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76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文扼要阐明了突变理论的基本思想,介绍了突变理论的A3尖点突变模型。建立了断层运动过程中的势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平衡曲面方程的Taylor级数展开,求取了其标准形式,结合Thom的A3类尖点突变,讨论了在不同情况下断层的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22.
理论和实践表明,垂直定向排列的裂缝能够诱导方位各向异性,三维P波地震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裂缝勘探方法。合理的三维勘探有利于从三维地震数据中提取和增强有效的属性参数,来表征方位各向异性,达到检测和预测储层裂缝的目的。这里通过综述目前常用的纵波裂缝检测技术,结合部分实际数据,总结了三维P波采集方案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为储层裂缝检测提供了野外设计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3.
利用地震波场参数探讨岩性非均质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 S T M 地区二维地震资料中提取中油组的主振幅参数与岩性参数进行相关拟合,并依据岩性分析资料和调谐厚度将其划分为三个区带:低振幅带、正常振幅带和异常高振幅带。综合分析油气测试结果、岩性统计资料后认为,其中的异常高振幅带是结构疏松、孔隙发育、连通性好的均质储层分布区,并从合成记录和理论模型正演结果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证实。结合沉积相分析成果,将该地区的岩性非均质划分为三种类型,后期在优质储层均质区块中钻探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气流,从而证实了从地震角度划分岩性非均质分布,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准确的。该方法不仅拓宽了地震资料的应用范围,也为寻找有利油气富集区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4.
计算岩石波速空间平均的极限近似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传统的岩石波速空间平均模型(Voight模型,Ruess模型,Hill模型和几何平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极限近似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它是利用作者提出的一个基于Hill模型(即代数平均模型)和几何平均模型的递推关系式,并利用这个关系式计算求出模型的极限近似值,该值介于Hill模型和几何平均模型之间,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一个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