分布,加之矿液的定向迁移等,是造成上述规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马来西亚沙捞越Punda走滑构造及其动力学成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沙捞越Punda走滑构造为一典型的右旋走滑构造形式,是沿近东西向F断裂(PDZ)发育特征的负花状构造或郁金香构造,并构成走滑伸展双重构造。Luconia陆块与巽他克拉通的碰撞及卢帕断裂的走滑是Punda走滑构造形成的动力学成因。同时,利用Riedel单剪模式和走滑次级构造逐级配套模式可以合理地解释Punda走滑断裂的构造形式。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夹皮沟金矿区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夹皮沟金矿受夹皮沟断裂的一系列次级脆性构造控制,按构造性质可划分为NW向、NE—NEE向、近SN向3种控矿构造类型。其中NW向构造显示左行剪切特征,NE—NEE向构造显示右行剪切特征,近SN向构造显示压性特征。经研究提出区内控矿断裂的形成与中生代敦化一密山断裂大规模左行平移有关;NE向敦化一密山断裂与次级平行分布的两江断裂左行平移,使早期形成的夹皮沟压性断裂显示左行压扭特征,诱导应力场派生出一系列NW向、NE—NEE向的剪切断裂,以及近SN向的压性断裂。这3组断裂成为本区员主要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17.
招掖金矿带的稳定同位素地质及金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招掖金矿带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东起招远、栖霞两县交界,西至掖县北部的渤海之滨,长约60公里,宽约15公里。该带有大、中和小型金矿床,以及金矿化点共数百处,其金矿储量约占我国的1/3,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产金基地和金矿重要远景区。 该区的基础地质问题和金矿床的成因等,各家众说纷耘,笔者在其他文章中已阐述  相似文献   
18.
华南诸广山花岗岩体中段锶氧铅硫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沈吉  赵懿英 《岩石学报》1991,7(2):38-42
诸广山中段花岗岩体的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15.23Ma,属印支期。锶同位素初始比值为0.7229,Rb/Sr比值为1.09~15.6,初始~(206)Pb/~(204)Pb(18.216~19.042)和~(207)Pb/~(204)Pb(15.605~15.801)较高。全岩δ~(18)O为10.6‰~12.4‰,δ~(18)O-~(87)Sr/~(86)Sr相关趋势呈水平方向展布。硫同位素绝大部分在零值左右摆动,从早到晚变化范围逐渐变小。这些表明岩体是源于上地壳的改造型花岗岩,并经过了岩浆阶段,且在早期岩浆岩基础上又经过了多次重熔演化。  相似文献   
19.
股东是我国重要的黄金基地之一,已知金矿床和矿化点共二百余处,其中95%集中在胶东西北部招远——掖县境内、东西近60公里的矿带内。 该区金矿床的容矿岩石主要为花岗质岩石,前人称之为玲珑花岗岩和郭家岭花岗岩。笔者认为:它们既有成因关联,又属不同时代和形成方式的多相混合岩,它与金矿化有明显的时间间隙。金矿体严格受多相混合岩体中的燕山期裂隙和碎裂带构造控制,空间上与脉岩密切共生。根据脉岩与矿体互相穿切关系的研究,得知金矿化是在基性岩脉(辉  相似文献   
20.
胶北地体早前寒武纪地层的稀土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北地体早前寒武纪地层分三部分:即太古宙胶北群(Ar,>2550Ma),属第一期绿岩;早元古代早期齐山群(Pt1-1,2550-2300Ma),属第二期绿岩和早元古中期荆山一粉子山岩系(Pt2-2,2300-2050Ma),相当于孔达岩系。本文研究了它们的稀土特征,讨论了这三群副片岩类和基性一中酸性火山岩类各自的稀土演化特征,为齐山群和荆山-粉子山岩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并利用变拉斑玄武岩的稀土配分特征探讨了两期绿岩的形成环境及整个胶北地体早前寒武纪的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