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山东玲珑金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12,他引:8  
玲珑金矿位于胶东半岛招-掖成矿带东部,是我国典型的超大型含金石英脉型金矿。成矿过程可划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金主要在中阶段沉淀。早阶段流体包裹体为纯 CO_2型(L_(CO_2) V_(CO_2)>90%)和富 CO_2型(10%≤L_(CO_2) V_(CO_2)≤90%),中阶段为纯 CO_2型、富 CO_2型、富 H_2O 型,晚阶段为水溶液包裹体。从早到晚,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在240℃~360℃、220℃~360℃、180℃~260℃和80℃~180℃,盐度分别集中在3.4%~10.4%、3.0%~10.2%、4.0%~14.6%和2.4%~5.0%NaCl eqv;早、中阶段流体盐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中阶段第一世代石英中大量水溶液包裹体和富 CO_2包裹体共生,指示流体强烈沸腾。从早到晚,流体包裹体的变化记录了成矿流体性质和构造环境的演化。早阶段石英中沿 X 型节理发育面型包裹体群,既记录了石英脉遭受的剪切变形事件,又记录了同构造流体作用。而充填于张性裂隙的黄铁矿为主的多金属硫化物-石英组合则表明主成矿期构造环境由压性向张性转化,成矿流体系统减压沸腾、逐步开放,并导致金等成矿物质大量沉淀。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和成矿时间,认为玲珑金矿成矿系统发育在应力场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构造背景,流体压力变化滞后于构造应力场变化,流体成分以低盐度、富 CO_2为特征,应属典型的造山型金矿系统。  相似文献   
12.
徐佳佳  赖勇 《地质学报》2015,89(Z1):46-47
<正>黄岗Fe-Sn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北约30公里,其铁矿石资源储量1.8亿吨、锡资源储量45.6万吨、钨资源储量(WO3)5.4万吨、锌资源储量11.6万吨、铜资源储量1.6万吨,是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以锡为主的多金属共生矿床(周振华等,2010)。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车户沟钼铜矿成矿年代学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孟树  闫聪  赖勇  舒启海  孙艺 《岩石学报》2013,29(1):255-269
内蒙古车户沟斑岩钼铜矿床位于西拉木伦钼矿带内.含矿花岗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51.6±3.2Ma,9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50.2±7.2Ma,表明成矿作用发生在早三叠世.车户沟钼铜矿床成矿流体演化可分为矿前阶段、早阶段、中阶段和晚阶段.矿前阶段以斑晶石英+磁铁矿为标志,流体以高温、低盐度、富CO2为特征;早阶段是辉钼矿沉淀的主要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范围为210 ~ 423℃,盐度范围为5.3% ~45.8% NaCleqv,部分不同类型不同盐度的包裹体密切共生,但均一温度接近,指示沸腾作用发生;中阶段为黄铜矿沉淀的主要阶段,未见含CO2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10 ~ 391℃,盐度范围为1.7% ~43.8% NaCleqv;晚阶段为石英-碳酸盐±黄铁矿脉,只发育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低于260℃,盐度为2.4%~11.4% NaCleqv.因此,车户沟矿床成矿流体由初始的高温、富CO2,经沸腾作用和CO2逃逸,演化为低温、贫CO2.车户沟氢氧同位素特征早阶段流体(δ18OH2o=5.1‰~5.7‰,δDH2o=-91‰ ~-88‰)属于岩浆热液,中、晚阶段(δ18OH2O=-5.1‰~4.2‰,δDH2O=-105‰~-84‰)介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之间,指示成矿过程中有大气降水加入.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敖仑花斑岩钼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马星华  陈斌  赖勇  鲁颖淮 《岩石学报》2009,25(11):2939-2950
敖仑花钼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是西拉木伦河断裂北侧多金属矿集区内新发现的斑岩型钼矿床.首次采用SHRIMP锆石U-Pb技术对敖仑花含矿花岗斑岩进行了测年,获得成岩年龄为134±4Ma;采用ICP-MS方法测定敖仑花钼矿床辉钼矿中Re-Os同位素,获得模式年龄在131±2~133±2Ma之间,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32±1Ma(MSWD=1.12),成岩与成矿误差范围内基本同时发生,敖仑花斑岩钼矿床为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西拉木伦河断裂带内的多金属矿床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130~150Ma是带内矿床成矿高峰期,两侧矿床可能具有不同的成矿物质来源.区内独特的成矿特征,与区域经历了古亚洲洋构造域和滨西太平洋构造域的复合演化有关,发生于早白垩世时期的这一大规模成矿事件,是该区经历增生造山和地壳加厚之后,演化为孤后大陆伸展背景时强烈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中亚成矿域夹持于西伯利亚、东欧和塔里木-华北克拉通之间,展布范围与全球显生宙大陆地壳生长最典型的增生型造山带——中亚造山带相当,并产出一系列大型—超大型斑岩铜(-金)、斑岩钼及斑岩铜(-钼)矿床。斑岩成矿作用自西向东存在明显差异,可高度概括为具‘西铜东钼、早铜晚钼’特征。