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80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248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405篇
海洋学   13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4篇
  1938年   2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日本的植物地球化学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22.
菱刈金矿是典型的浅成热液脉型金矿,矿区围岩热液蚀变强烈,分带明显,与矿化关系密切。文中详细研究了蚀变矿物、分带、分布规律及与矿化关系,据此推测了成矿环境,对找矿勘探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3.
鲁西中生代侵入岩依次生成辉长岩系列、二辉石闪长岩系列、角闪闪长岩系列、二长岩系列和正长岩系列(林景仟等,1989)。近年来,我们在属于二辉石闪长岩系列的莱芜铁铜沟岩体、矿山岩体和邹平茶叶山岩体中发现了大量不同成因类型的橄榄岩类包体。这些包体为认识鲁西地区中生代岩浆起源、岩石圈结构及上地幔中的超镁铁质岩浆作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1.包体成因类型及岩石学特征所发现的橄榄岩类包体的主要岩石类型有纯橄岩、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和橄辉岩;以前两类为主,与二辉岩、单辉辉石岩、辉闪岩和角闪岩包体相伴生。根据岩石结构和矿物成分特征,这些包体可划分为亏损型上地幔纯橄榄岩、方辉  相似文献   
924.
暴雨洪水流域系统随机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25.
我国农业持续发展若干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持续发展的研究历史及其内涵入手,对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城乡协调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土地资源保护和减轻环境负担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这几个问题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26.
927.
射孔对水泥环损伤的综合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射孔时水泥环的损伤机理,系统地进行水泥环抗窜的综合试验研究,本文设计了模拟射孔的综合试验装置和材料动态性能测试装置,文中介绍了这两套装置的设计思想和试验方法,文中还对内边界受冲击力作用的镶嵌圆环进行了动光弹实验,结果表明,应力分布局限在有限范围内。  相似文献   
928.
通过对邯邢地区燕山期角闪闪长岩系岩石的岩相学、岩石化学和矿物化学的研究,认为岩浆的演化机制是矿物分离结晶作用,以角闪石为主的矿物分离结晶是影响岩浆成分变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29.
葉良輔 《地质论评》1936,1(3):301-310
我們早就知道浙江平陽縣出産礬礦,牠的標本在民國三四年間已由浙江實業應技術員送進北平地質調查所的陳列舘了,但始終沒有人給牠詳細研究。民國十六年浙江省政府鑛産調查委員會的宋雪友君實地調查之後,著了一篇簡略報告。十八年我和張更君在浙江沿海研究地質,到了礬山,才親自見到這個礦産的實  相似文献   
930.
Ⅰ 緒論任何適當的科學方法之研討,必論及两种科学行为:其最要者曰調查研究之法,亦即發現事實真相之途径;次日陳述之法,即以調查研究之結果,用語言或文字,使羣众認識之謂。因文字能達於多數羣來,故著述之方,较诸口授,更有實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