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茂名油页岩中生物输入的标志化合物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我国油气的绝大部分产自东部地区的白垩纪与第三纪合油气盆地,其沉积环境多为陆相,陆源高等植物输入较丰富,介质条件以淡水一半咸水为主。在这方面茂名油页岩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而深入研究其生物标志物特征与有机输入模式,对建立适用于我国油气勘探的分子有机地化参数以及发展我国陆相生油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2.
华北地区广泛发育着厚达6000—14000m的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地表各类油苗达42处之多。早在50年代我国石油工作者就对这些油苗作过详细的地质调查。70年代冀中地区发现古潜山型新生古储的油藏后,对华北地区能否找到古生古储油藏的问题,立即引起了我国广大石油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关注。那么华北地区这套年代古老(10-14亿年)的海相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如何?目前处于演化的那一阶段?华北地区能否在碳酸盐岩中找到油藏,这是本文将要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53.
利用封闭金管高压釜体系对海相原油和成熟干酪根进行了热解生气实验,获取了两类裂解气的组分和甲烷碳同位素数据,对比研究了两类母质在生气机理上的差异,并借助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参数讨论了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原油裂解气富含C2-5重烃,其后期裂解是甲烷的重要来源;而干酪根裂解气中C2-5的含量较低,其后期裂解对干酪根甲烷气的贡献较小.这是两类甲烷气体生成的最大差异之一.两类裂解气甲烷碳同位素都有随着热解温度增高,碳同位素值先变轻再变重的特点,但原油裂解气甲烷碳同位素的最小值对应的温度较高;在相同热解温度下,干酪根裂解气甲烷碳同位素值要重于原油裂解气甲烷碳同位素值,这与后者前系物经过多次碳同位素分馏有关.因此,生气机理的差异是造成同位素分馏差异的根本原因,两类甲烷气体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参数的差异也是有成因意义的.  相似文献   
54.
本文采用地球化学与有机地球化学方法详细研究了小柴旦盐湖沉积物。结果表明,该沉积物的矿物组成与化学组成非常类似于中国东部第三纪盐湖沉积物(如江汉和东濮油田的生油岩),而区别于淡水湖相沉积物(如茂名和抚顺油页岩)。分析鉴定了盐湖沉积物的氨基酸、脂肪酸和烷烃组成。脂肪酸与烷烃的分布特征表明,生物输入以陆源植物为主,与其孢子、花粉组成的鉴定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55.
探讨自来水厂与污水处理厂的各级水处理工艺与水体中合成麝香含量之间的关系,对自来水厂与污水处理厂有效去除水体中的合成麝香具有重要意义。选择珠海市的2间自来水厂与1间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技术对该3间厂各级水处理工艺流程水体中的3种合成麝香:佳乐麝香(HHCB)、吐纳麝香(AHTN)与酮麝香(MK)的浓度进行检测,分析合成麝香在各级水处理工艺中的浓度变化规律,并研究合成麝香的去除效果及其浓度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合成麝香已经存在于磨刀门水道中,在自来水厂A和B的水源水中MK的浓度最高,是主要的合成麝香;2)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对合成麝香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自来水厂A和B对HHCB的去除率分别为53.98%和55.95%;对AHTN的去除率分别为57.84%和59.84%;对MK的去除率分别为85.12%和78.51%;3)这3种合成麝香在污水处理厂C中均有检出,且在该污水处理厂的整个水处理工艺流程中,HHCB浓度最高,表明该污水处理厂所收集的生活污水中的主要合成麝香为HHCB;4)污水处理厂C对HHCB、AHTN和MK的去除率分别为71.96%、73.68%和94.20%。因为合成麝香属于有机微污染物且有生物富集性等特点,研究其在自来水厂与污水处理厂中的去除规律,可以为水处理工艺有效去除水体中的合成麝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山西三交区太原组含煤岩系中宇宙尘的发现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扫描电镜下发现的太原组中的宇宙尘的表面显,微构造有皱纹构造、熔蚀构造、瘤状构造、碎裂构造和球粒构造5种,它们是铁质宇宙尘,确系地外星球物质,属于消融型宇宙尘。   相似文献   
57.
对鄂尔多斯盆地中北部9口井的奥陶系及其上覆的石炭系岩心和盆地东南缘两个下古生界地表剖面的86块样品,进行了野外和室内岩石薄片的反射光、透射光及荧光观察,并对总有机碳(TOC)、总有机硫(TOS)、反射率 R。进行了测定,试图从岩石中有机质的含量与赋存状态分析大中型气田的形成条件。研究揭示出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处于从正常海向陆缘海过渡,见有含藻屑泥质碳酸盐岩(TOC 达0.30%~0.35%)和在其晶间孔隙分布的储集层沥青,表明它们曾生过油。在盆地内石炭系—二叠系 R。为1.41%~2.40%,它与奥陶系的 R。(1.68%~1.78%)基本相当,表明它们同为一个含气系统。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和石炭系、二叠系煤系地层这两个烃源层为鄂尔多斯大中型气田提供了充足烃源。  相似文献   
58.
广州市海珠区地表水中致嗅物质及毒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广州市海珠区地表水中的致嗅物质及其毒性,在海珠区珠江前后航道与湖泊池塘采集了21个水样,采用液液萃取气质联用法对其中的土臭素、二甲基异茨醇等5种致嗅物质进行含量检测,并根据水样相关富营养化指标,探究这些致嗅物质的分布和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海珠区地表水中含量最高的两种致嗅物质依次是土臭素(4.0~69.0 ng/L)和二甲基异茨醇(4.1~24.9 ng/L);异臭味问题最严重的地表水体是珠江水,其次为湖泊池塘,水厂取水口的异臭味问题不明显;珠江前航道中致嗅物质的含量高于后航道,其中含量最高的河段为鳌洲码头段至广州大桥段,含量高达40.2~69.0 ng/L;致嗅物质的含量和分布与水体的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密切相关,广州市海珠区地表水的净化和治理形势严峻.另外,在可检出的浓度范围内,土臭素和二甲基异茨醇对发光细菌抑制率较高.  相似文献   
59.
为研究广州市湖泊水体中的防腐剂及其毒性,在广州市选择15个湖泊采集水样,采用液液萃取-气质联用法对湖泊水体中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等5种防腐剂进行浓度检测和毒性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区内15个湖泊水体中均检出防腐剂,但其浓度略低于国外天然水体中的浓度,溶解相的防腐剂平均浓度为5.06 ng/L,颗粒相的平均浓度为0.78 ng/L;广州市区的湖泊水体中溶解相浓度最高的防腐剂为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占总量的30.45%,对羟基苯甲酸苯甲酯所占比例最小,占6.71%;以防腐剂对发光细菌光强的抑制强弱来表征其毒性的大小,对羟基苯甲酸苯甲酯的毒性最强,对广州市湖泊水体环境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0.
西安段家坡黄土有机质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蓉芬  林本海 《地理科学》1993,13(4):337-3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