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6篇
地质学   55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五台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志宏  王安建  许虹 《矿床地质》1997,16(4):349-364
五台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分布于晚太古代碰撞造山带中,与世界许多太古宙绿岩带型金矿具有相似的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δ18OH2O=-2.1‰~4.9‰,δD=-69‰~-112‰,蚀变碳酸盐矿物的δ13CPDB=-2.0‰~-1.4‰,δ18OSMOW=10.0‰~20.0‰;载金黄铁矿的δ34S=-3.7‰~5.6‰。成矿前流体具有中—高盐度,成矿期流体以富含CO2、近似海水的δ18O和海相碳酸盐的δ13C值,成矿后流体具有较高的盐度及可变的δ18OH2O、δ13C值。这种金矿成矿流体很难与某单一流体源相对应,它反映的多是变质流体与海盆地铁镁质岩石在成岩过程中饱含的热卤水混合的结果。综合有关资料,提出本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形成于太古宙末期汇聚型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的弧-陆、陆-陆碰撞过程中,金矿化作用和分布受碰撞构造边界的大规模逆冲型韧性剪切带控制。  相似文献   
32.
辽宁暖泉子金矿中的自然钌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暖泉子金矿床是产于太古宙绿岩带中的韧性剪切带型矿床。自然钉及含铂赫碲铋矿发现于其中的黄铁矿石英脉型矿五中。自然钌中W含量高,反映了矿化区的地球化学背景和矿化温度(>300℃)。铂族元素可以作为成矿过程的示踪剂。该矿床中铂族矿物的首次发现支持了绿岩带中的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是金的矿源层的看法。  相似文献   
33.
拿一个普通照明灯泡进行摩擦。在灯泡里边将会产生瞬间的微小紫色闪光。这些闪光是棉布摩擦圆形的塑料(聚乙烯)食品容器.然后将灯泡靠近食品容器进行摩擦即可产生。也可以把泡放在塑料筒里边,在外面摩擦圆筒.在二种情况下,由于灯泡底座是接地的,所以电火花从灯泡的内壁向灯丝上跳跃。电火花的出现实际上就是自然界雷雨中见到的分叉闪电的一个缩影,该电火花也显示出在天然闪电中经常看到的交错分叉的式样。制做这种闪电的技术极其简单.但对于那些希望研究云电现象的天文物理学家。以及小学或中学地学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34.
笔者对辽宁后仙峪硼矿床中电气石的矿物学特征和化学成分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电气石化学成分对成岩成矿的指示意义。本区电气石属于镁电气石-铁电气石系列。其Mg/Fe与硼酸盐矿体有着密切的时空关系。不同产状中电气石的颜色、粒度、形态和环带特征都有明显的差别。靠近硼酸盐矿体的电气石环带各环圈都较为富Mg。从中心到边缘Mg总体有降低的趋势;远离硼酸盐矿体的各环圈都较富Fe。从中心到边缘Fe总体上有降低的趋势。电气石含量上盘总体上较下盘高,电英岩主要出现在硼酸盐矿体附近.Mg/Fe在远离硼酸盐矿体的电气石中与Na2O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电气石的上述化学成分特征反映了成岩成矿过程中流体演化的特点.早期的电气石是沉积物中富B部分经交代作用而成。在蒸发盆地的演化过程中,流体中Mg、Na、K成分增加,造成Mg/Fe的分带现象。电气石的所有矿物和化学特征表明电气石的形成方式包括沉积变质成因和热液交代两种.电气石的形成与硼酸盐的沉积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5.
稀有矿物天津蓟县锰方硼石振动光谱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然  许虹  李梅梅 《岩矿测试》2018,37(2):139-145
锰方硼石是一种罕见的锰氯硼酸盐矿物(Mn_3B_7O_(13)Cl),天津蓟县锰方硼石矿床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锰方硼石矿床,该地锰方硼石矿物粒度细小(50~300 nm),与美国锰方硼石存在明显差别。目前涉及我国锰方硼石的研究较少,为了探究稀有矿物蓟县锰方硼石矿物学和材料学特征,本文对其进行振动光谱和高温拉曼光谱研究。常温振动光谱结果表明,蓟县锰方硼石与美国锰方硼石各主要谱带归属一致,但峰位整体上表现为向高频方向偏移且谱峰宽、强度小。高温拉曼光谱显示,随着温度升高,谱带向低频方向偏移,位移距离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680~687K处位移距离出现转折。蓟县锰方硼石粒度细小是造成上述谱峰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运用高温拉曼技术对粒度极为细小的锰方硼石进行测试分析,研究其谱峰变化与相变的关系,实验证明高温拉曼光谱可以作为研究矿物相变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6.
