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由于缺乏对四川盆地西南缘永善-大关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生物地层的详细划分与对比,黑色页岩分布时限及其沉积背景不明确.对新地2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岩心开展生物地层研究,识别出了从上奥陶统凯迪阶上部WF1 Dicellograptus complanatus带至志留系兰多维列统埃隆阶顶部LM8 Stimulograptus sedgwickii带的9个生物带和组合.新地2井与宁211井、焦页1井、威202井、巫溪2井黑色页岩生物地层对比结果显示,新地2井的顶界与宁211井、焦页1井黑色页岩笔石带相近,但与威202井、巫溪2井相比低了1个笔石带.结合TOC值标定,新地2井富有机质页岩沉积期为WF2-LM6笔石带,其顶界高于宁211井的LM4笔石带.在笔石生物地层框架内对比了各井黑色页岩的沉积厚度、沉积速率及TOC值,探讨了它们的沉积演化差异及构造背景.靠近古隆起或古陆的沉积区,海侵-海泛稳定期时间呈缩短的趋势,富有机质页岩上界可低至LM5笔石带或以下;远离古隆起或古陆的沉积区,富有机质页岩上界可达LM8-LM9笔石带.受沉积水体深浅差异及古隆起陆源碎屑输入的影响,威远、焦石坝及巫溪地区出现了沉积分异现象.阶段性的海退事件及古隆起的状态变化(隆升与扩大)是广西运动的构造响应.   相似文献   
42.
周小琳  王剑  余谦  杜伯伟  刘伟 《地质通报》2012,31(7):1155-1163
以2011年美国AAPG年会论文摘要和大会专题发言材料为主要依据,结合近年来对北美地区页岩气野外地质考察的成果,对页岩气藏的地质学特征作了一个基本介绍。重点介绍北美地区页岩气藏的分布和开发现状,页岩气藏的地层沉积相和层序地层特征,储集岩特征和岩石学、成岩作用特征4个方面的内容,并结合中国页岩气藏研究的现状,对中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进行了概述性分析。  相似文献   
43.
谢渊  丘东洲  王剑  汪正江  刘建清  余谦  李嵘  杨平  李旭兵 《地质通报》2012,31(11):1769-1780
通过油气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认为,雪峰山西侧盆山过渡带震旦系—下古生界可能发育3套主要的生储盖组合及1套次要生储盖组合;可能存在原生型油气藏等4种油气藏。依据生储盖及其组合发育特征、保存条件、油气显示、构造圈闭及油气系统分析,初步优选出利川—恩施、石门—桑植、仁怀—金沙、武隆—道真4个有利含气远景区,以及湄潭—思南、黄平—麻江2个较有利含气远景区。这些认识成果,为深入开展雪峰山西侧地区有利油气勘探目标区块优选和评价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44.
塔里木盆地大坂塔格奥陶系地层层序及沉积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大坂塔格—一间房奥陶系剖面自下而上可划分为蓬莱坝组、鹰山组、一间房组、吐木休克组和良里塔格组,下与寒武系下丘里塔格组整合接触,顶部出露不全,为第四系覆盖。该剖面由下至上可以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构成,缺少低水位体系域,密集段由深灰色—灰色泥质灰岩、泥晶灰岩等组成。碳酸盐台地为本区典型沉积,海平面升降变化是控制该区沉积相发育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5.
奥陶纪—志留纪之交,大巴山地区处于宜昌上升的"湘鄂西水下隆起"和西乡上升的米仓山地区之间,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的沉积特征研究。对此,本文从沉积学角度出发,对该地区晚奥陶世临湘组—早志留世龙马溪组沉积特征进行垂向上分析,并开展横向上对比。结合前人的古生物研究成果,笔者等认为该地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存在两幕次的构造—沉积响应,时间上与宜昌上升同步,第一幕发生在凯迪早期临湘组沉积时期,波及范围广,为主幕,主要与扬子北缘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持续俯冲有关,为扬子北缘被动大陆边缘前陆隆起向陆地一侧迁移的结果;第二幕发生在赫兰特期观音桥段沉积时期,可能还包含了凯迪末期和鲁丹早期,为次幕,由赫兰特期冰川作用导致海平面下降所致,位置上大体上与第一幕重合。大巴山东段神农架地区的局部抬升事件是扬子东南缘广西运动远程效应和扬子北缘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成果认识对扬子北缘大巴山地区奥陶纪—志留纪之交的构造—沉积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46.
油田进入开发后期,调整挖潜的重点集中在低渗爱的低含水层位,这些动用差的储层主要是由于层间干扰所致。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藏工程师非常重视储层物性的非均质及其对油藏采收率的影响,而对层间不同含不率引起的干扰现象重视不够,笔者从理论到现场分析探讨了含水率差异引起的层间干扰问题,以指导油田高含水开发期的调整,挖掘潜力。  相似文献   
47.
在野外实地考察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层序界面特征和凝缩层,思茅盆地二叠系可分为9个Ⅲ级层序,其中下二叠统3个,上二叠统6个。根据区域特点,认为二叠纪可分为2个Ⅱ级层序,在思茅盆地范围,乃至中国南方可以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48.
剩余油富集部位研究是油田开发后期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有很多成熟的方法和经验。本文提供的方法是利用常规动静态资料快速、准确的进行判断,不需要大型的数值模拟等工作,使油藏管理人员随时监控和调整生产井的工作制度,充分动用地质储量,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49.
本文对宣汉盘龙洞上二叠统生物礁古油气藏成岩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胶结作用、新生变形作用、白云岩化作用、去白云岩化作用以及压溶和溶解作用等.根据岩石中胶结物的胶结结构和矿物特征,初步判断该生物礁主要经历了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渗流潜流环境、海水与淡水混合带成岩环境和埋藏成岩环境.该区的白云岩主要是混合白云岩化形成的.值得强调的是,该区白云岩化作用和溶蚀作用对该生物礁岩石孔隙度的增加贡献很大,提供了良好的油气储集空间,这对恢复该生物礁储层孔隙发育历史,以及油气勘探和评价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0.
可容空间与沉积环境变化对砂,砾岩自组织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生华  钟端 《云南地质》2000,19(4):376-382
利用分开几何学原理研究了可容空间与沉积环境变化对砂、砾岩自组织程度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层序由水进体系域演化到高体系域,自组织程度不断降低。滩坝砂、砾岩沉积与辫状分流河道沉积的自组织程度相近;而盆底扇砂、砾岩体颗粒分布自组织程度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