基于前寒武纪基底性质、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以及斑岩成矿特征方面的系统综合研究,以重要构造线为界,将成矿域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成矿省:哈萨克斯坦斑岩Cu(-Au-Mo)、蒙古斑岩Cu(-Au)和中国东北斑岩Mo(-Cu)成矿省。哈萨克斯坦成矿省具新太古—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四个大型斑岩Cu矿床形成于早古生代增生造山过程(481~440Ma),而绝大多数矿床为晚石炭世(330~295Ma)集中爆发成矿的产物。古亚洲洋西段,沿我国中天山—伊犁南缘—吉尔吉斯北天山—中哈萨克斯坦—科克切塔夫至成吉思线性展布的古生代岩浆弧与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共同制约了斑岩成矿作用;增生造山向山弯构造的转换阶段为斑岩集中成矿期。蒙古斑岩成矿省亦具新太古代—早古元古代结晶基底;斑岩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泥盆纪(~370Ma)和三叠纪(~240Ma)两个时期,为图瓦-蒙古山弯构造演化过程中两个局部时段的突发成矿;早期成矿事件与古亚洲洋体系向南戈壁微地块下的俯冲增生造山有关,晚期成矿可能是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作用的结果。中国东北斑岩成矿省广泛发育新元古代结晶基底和泛非事件岩石学记录;奥陶纪(482~440Ma)斑岩成矿受控于古亚洲洋早古生代时期俯冲增生作用;而中生代斑岩钼集中爆发成矿则分别受控于古亚洲洋体系后碰撞(~250Ma)、蒙古—鄂霍茨克洋体系同俯冲(248~204Ma)、古太平洋体系同俯冲(195~145Ma)及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事件(145~106Ma)不同地球动力学体制。成矿流体方面总体而论,中亚斑岩型矿床热液蚀变遵循经典Lowell and Guibert模式,高氧化性岩浆流体有效出溶造就了大型-超大型斑岩矿床。中亚成矿域斑岩铜矿的成矿斑岩岩石类型与环太平洋域成矿斑岩类似,以钙碱性和高钾钙碱性成分为主,最常见的是石英二长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成钼矿斑岩比成铜(-金-钼)斑岩更偏酸性,具更高SiO2含量。部分斑岩具埃达克质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另一部分斑岩却有类似正常弧火山岩的特征。虽然现有弧环境斑岩岩浆产生的‘MASH’和‘板片熔融’模型以及‘后碰撞拆沉与新生基性下地壳熔融’模型能够解释中亚成矿域部分斑岩铜矿床成矿的深部机制,但本文新提出‘残余洋中脊俯冲+预富集基性下地壳熔融’模型解释哈萨克斯坦成矿省巴尔喀什—西准噶尔成矿带斑岩铜大规模成矿的深部机制。中亚域斑岩钼成矿与古老地壳或古老岩石圈地幔的熔融无关,而与新生地壳熔融产生长英质岩浆的深部事件存在直接成因联系。西段哈萨克斯坦省新生地壳由古生代古亚洲洋演化过程中弧增生事件形成,而东段中国东北成矿省新生地壳则是新元古代与Rodinia超大陆相关聚合和裂解事件造就的。"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成钼"模型突破了钼成矿与古老地壳熔融有关的传统认识,能很好地解释全球最大的中国东北钼成矿省的成矿深部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6.
17.
赖勇 《地学前缘》1996,3(4):0-0
单包裹体的元素分析——微区激光消融发射光谱法赖勇(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100871)LA-OES是通过对激光脉冲产生等离子中的原子的发射光谱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不同原子的电子有各自特征的发射波长,对不同原子的特征波长进行鉴别分析,从而达到定性、定量...  相似文献   
18.
歙砚作为我国四大名砚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及艺术价值。为探究歙砚特有纹理的成因和歙砚发墨机理,对江西婺源的歙砚样本进行了光学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能谱等的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歙砚原石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绢云母、石英和绿泥石;歙砚的不同纹理形态受控于原生矿物的变质作用程度以及原岩的应力变形作用。结合镜下微观结构和砚锋机制,提出在发墨过程中石英提供了粗磨作用,绢云母和绿泥石提供了细磨作用。通过计算砚锋密度,认为歙砚属于高密度锋一类,从数值的角度定量评估了歙砚的实用属性。再结合自磨刃机理解释了歙砚能够长久维持“滑不拒墨”优异表现的原因。在与其他砚台的比较中,歙砚从观赏性和实用性两方面都表现出了突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古典铁摩辛柯理论对挡土板受力进行了详细推导,发现挡土板所受弯矩较大,弯矩通过与四周框架的固定传递到框架内部引起框架弯矩值的增大,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力传递的计算模型,可以更为准确地对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的受力进行计算。利用C++ BUILDER,结合实例开发出相应的计算软件,结果表明,提出的设计理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孙艺  赖勇  陈静  舒启海 《矿物学报》2011,(Z1):291-292
稀有金属元素与稀土元素的富集与成矿模式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并长期存在"岩浆说"与"交代说"的争论。但由于稀有金属矿床和稀土矿床往往存在多期次强烈的后期流体叠加作用,因此通过常规的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手段得到的结果常会受到影响。包裹体形成之后保持了封闭性和等容性,因而是记录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