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0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流体是不是呈酸性,不是简单地由其pH值是否小于7确定,而应该根据其pH值是否大于一定温度下纯水的pH值确定。以会泽铅锌矿床为例,根据不同成矿阶段矿物相之间的平衡条件,讨论了成矿流体pH值随温度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会泽铅锌矿床成矿时流体呈中性—弱碱性,金属矿物(包括金属硫化物)是从中性—弱碱性溶液(而不是酸性溶液)中析出,这与前人的观点有着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62.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萤石稀土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萤石是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最重要的脉石矿物之一,本身已具有工业价值。根据稀土元素含量、有关参数及分布模式,将矿区萤石分为LREE富集型、LREE平坦型和LREE亏损型三种。不同REE类型中的萤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有连续变化的规律。萤石与围岩REE、同位素分析对比结果表明,LREE富集型、LREE平坦型和LREE亏损型萤石为同源不同阶段形成的产物;萤石成矿流体具有地幔特征,与矿区正长岩-碳酸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3.
会泽铅锌矿床Pb、Zn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以来,有关会泽铅锌矿床的Pb、Zn成矿物质来源问题存在较大的争论。作者从成矿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Sr和Pb同位素组成特征出发,全面阐述了会泽铅锌矿床的Pb、Zn成矿物质来源。指出:成矿金属则是来自多方面的,它不仅来源于从震旦系到二叠系碳酸盐岩地层,而且来源于基底岩石(如昆阳群)和峨眉山玄武岩。因此,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  相似文献   
64.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成因研究——来自包裹体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朝建  裘愉卓  温汉捷  许成 《岩石学报》2008,24(9):2155-2162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是中国的第二大轻稀土矿床。碳酸岩-正长岩杂岩体是矿区主要的围岩,萤石是主要的脉石矿物。在四川冕宁牦牛坪稀土矿床霓辉重晶石型矿体早期萤石中笔者发现了大量的流体-熔体包裹体,对萤石矿物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牦牛坪矿床的晚期萤石矿物中至少存在6种类型包裹体:(1)气液包裹体(V-L);(2)含CO2三相包裹体(L-L-V);(3)含有少量子晶的多相包裹体(L-V-D或L-L-V-D);(4)流体-熔体包裹体或多子晶包裹体(L-L-V-MS);(5)固体包裹体(S)和(6)已经爆裂的高压包裹体等。各种类型的包裹体代表了不同的成岩阶段,并存在成因上的内在联系。气液包裹体(V-L)初融温度为-24.5--22.0℃,冰点温度为-2.5~-6.0℃,盐度为4.2%~9.2%。均一温度集中在142-146℃。含CO2三相包裹体(L—L—V)Tm-CO2为-56.6℃,Tm-clathe为+2.1-+10.0℃,盐度为0.1%~13.0%;Th-CO2为+25~+30.3℃,均一温度为230~265℃。含子晶的多相包裹体(L—V—D或L-L—V—D)子晶溶化温度在260~285℃之间,与前两类包裹体具有明显的成因上联系。流体-熔体包裹体或多子晶包裹体(L—L—V—MS)CO2含量约为10vol%;固相成分含量30vol%到90vol%,为长板状或立方体子晶,有些子晶呈圆形,正高突起,一轴负晶,可能为稀土碳酸盐矿物;Tm-CO2为-65.0~-58.0℃,初熔温度为-55.0--52.0℃,Th-CO2为+26.5~+28.3℃,气体水合物溶解温度为+26.0~+31.0℃;CO2相在220~276℃均一到水溶液相。固体组分一般会出现4次明显的溶解过程,即200~240℃、240—300℃、270~370℃和370~720℃四个阶段。包裹体的显微测温和拉曼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早期流体中富含H2O、CO2、H2S和心等挥发分,并富含大量的重晶石、氟碳铈矿的子矿物,晚期成矿流体中则以H2O和CO2为主。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物包裹体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源区地幔岩石的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富集稀土的碱性碳酸岩岩浆,侵位过程中产生液态不混熔现象,分异出携带大量高度富集REE的富F和CO2的高温流体,并主要以气相形式迁移稀土元素,在气成热液阶段REE富集成矿。矿床的成矿作用是由碳酸岩岩浆气液流体的沸腾、充填和交代过程而实现的。萤石的形成经历了气相迁移、深部成岩、上升交代、侵位成岩的过程。萤石的形成与稀土矿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5.