南岭东段岩前矽卡岩型钨矿成矿流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畅  赵正  陆丽娜  曾载淋  刘翠辉  许虹 《地质学报》2018,92(12):2485-2507
南岭东段以石英脉型钨矿集中产出而闻名于世,岩前钨矿是该地区新近发现的中型矽卡岩型钨矿。本文在详细矿床地质和成矿期次研究基础上,对矽卡岩型矿体各成矿阶段的代表性矿物石榴子石、白钨矿、石英、方解石及矽卡岩附近白钨矿 黑钨矿石英脉中石英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和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岩前钨矿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富液相两相水溶液I型包裹体和含CO2三相水溶液Ⅳ型包裹体,石榴子石和石英中I型包裹体中偶见子晶。白钨矿 黑钨矿石英脉中的石英相比矽卡岩型矿体中的石英具有更多的Ⅳ型包裹体。早期矽卡岩阶段的流体参数为温度300~510℃、压力32~108 MPa、平均盐度7.64%、平均密度0.69g/cm3,白钨矿主成矿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的流体参数为温度230~300℃、压力21~64 MPa、平均盐度6.99%、平均密度0.87g/cm3,石英 硫化物 碳酸盐阶段的流体参数为温度100~230℃、压力10~62 MPa、平均盐度5.81%、平均密度0.95g/cm3。白钨矿 黑钨矿石英脉的形成温度集中于110~320℃,其上限高于矽卡岩型白钨矿的温度上限,推断石英脉型黑钨矿形成温度更高。岩前钨矿成矿流体在从高温至低温的演化过程中,盐度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增大、压力逐渐降低,整体为低盐度、低密度的流体。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主要为岩浆水,晚期有少量大气水的加入。岩前钨矿成矿机制主要包括流体不混溶作用、流体与围岩相互反应、流体自然冷却、流体混合和压力下降,其中以CO2逸失为特征的流体不混溶作用为重要的成矿机制。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证实了矽卡岩型矿体及白钨矿 黑钨矿石英脉中石英的包裹体中都含有CO2。I型包裹体与Ⅳ型包裹体共存、高盐度包裹体与低盐度包裹体共存及部分I型包裹体中含子晶证明岩前钨矿成矿过程中存在流体不混溶作用。成矿过程为:成矿初期,岩浆上侵分异出富钨岩浆热液,热液与碳酸盐质围岩发生了剧烈的接触交代作用,引起了围岩中Ca2+的释放以及pH和氧逸度的升高,同时发生了大规模隐爆作用并导致了CO2流体不混溶作用。CO2参与形成了可作为W运移载体的碱金属水溶液,另外其逸失导致pH升高和氧逸度降低。成矿初期的含矿热液为高温、高压、高盐度、富钨、富钙、富挥发份、pH相对较高、偏还原之后偏氧化的流体,在温压下降及氧逸度降低的条件下白钨矿大量沉淀。白钨矿 黑钨矿石英脉由于靠近矽卡岩,所以热液中含Ca2+,但Ca2+的含量还不足以形成单一的白钨矿,所以出现了白钨矿和黑钨矿共存。对岩前钨矿成矿流体的研究进一步厘定了该区矽卡岩型钨矿的成因机制,同时有益于拓展南岭东段钨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7.
环境与生命矿物学的科学内涵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环境与生命矿物学是矿物学、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成因矿物学在生命领域的拓展和延伸,是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起源的矿物表征和矿物作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多样性及生物与矿物的关系;生物体的矿物组成、作用、宏微观形貌和自组装结构;生命矿物成核、生长和自组装过程的有机质调控及其响应环境变化的标型特征;生物矿化的过程、机理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矿物(含药用矿物)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过程与机理及其开发利用,是环境与生命矿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生命矿物有其自身的特点,选择用于环境及其变迁研究的生命矿物时,应遵循"贯通性"、"灵敏性"、"统计性"和"周期性"等四原则。根据生命矿物进行环境分析研究时,要注意甄别影响矿物学特征变化的环境要素;既要善于利用较便捷成熟的成因矿物学研究手段和方法(如热发光,简称TL),还要充分利用其他学科中的技术(如计算体层摄影术,简称CT),创造性地开发生命矿物学的环境标型。  相似文献   
38.
许虹 《地学前缘》1994,1(3):0-0
变质地体中富电气石岩石的成因及其意义许虹(长春地质学院,长春,130026)辽吉地区早元古宙硼酸盐矿床中的富电气石岩为研究变质地体中富电气石岩石的成因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在这些矿床中,富电气石岩石主要分布在硼酸盐矿体的顶板岩石中,在底板中电气石含量...  相似文献   
39.
<正>一、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历史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曾经经历了三次大变革。第一次是土地改革,把封建土地所有的土地制度改造为农民私有的土地制度。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国家将土地使用权无偿、无限期提供给用地者,土地使用权不能在土地使用者之间流转。第二次是农业合作化,将农民私有的土地制度改造为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土地制度。改革的结果使农民失去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为支持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依法及时执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国土部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优化工作方式,较好地协助了法院执行工作。一、积极主动,配合法院等部门做好土地查(解)封工作,维护土地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