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Variation in intermediate water salin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between the 1960s and 1980s was studied using historical hydrographic data.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water was significantly fresher in the 1980s than in the 1960s, indicating that vertical mixing at intermediate water depth was reduced in the 1980s. This was partially 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the SCS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MOC) connecting local intermediate water with deep water. Data assimilation showed a 0.5Sv (1 Sv=10 6m 3/s) reduction in the strength of the MOC, which is about one third of the mean SCS MOC. Because the SCS MOC is linked to the Pacific Ocean, such an interdecadal variation in the intermediate water SCS may reflect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in the world ocean.  相似文献   
102.
降雨入渗条件下膨胀土基坑边坡离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雨是引起膨胀土基坑边坡失稳最主要的因素。以成都某膨胀土基坑边坡为原型,建立了一个0.6 m×0.4 m×0.4 m的相似模型,施加40 g离心加速度及模拟降雨作用,测试模型的变形及含水率特征。结果表明,降雨入渗对膨胀土基坑边坡的影响包括:膨胀土强度降低导致桩后的主动土压力增大,以及导致锚固段抗力降低,膨胀土吸水产生附加膨胀力。悬臂桩支护下的直立型膨胀土基坑边坡形成的破裂面可分为两段:上段为拉张性质,近竖直;下段为剪切闭合性质,呈圆弧型。破裂面的上边界位于坡后1/2~2/3坡高处,下边界位于坡脚。  相似文献   
103.
根据一套客观分析潜热通量、基于绕岛理论诊断的南海贯穿流(LST)、南海热含量等月平均资料,分析南海表层潜热通量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南海地区的潜热通量冬季强,春季的潜热通量弱;在秋冬季节,南海北部的潜热通量远大于南部;夏季南海潜热通量南部高于北部;从20世纪80年代初潜热通量逐渐增加。使用EOF经验正交分解,M-K检验方法分析南海潜热通量的多时间尺度变化,前3个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3.01%(主要为长期趋势)、17.4%(年代际变化)、6.71%(年际变化)。分析表明在年际尺度上南海贯穿流(LST)减少导致南海海表温度(SST)增温幅度上升,海气温差比湿差减小,从而导致潜热释放减少,潜热通量呈负异常;反之LST进入南海增多,海气温差比湿差变大,导致南海潜热损失减少,潜热通量呈正异常。  相似文献   
104.
The tendency of South China Sea throughflow (SCSTF) vari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local monsoon system, and its impact on upper-layer thermal structure, are studied using the 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SODA) dataset, combined with Ishii reanalysis data. Luzon Strait Transport (LST) is measured and used as an index for studying the SCSTF variation. Results show that LST had an increasing tendency over the last 50 years, mainly in summer and fall. The increasing tendency was 0.017 1 Sv/a in summer and 0.027 4 Sv/a in fall, as estimated by SODA, and 0.018 0Sv/a in summer and 0.018 9 Sv/a in fall, as estimated by "Island Rule" theory. LST increased by 0.53Sv in JJA (June-July-August) and 0.98Sv in SON (September-October-November) after climate shift, as inferred by SODA data. The average LST anomaly in JJA and SON i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local monsoon system, especially to variability of the meridional wind stress anomaly after application of a 3-year running mean,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0.57 and 0.51,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o the basin-scale wind forcing, the local northeasterly wind stress anomaly in the SCS can push Pacific water entering the SCS more readily in JJA and SON after climate shift, and an SCSTF-associated cooling effect may favor subsurface cooling more frequently after climate shift.  相似文献   
105.
邱恩喜  谢强  赵文  张理 《岩土力学》2011,32(2):542-546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四川、重庆及云南等西南地区221个红层软岩边坡现场调查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建立基于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的软岩边坡坡度设计公式,分析了不同软岩边坡坡度设计公式之间的差异。将建立的坡度设计公式运用在工程实例,结果表明,其建立的坡度公式是合理可行的,可供红层软岩边坡设计参用。  相似文献   
106.
