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华北地区中上元古界生油岩及热模拟实验表明,在有机质热演化的三个阶段中,正、异构烷烃在主峰碳位置,Pr/nC_(17)与Ph/nC_(18)值等方面具有不同特征。本文重点揭示了过成熟阶段正、异构烷烃特征的某些“逆反”现象。  相似文献   
22.
干酪根二次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通过干酪根分子级动力学模拟实验求取不同烃类组分(甲烷、C2-C5气态烃、 C6-C13轻烃和C13+重烃)以及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Ro)的生成动力学参数.然后结合四 川盆地具体的地质条件,对其下寒武统烃源岩有效的生气强度进行估算,从而为有效 气源岩的定量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3.
黄土剖面中古气候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通过对陕西洛川黄土剖面中碳酸盐总量、氧化物比值和元素演化周期性的分析,讨论了黄土高原地区2.4Ma以来古气候的演化模式。对渭南黄土剖面高密度连续采集的样品,着重分析了CaCO、Fe2/FeO值和有机碳的高分辨记录。指出它们的变化彼此同步(但趋势不尽相同),与黄土一古土壤系列变化一致,井与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可进行良好的对比。它们综合反映了该区134500年来有五次万年级的暖湿(或凉湿)一冷干的气候波动,其中各期又有若干次级的小颤动。它们的变化与季风影响强弱程度明显有关。  相似文献   
24.
我国沥青中的稀土元素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贾蓉芬  刘德汉 《地球化学》1994,23(2):146-154
用中子活化方法测试了我国18个沥青样品中的稀土元素分布,沥青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铕异常及某些具有指相性元素对的比值(如La/Ce,La/Sm和La/Yb),并且与现代不同岩相生物稀土元素分布模式进行对比表明我国沥青中的稀土元素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东部二叠和第三系滨海相沥青,富含轻稀土元素,弱铕亏损;(2)西部三叠-株罗系海相沥青,富含重稀土,强铕亏损;(3)泥盆系以前远离陆地海相  相似文献   
25.
陕西渭南黄土剖面系列链烃化合物的分布与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颜备战  贾蓉芬 《地球化学》1998,27(2):180-186
用GC-MS分析了陕西渭南阳郭剖面S0-L1-S1层段代表性样品的链烃组分与分布。古土壤和黄土亚层中正烷烃呈不对称双峰分布,前组峰位于C16-C24,主峰为C18;后组峰高于前组峰,主峰为C31,CPI值为2-04。  相似文献   
26.
陕西段家坡黄土剖面中趋磁细菌特征与环境意义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对陕西段家坡黄土剖面61个样品(所在层位以S0和S1为主,其次为与它相邻的L1和L2层段)进行了磁场下的富集和移接培养等生物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黄土剖面中存在向磁南极泳动的趋磁细菌,它在黄土层中分布少(<25个/格),呈弧形或厚壁形,单个菌体仅载有2~4个磁小体,在古土壤层中数量多(>125个/格),多呈杆状,单个菌体载有8~26个磁小体,磁小体近圆形,其线状排列不够规则,主要金属元素为Fe和Co.趋磁细菌中可检测到C_(14:0)-C_(28:0)系列的正构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甚微。磁小体形成最佳生长需氧量为10%,需铁量为0.02mmol/L(以0.01mol/L奎尼酸铁为铁源)。研究表明,趋磁细菌在古土壤时期最发育,磁小体大量形成是在古土壤层向黄土层转变的气候变化时期。  相似文献   
27.
黄土剖面中趋磁细菌及其磁小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荣森  贾蓉芬 《地球化学》1996,25(3):251-254
从中国西安市附近段家坡黄土剖面分离到微好氧性的趋磁细菌,经透射电子显微镜H-7000FA和H-600SEM/EDAX-PV9100型分析,黄土层(L1)中仅发现弧形菌,数量少,每个菌体含2个磁小体;古土壤层(S0和Si)含有大量杆状菌,每个菌体有15个以上的磁小体,沿细菌长轴呈两排链状排列,且具有向南磁极游动的习性,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磁小体中具有高丰度的Fe和Co。趋磁细菌中磁小体的数量在古土壤  相似文献   
28.
黄土地区气候演变的有机地球化学标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贾蓉芬  赵林 《地理科学》1996,16(2):97-105
对渭南阳敦黄土剖面So ̄L2层段作了总有机碳(TOC)和Rock-Eval热解烃分析,建立了TOC气候变化曲线及其变化周期,与其它气候指标进行了对比,揭示了黄土剖面中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两种烃类,推导并验证了古湿度公式,计算了各层段的湿度分布及其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29.
一、概述地震是地球,特别是岩石圈的快速震动,是岩层受力快速破裂、错动的结果。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地震约5×10~6次,其中,大部分为人们不易察觉到的小震。人们能感觉到的地震约5×10~4次,仅占总数的百分之一。从世界地震历史记录来看,七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每年约20次。发生在陆地上的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最近的澜沧耿马地震及苏联亚美尼亚地震等,无不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并可将第四纪全新世的沉积与现代人类文明的产物,  相似文献   
30.
利用PVTsim软件,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山西组砂岩储层中的次生液态烃包裹体和同期含气态烃包裹体的研究, 建立起利用它们的二元一次等容线方程二者联立求得该期包裹体的捕获温度和压力的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储层砂岩次生包裹体的捕获压力为21~32 MPa, 均一温度在100~110℃范围的含气态烃包裹体, 其最小捕获压力比真正捕获压力低6~7 MPa, 其均一温度比捕获温度低2~3℃; 包裹体的捕获温度和压力从南向北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包裹体的捕获压力远小于当时的静水压力. 这些特征与该深盆气藏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