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9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甘肃镜铁山含铜条带状铁建造的年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2.
北祁连山发现塞浦路斯型富铜工业矿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夏林圻、夏祖春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沟弧盆系细碧角斑岩的形成、演化及其铜多金属矿产成矿关系”研究提出:北祁连山早古生代弧后盆地海底扩张强烈、蛇绿岩发育的地段,应是找寻具较大工业价值塞浦路斯型...  相似文献   
23.
东秦岭莲花沟岩体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笔者近几年在陕西省洛南县灵口地区开展钼多金属矿找矿评价和研究工作中,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新获得的莲花沟岩体同位索年代学数据的研究成果。其中的闪长岩单元年龄为(137±2)~(158±2)Ma,加权平均年龄为(147.7±2.0)Ma,二长花岗斑岩为(115±2)~(164±3)Ma,加权平均为(144.5±8.9)Ma。两组年龄数据谐和性较好,可代表两个单元岩石或岩体的成岩年龄。由此,提出莲花沟岩体应和金堆城、南泥湖、三道庄等一些大型一超大型钼多金属矿床相关的燕山晚期(160~110Ma)小侵人体为同一构造岩浆旋回作用产物,且提示在东秦岭地区还有发现新的同类型岩体和钼多金属矿床的潜在条件。  相似文献   
24.
本文对贺兰山北部以小松山为主的基性-超基性岩体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建立了小松山基性岩超单元和超基性岩超单元。  相似文献   
25.
资源与环境是当今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而地质学是贯穿于这两大主题的基础。西北地区地处大陆腹地,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质环境和长期的地质作用历史,形成了以中亚成矿特色为主的丰富的矿产资源。由于人类历史以来深居内陆的环境特点,并且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日益造成了干旱一半干旱的缺水环境。开发大西北,矿产资源的有效发现和合理利用,以及对人类活动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的科学认识与防治,是新时期地质工作更加关注和拓宽的历史任务。实施地质大调查以来,西北地质调查工作全方位取得了新的进展,并展示了愈来愈广阔的应用天地。本文在回顾已有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对其发展对策提出初步思考,提出经济-地质关联概念,意在西北地区经济活动背景下,探讨地质调查工作的作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6.
赵东宏 《西北地质》1992,13(1):19-24
本文简述了宁夏小松山超基性岩体的地质概况,重点讨论了其岩体中铂族元素的矿化特征和成因机制,对铂族元素的因子分析、源区岩石及原始岩浆性质、岩浆演化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条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铂族元素的富集与铬铁矿化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铂族元素的矿化类型受原始地幔岩中铂族元素的类型控制。  相似文献   
27.
甘肃桦树沟铜矿床成矿年龄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桦树沟铜矿床是近年来在北祁连山西段镜铁山矿田发现的一种新类型铜矿床。作者在矿床区域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对与成矿密切相关的石英闪长岩脉中的锆石U_Pb同位素年龄及蚀变岩型铜矿石的40 Ar_3 9Ar同位素年龄测定 ,认为桦树沟铜矿床是在元古宙铜预富集的基础上 ,富含铜元素的条带状铁建造经加里东造山期的挤压、破碎 ,隐伏花岗岩基和石英闪长岩脉侵入及与衍生成矿流体的水岩反应等作用 ,使其中的铜元素活化析出并被带到就近的有利构造空间沉淀成矿 ,其成矿年龄限定于 (36 4 .7± 8.4 )Ma~ (4 76± 15 )Ma之间。  相似文献   
28.
29.
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的东秦岭钼矿带是中国重要的大型钼矿分布区之一(图1),钼矿带西起陕西省的金堆城地区,东至河南省栾川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嵩县雷门沟地区,该矿带产出了金堆城、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等超大型钼矿床和雷门沟等10余个钼(钨)多金属矿床,钼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52%.此外,斑岩钼矿床内还伴有钨、铅、稀土、金、铀等元素的矿化,如南泥湖钼矿中伴生的钨达到超大型规模,其储量位居中国第二.同样位于该带的东段河南境内的栾川一带在找矿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而位于该带的西段陕西境内的洛南一带除了金堆城、黄龙铺在找矿方面取得突破外,在其他地方几乎没什么大的进展.同一个成矿带、同样的成矿条件和构造地质背景,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别呢?按成矿理论不可能到洛南莲花沟一带就突然尖灭.着眼于区域地质背景,寻找成矿有利地段,可望取得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30.
甘肃镜铁山含铜条带状铁建造的年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m-Nd同位素等时线法,确定甘肃镜铁山含铜条带状铁建造的年龄为1309±80Ma,说明它形成于中元代蓟县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