地幔流体成矿(或参与成矿)作用在世界上许多大型-超大型金属、非金属矿床都有例证.地幔流体成矿作用的基本特征是:1)有深大断裂构造背景;2)伴随幔源岩浆活动;3)往往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或矿集区;4)多种围岩蚀变作用并存;5)多为中一高温热液矿床;6)H2O和CO2是成矿流体的重要组分;7)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幔源性.  相似文献   
66.
李波  黄智龙  许成  漆亮 《矿物学报》2007,27(3):423-429
报道了四川冕宁稀土矿床碳酸岩7件样品的PGE和Au含量分析结果,其含量(WB/10^-9)范围分别为Ir0.5~0.78,Ru 1.61~6.75,Rh 0.08~0.14,Pt 2.62~12.15,Pd 1.11γ3.65和Au1.24~8.61。原始地幔标准化的PGE模式呈Ru、Pt、Pd相对富集和Ir、Rh相对亏损的“燕子型”。分析认为,碳酸岩具有一定携带PGE的能力;本区碳酸岩具“燕子型”PGE配分模式可能是其源区地幔PGE配分模式的反演;深源富CO2流体交代作用原始地幔可能是形成其“燕子型”PGE配分模式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7.
报道了四川冕宁稀土矿床碳酸岩7件样品的PGE和Au含量分析结果,其含量(wB/10-9)范围分别为Ir 0.5~0.78,Ru 1.61~6.75,Rh 0.08~0.14,Pt 2.62~12.15,Pd 1.11~3.65和Au 1.24~8.61.原始地幔标准化的PGE模式呈Ru、Pt、Pd相对富集和Ir、Rh相对亏损的“燕子型“.分析认为,碳酸岩具有一定携带PGE的能力;本区碳酸岩具“燕子型“PGE配分模式可能是其源区地幔PGE配分模式的反演;深源富CO2流体交代作用原始地幔可能是形成其“燕子型“PGE配分模式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8.
本文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合成实验研究,探讨了流体沸腾机制及在石油地质中的可能性。研究表明,流体沸腾作用的发生,主要跟降压或降温降压作用以后流体落入一定盐度流体气相线与TP(H2O)-CP(H2O)-CP(NaCl-H2O)曲线的下方L V或L V H(石盐)相图区的温度与压力范围内有关。由于深大断裂的存在,可能使部分油气流体发生间歇性的沸腾作用,这对于加速油气运移、提高油气成熟度和促进天然气藏的形成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9.
豆荚状铬铁矿是蛇绿岩中特有的一类矿产,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高Cr型和高Al型两种。其中的PGE主要以RuS2和Os、Ir、Ru合金等包体形式存在,或以类质同像形式进入铬铁矿晶格。两种类型的铬铁矿均表现出负倾斜型PGE配分模式,其Pt、Pd含量相近;与高Al型铬铁矿相比,高Cr型铬铁矿有更高的Os、Ir、Ru含量,部分豆荚状铬铁矿表现出Pt、Pd相对富集的平坦到正倾斜型PGE配分模式。目前对豆荚状铬铁矿PGE含量及配分模式还缺少一个统一的解释,但其PGE地球化学可为豆荚状铬铁矿的成因及构造背景解释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70.
合成流体包裹体的方法是一种采集非常温常压条件下流体样品的技术。它已用于在较宽的压力-温度-成分范围内确定流体的体积平衡、相平衡性质和温度校正。与传统的实验方法相结合,可以了解地壳内部的地球化学行为、矿物质的运移和沉淀机理。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流体包裹体合成的两类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对合成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作者的实际工作阐述了合成包裹体技术对矿床学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