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4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资源潜力评价中典型矿床与区域矿产编图思路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新一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需要,首先按矿产预测类型选择典型矿床编制典型矿床成矿要素图-典型矿床预测要素图-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图和预测模型图,然后再按预测研究工作区范围编制区域地质建造构造矿产图-区域成矿要素图-区域预测要素图-区域成矿模式图和预测模型图。讨论了有关图件的编制思路,并提出了图中突出显示成矿要素和预测要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北祁连西段镜铁山式铜矿预测要素及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祁连镜铁山地区,近年来发现了与中元古界条带状铁建造有关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铜矿,如桦树沟铜矿床和柳沟峡铜矿床。分析了铜矿床的预测要素:矿源层为含铜条带状铁建造;有利于矿质活化的构造为透入性构造裂隙;热源为壳源岩浆活动;储矿构造为构造破碎蚀变带。建立了镜铁山式铜矿资源潜力预测的经验公式,对预测区铜远景资源潜力、铁矿石量、透入性构造裂隙发育程度和热源参数的取值分别进行探讨。据此公式估算,整个北祁连西段镜铁山式铜矿的铜金属资源潜力为147.3万t,其中镜铁山矿田铜资源潜力可达约125万t。实地考察也发现了新的找矿有利地段,因此有必要继续加大找矿力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料,从昆中断裂带对南北两侧的基底变质岩系(包括变基性火山岩、变泥质岩)、表壳盖层沉积岩系、前寒武纪长英质火成侵入岩以及镁铁-超镁铁质侵入岩的沉积建造、岩石类型组合、岩石地球化学及所反映的源岩物性的控制,系统对比讨论了昆中断裂带南北两侧基底陆块特征及昆中断裂带的构造属性。得出以昆中断裂带为界,南北两侧陆块的大陆岩石圈,无论在表壳沉积岩系、中-下地壳和地幔的层性和物性结构及地球化学成分都存在显著差异。从而提出昆仑造山带实际上是个两陆块碰撞复合陆缘造山带。在元古宇以前南北陆块并非属同一古陆块,或者说昆中断裂带为欧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的真正分界或二者的拼合带。  相似文献   
14.
成矿系列理论是目前国内地学界开展成矿规律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为了使成矿系列理论既便于同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相衔接,又便于应用于矿产预测及勘查部署,阐明成矿系列与地质建造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按照生成的相对时间,可将各类地质建造有关成矿系列细化为同生成矿系列、准同生成矿系列、后生成矿系列、表生风化成矿系列等类别。同一套地质建造有关的几个世代的成矿系列,可构成一个成矿系列家族。在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中应用时,首先划分成矿区带,然后对每个成矿区带,分别研究总结各类主要地质建造有关成矿系列家族。  相似文献   
15.
谭文娟  魏俊浩  郭大招  谭俊 《地质与资源》2005,14(3):227-230,237
石英脉型金矿是常见的金矿床类型.金主要以粒间金、裂隙金和包裹金3种形式赋存于石英、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中.目前了解此类金矿的成矿流体组成主要是通过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成分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揭示矿床成因.但是野外和室内镜下的综合研究已证实,金矿的形成经历了若干个成矿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石英和金属硫化物形成,而石英要明显早于金属硫化物的结晶,同时金在硫化物中的存在形式多为包裹金和裂隙金,这至少说明金和硫化物同时结晶沉淀或金比硫化物更晚沉淀.因此,金运移沉淀结晶时的流体和石英结晶时的流体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差,金矿化与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金属硫化物中的流体包裹体来反映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物质来源,比研究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更具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同源岩浆成因金矿成岩成矿时差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同源岩浆成因金矿的成岩成矿时差是确定矿床与岩浆岩成因关系的重要基础。