粉喷桩-土工格栅复合地基应力现场测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粉喷桩-土工格栅复合地基使地基水平向和竖直向对抵抗变形的能力得到了增强。针对粉喷桩联合土工格栅加固地基性状进行了现场研究,包括地基的沉降、地土压力、孔隙水压力。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格栅上下土压力的变化、桩土应力比变化、沉降与土压力的关系以及埋于不同深度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得到桩-网复合地基受力机理和地基沉降的规律:(1)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慢,但孔隙水压力与上部填土相比变化不大;(2)桩土应力较大,具有均化土压力的作用,同时基于各个断面土压力分布特点,提出了“拱效应”的观点;(3)地基的变形主要是以下卧软土层压缩和桩刺入变形和桩本身的变形,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加筋碎石垫层中双层土工格栅拉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启军  谢强  卿三惠 《岩土力学》2007,28(4):799-802
通过现场试验,表明线路中心处加筋垫层中横向格栅拉力值最大,双层格栅中横向格栅拉力顶层较底层减少了 29.5 %;纵向格栅顶层比底层先发挥作用。铺轨加载增大了纵横两向格栅的拉力,但对路基变形没有影响。加筋垫层提高了复合地基中的桩土应力比。  相似文献   
108.
为定量描述不同应力条件下岩石材料声发射特性及其特性演变规律,分析不同应力条件下岩石声发射参数与应力、变形的量化关系,对广西高峰矿石灰岩进行了单轴压缩、拉伸和劈裂条件下的声发射特性试验,在此基础上将模糊自相似分维概念引入岩石的声发射试验分析中,就不同应力条件下岩石声发射所表现出的自相似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压应力作用下石灰岩声发射出现短暂的"钝化期",其声发射事件率及能量率模糊容量维记数曲线出现了"最小-回升"现象;在劈裂条件下石灰岩声发射事件频发且其声发射参数序列同样存在模糊自相似容量维特性,但其模糊容量参数的演化过程未能观测到"最小-回升"现象;在直接拉伸试验中,由于"胶结、引力"材料声发射活动具有瞬发性,不易监测,本次试验可测范围内无法计算其分维数,因此在拉伸条件下岩石试样是否具有自相似性演化规律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9.
傅翔  谢强  张永兴  邱鹏  万仁锋 《岩土力学》2014,35(8):2205-2211
基于室内推桩模型试验研究全埋式抗滑桩的倾覆破坏及受力变形特征:在满足各试验相似关系的前提下,建立室内模型试验池,观察模型桩从受荷到倾覆破坏的全过程。布设土压力盒、钢筋应变片、混凝土应变片及百分表,采用多通道动态测试系统,对桩身应变、钢筋应变、桩顶位移与土压力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测,分析模型桩的受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滑坡推力作用下,桩顶水平位移与荷载之间大致呈现三折线关系,而且在锚固深度不够的情况下,桩的破坏形式为整体的刚性转动(倾覆破坏)。对土压力监测结果以及反推的桩身弯矩表明,桩身土压力分布曲线表现为上下小、中间大的近似抛物线分布,桩身最大土压力出现在桩中部;各级荷载作用下,桩身最大弯矩值出现在滑面处,桩顶及桩底弯矩值较小。  相似文献   
110.
生物礁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碳循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磁性地层学是建立年代框架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生物礁沉积物中天然剩磁强度弱,南海地区生物礁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尚未很好展开.为此,本文利用西沙群岛西科1井乐东组生物礁沉积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显示,西沙群岛乐东组记录了布容正极性时、奥杜维尔正极性时和松山负极性时.通过对比已有的钻孔资料,本文认为应基于岩石地层特征这一标准将西沙地区的乐东组埋深予以统一.在此基础上,综合磁性地层与~(230)Th定年结果,本文将乐东组的底界限定在~2.0 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