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6篇
地质学   55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许虹 《浙江地质》2011,(10):36-37
近年来,为支持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依法及时执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国土部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优化工作方式,较好地协助了法院执行工作。  相似文献   
52.
黑龙江三道湾子金矿一种新的结晶质Au-Te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虹  余宇星  高燊  田竹  吴祥珂  杨利军  王秋舒  孙逸 《地质通报》2011,30(11):1779-1784
化合物Au2Te产于黑龙江省三道湾子金矿含金石英脉的碲化物脉中,呈球状(20~35μm)分布在碲金银矿裂隙中,由碲金矿“外皮”(2.5μm) 包裹。Au2Te球体可独立存在也可为多个球体由“外皮”的碲金矿细脉相连呈串珠状,其内部有时见有团粒状或不规则状自然金。该物质在反光镜下具弱非均质性,与相邻矿物界线清楚。探针测得该化合物化学成分稳定,计算化学式为(Au0.85Ag0.1)2Te1.00~(Au0.95Ag0.09)2Te1.00,简化化学式为Au2Te。据XRD分析结果,其强峰为2.3510、2.0730、2.9316、3.0191,与数据库对比无此类矿物。认为Au2Te 是一种新的Au-Te 晶质体的化合物,很有可能是一种新矿物,是碲金矿和自然金2种矿物反应的产物。  相似文献   
53.
李小赛  赵元艺  王江朋  许虹 《地质学报》2013,87(11):1679-1693
西藏更乃矽卡岩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南侧,具有良好的铁与铟等多金属成矿潜力,尤其在该矿床发现了自然铟与羟铟石,为国内首次。更乃矿床为晚白垩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侵位于下白垩统郎山组灰岩时发生双交代作用的产物,晚白垩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为更乃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的矿化提供了岩浆热液来源。似斑状二长花岗岩K2O/Na2O为1.38~1.73,显示富钾特征。铝过饱和指数(A/CNK)变化于1.02~1.05之间,为过铝质系列,具S型花岗岩特征。里特曼指数(σ)为2.15~2.31,属钙碱性岩石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贫Sr、 Ba、P、Ti等元素。∑REE=108.03×10-6~258.74×10-6,稀土元素总量较高,(La/Yb)N为15.71~26.00,轻重稀土元素明显分异,Eu呈中等负异常(δEu=0.17~0.24)。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锆石多呈柱状,Th/U的范围为0.50~2.17,(La/Yb)N为0.00~0.29,轻重稀土元素明显分异,δCe=4.32~1293.43,δEu=0.06~0.13,具有比较高的Ce正异常和中等的Eu负异常,显示岩浆锆石的特征。更乃岩体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向南俯冲结束之后的同碰撞阶段。研究表明,铟与锡之间以及铟与锌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铟与铁之间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铟在铁矿石中含量为5.61~125.00×10-6,平均值为49.01×10-6,铟呈独立矿物形式存在。铁、铟、铋金属的矿化是在同一期热液活动中形成,为岩浆来源。锆石的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岩体的形成年龄为78.7±1.7 Ma,为燕山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4.
稀有矿物锰方硼石的合成及其矿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锰方硼石为稀有的锰氯硼酸盐(Mn3B7O13Cl)矿物, 首次发现于美国德克萨斯州钱伯斯郡盐丘回收的卤水中, 中国天津市蓟县赋存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锰方硼石矿床。采用五水平三因素(L25(53))的25组正交试验, 利用焙烧法人工合成锰方硼石, 得到锰方硼石的形成温度为250~400 ℃,弱酸性,高氯环境。实验条件下,最佳形成条件为400 ℃、C氯离子/C锰离子=2.5、pH=6。3种影响反应的因素中, 温度为主要因素。采用水热法在最优合成条件下得到了晶形比较完好的锰方硼石,平均粒度为600 nm。通过对钱伯斯郡盐丘和天津蓟县锰方硼石矿床的地质特征的分析讨论,认为蓟县锰方硼石矿床是海底热液成因,成矿温度低于400 ℃,并提出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55.
金厂金矿18号矿体围岩蚀变发育顺序从早到晚为:钾化、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高蛉土化,从内往外依次发育青磐岩化带、绢英岩化带和钾化带.矿化出现在泥化和绢英岩化叠加处,以及泥化和青磐岩化叠加处.通过短波红外光谱测试技术,识别出本矿区有26种蚀交矿物,其中白云母含量与金矿体呈正相关,说明绢云母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青磐岩化带蚀变矿物组合为绿泥石+绿帘石+伊利石±埃洛石±蒙脱石±石英;钾化带蚀变矿物组合为钾长石+高岭石+埃洛石±蒙脱石±石英;绢英岩化带蚀变矿物组合为绢云母+埃洛石±蒙脱石±高岭石±石英.  相似文献   
56.
针对赣南风化淋积型稀土矿中稀土元素的分异现象,通过研究该稀土矿的主要矿物成分——高岭石和埃洛石-7的矿物特征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特征,探讨了该类型稀土矿的成矿机制和稀土元素分异机理。高岭石和埃洛石-7吸附稀土元素的能力受体系p H值以及金属阳离子钾、钠的的影响,且埃洛石-7吸附稀土元素的能力高于高岭石。横向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体系中赋存有K+时,两种粘土矿物对稀土元素的吸附呈现出分化趋势,其中高岭石主要吸附中-重稀土元素,埃洛石-7反之,因此风化淋积型稀土矿风化过程中释放出的K+可能会使高岭石和埃洛石-7呈现出差异吸附特征,进而反过来影响稀土矿中稀土元素的配分。  相似文献   
57.
炉渣处理含磷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炉渣作为吸附剂,用静态吸附实验方法研究了炉渣对模拟含磷废水脱磷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炉渣是一种有效的吸附剂,对废水中的磷有较强的吸附去除性能。影响炉渣除磷的主要因素有吸附时间、炉渣用量、pH值和原水含磷浓度。在含磷浓度2~13mg/L、炉渣用量5g/L、中性、吸附时间为2h的实验条件下,磷的去除率可高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58.
在滇黔交界地区的峨眉山玄武岩铜矿中除了发现大量沥青外,还在与沥青共生的石英中发现了由液态烃、固体沥青和气相组成的有机包裹体,表明沥青直接来自石油。在钻孔柱状剖面图上,矿化蚀变具有自下而上依次为辉铜矿化、沥青化和自然铜矿化的分带性,且沥青和自然铜的分布位置大体一致,表明自然铜矿化与沥青关系密切。这些特征表明:本区曾发育过古油气藏,该古油气藏不仅为铜矿化提供了储集空间,而且导致了上为自然铜、下为辉铜矿的铜矿化空间分带,自然铜矿化与古石油的强还原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