而中国同源岩浆成因金矿分布十分广泛,前人在成矿学和岩石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为此本文收集了国内一些典型金矿的成矿和相关同源岩浆岩的同位素测年数据,讨论并定量厘定了该类金矿床成岩成矿时差的分布特征及分布范围。数据统计分析及柯尔莫哥洛夫准则检验结果显示,成矿事件一般同步或略滞后于同源岩浆活动,成岩成矿时差在95%信度下服从正态分布,介于0~16.0Ma,均值约为7.0Ma。因此,若金矿成岩成矿存在着≤16.0Ma的时差,就应该重视二者之间的同源成因联系。同时,笔者也强调:准确的成岩成矿时差应加强对金矿成岩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重视时差研究与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示踪相结合,从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方面对矿床成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东昆仑那陵格勒一带斑岩铜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陵格勒含矿斑岩带位于秦祁昆中央造山带东昆仑中段,其中有多个斑岩铜(钼-金)矿床产出。含矿斑岩与三叠纪花岗岩密切共生。笔者对该带斑岩多金属铜矿床构造背景、蚀变与矿化关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含矿斑岩的岩石学成因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西北地区重要金属矿产成矿特征及其找矿潜力   总被引:11,自引:14,他引:11  
西北地区主要金属矿产种类繁多,大中型金属矿床309处。其地处大陆腹地,以塔里木陆块为主体,东接华北地台西段的阿拉善地块,南、北分别由众多微陆块镶嵌的显生宙造山系构成。北造山系以天山-兴安岭华力西造山系的西段为主体,向北接有阿尔泰-额尔古纳加里东造山系,间有准噶尔、伊犁等微地块。南造山系则自北向南依次由秦祁昆中央造山系中西段、松潘甘孜造山系等组成,间有中祁连、柴达木等微地块。构造复杂,是典型的陆内造山带发育地区。总体上处于古亚洲造山区,南接特提斯造山区,东叠环太平洋造山区。西北地区以元古宙-古生代金属成矿为显著特色。岩浆熔离型铜镍矿床、块状硫化物铜多金属矿床、海底喷流(气)型铅锌矿床、斑岩型铜钼矿床、矽卡岩型钨矿床及热液蚀变岩型金属矿床是主要的成矿类型。依据时空统一、区域地质构造和成矿演化,结合成矿理论分析,西北地区成矿单元划分主要处于3个成矿域:自北而南古亚洲成矿域、秦祁昆中央成矿域和特提斯成矿域。古亚洲成矿域主要由阿尔泰、西天山-西南天山、东天山、北山成矿带组成,夹持有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以晚古生代内生矿床产出为特点。秦祁昆中央成矿域以自西而东主要有西昆仑-阿尔金、祁连山、东昆仑、秦岭成矿带构成,祁连山、东昆仑之间夹持有柴达木盆地,以元古宙、早古生代内生矿床成矿为显著特点。特提斯成矿域仅出露于青海的南部,三江成矿区的北段以中新生代成矿为特点。已有的矿产资源资料和最新地质大调查专项工作进展表明,在西北地区广大的找矿空间和良好的成矿条件基础上,需重新认识成矿地质背景,科学地确定主攻方向,以新发现的十余处具有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潜力的远景区为勘查重点,集中攻关,加强综合性研究,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新疆北山地区中坡山北镁铁质岩体岩石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总被引:12,自引:13,他引:12  
中坡山北镁铁质岩体位于新疆北山裂谷带的中带,岩体形态为相互联通的岩盆状,出露面积约180km~2。由角闪辉长岩、橄榄辉石岩、橄榄辉长岩、苏长辉长岩和斜长岩组成,岩相带呈同心环状展布,相互间呈渐变过渡关系。锆石U-Pb法同位素年龄为274+4Ma。岩相学、岩石化学、造岩矿物晶体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了非常发育的分离结晶作用。橄榄辉石岩和橄榄辉长岩主要由早期结晶相聚集而成,橄榄石是最初的液相线相,单斜辉石是数量最多的分离结晶相。斜长岩由残余岩浆结晶而成。母岩浆应该是高镁的拉斑玄武岩浆。Nd、Sr、Pb同位素组成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充分证明了岩浆与围岩之间的物质交换。同化混染作用明显地改变了侵入岩的同位素组成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丰度。除斜长岩外,各种岩石的TiO_2、Na:O、K_2O、大离子亲石元素和稀土元素丰度均很低,受同化混染作用影响较小的样品的ε_Nd(t)=+6.80,这些特征证明其岩浆源区属亏损型地幔。FeO~*和SiO_2含量证明,熔融作用开始时,源岩为二辉橄榄岩;当熔融作用持续到一定程度时,源岩物质转化为方辉橄榄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证明,熔融作用发生于尖晶石稳定域内。综合各方面要素可以证明,中坡山北岩体是塔里木板块二叠纪期间第四种类型地幔源区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新疆维权银多金属矿床是除玉西银矿床以外在东天山发现的第二个银矿床,其探明银的储量为532 t,为中型银矿;铜的储量为1.5万t,为小型铜矿,同时伴生铅、锌等金属,是玉西银矿储量的近9倍,经济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