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质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1.
摇篮寨钨矿是新近发现于赣南张天堂地区的代表性岩体型钨矿床。笔者对其含矿岩体和矿石进行了成岩成矿年龄精测,分别获得细粒似斑状白云母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56.9±1.7)Ma(n=11,MSWD=3.3),浸染状辉钼矿Re-Os同位素的模式年龄为(155.2±2.3)Ma~(156.5±2.1)Ma、等时线年龄为(155.8±2.8)Ma(n=4,MSWD=0.49)。结合区域最新获得的高精度测年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本区钨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集中在150~160Ma),钨成矿和与之有密切成因关系的花岗岩类岩体成岩不存在明显时差(1~5Ma),本区的钨锡成矿对应于华南中生代第二次大规模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江西寻乌铜坑嶂钼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时代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铜坑嶂钼矿床是目前南岭东段正在进行普查评价并取得重要进展的钼矿,它以独特的辉钼矿-萤石组合、特征的矿体内部结构变化趋势、辉钼矿颗粒大与品位富等宏观特征,有别于赣南已知的低品位斑岩型、与钨共(伴)生的石英脉型钼矿床。鉴于其产出的特定区域背景,通过Re-Os同位素研究,了解其成矿时代(134Ma),对研究其成矿机理及其在赣南燕山期区域性大规模成矿过程中的特殊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头岩体是目前赣南地区缺少精确年龄数据的复式岩体之一。对赣南水头岩体中的锆石样品进行了U-Pb法年代学研究,测年结果显示该岩体主体年龄为(142.7±0.6)Ma,属于燕山期的产物,并不是前人认为的加里东期。但也存在前期(海西期和加里东期)的同位素年龄信息记录,说明该岩体是复式岩体,存在至少三期岩浆活动。对水头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简要论述了岩石成因及含矿性。水头岩体主体为黑云母花岗岩,为过铝质钾玄岩系,轻稀土和重稀土中等分馏,负Eu异常明显。初步认为水头岩体是原地重熔交代作用形成的复式岩体。岩石化学资料数据显示,该岩体具备稀土成矿母岩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湖南洞岩体位于湘赣交界处,侵位于淋洋岩体中。在野外系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湖南洞岩体进行了详细的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这些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发育环带结构,Th/U比值较高(大于0.1),具有岩浆成因锆石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湖南洞岩体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47.2±1.8)Ma,为晚奥陶世,反映了华南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结合本次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及前人研究资料,认为湖南洞岩体的形成可能与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之间的碰撞拼贴作用有关,从而为进一步理解华南加里东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及其动力学背景等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清溪岩体是赣南地区缺少精确年龄数据的含稀土岩体之一。对赣南清溪岩体中的锆石样品进行了U-Pb法年代学研究,测年结果显示该岩体主体年龄为229.3±0.8Ma和227.0±1.0Ma,属于印支期产物,并不是前人认为的属于加里东期。对清溪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的研究,简要论述了其含矿性,认为清溪岩体主体为黑云母花岗岩,为过铝质钾玄岩系,轻稀土和重稀土中等分馏,负Eu异常不明显。岩石化学资料数据显示,该岩体稀土总量较高,具备成矿母岩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6.
阳埠岩体是赣南著名的含稀土岩体之一,但研究程度低,缺乏精确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文章对阳埠岩体风化壳的锆石样品进行了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U-Pb定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61.1±1.3)Ma,说明该岩体形成于中奥陶世。区域上阳埠岩体与武功山山庄岩体(461 Ma)、赣南上犹岩体(464 Ma)、云开大山花岗岩(465~467 Ma)等为同时代岩体,属华南加里东晚期第一次岩浆活动峰期产物,暗示华南加里东期褶皱造山运动的开始。结合江西省加里东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资料,发现多数岩体的稀土总量较高,具备成矿母岩的首要条件。今后应对南岭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含矿性评价及找矿工作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7.
赣南兴国县留龙金矿田井头复式岩体由主体花岗闪长岩和补体闪长岩组成,其中闪长岩主要由角闪石和斜长石组成,而不是英安岩或粗玄岩,其主体和补体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相互平行,属于轻稀土元素富集型,Eu有弱的亏损,两者来源于同一个岩浆房;并发现了具有金矿化特征的绿泥石化蚀变闪长岩,是一个新的地质找矿方向;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井头复式岩体的主体花岗闪长岩的成岩年龄为(162.6±2.6)Ma(MSWD=0.75),具有金矿化特征的绿泥石化蚀变闪长岩的成岩年龄为(156.6±1.7)Ma(MSWD=0.46)。区域地质及井头复式岩体的地球化学分析显示,该区金矿的形成与中晚侏罗世的浅成相中酸性、中性或基性岩浆岩密切相关,与赣南地区燕山早期钨锡矿的成矿时代同步,在同一构造背景下形成,两者应属于同一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8.
赣南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其中燕山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与W、Sn、Nb、Ta成矿的关系尤为密切。选择天门山岩体及附近的花岗斑岩脉为研究对象,应用SHRIMP锆石微区U-Pb测年技术,对天门山岩体的主体、补体和花岗斑岩脉进行了精确测年:天门山岩体的主体——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锆石的9个点SHRIMP谐和年龄为152±2Ma(MSWD=1.09);补体——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锆石的5个点SHRIMP谐和年龄为152±2.6Ma(MSWD=0.16);花岗斑岩(墙)脉锆石10个点的SHRIMP谐和年龄为150.8±1.8Ma(MSWD=1.6)。结合区域资料,研究表明:①天门山岩体的主体形成于中侏罗世,补体是主体进一步分异演化的产物;②在赣南西部的崇余犹矿集区内成岩与成矿的年龄基本上是协调一致的,成矿集中期为150~155Ma;③岩浆活动由中深成相花岗岩侵入体演化到浅成相花岗斑岩脉仅相差1~5Ma,表明存在成矿集中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赣西北云母型锂矿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华南云英岩型、蚀变花岗岩型等岩体型锂矿逐渐受到关注。赣南是世界著名石英脉型黑钨矿集区和生产基地,以往勘查研究工作多集中在钨锡矿。【研究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石英脉型钨锡矿中是否存在锂矿化及其地质特征。【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通过系统的岩矿鉴定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分析,查明了在赣南崇余犹矿集区章源钨业石雷钨锡矿深部存在云英岩型锂矿。【研究结果】研究表明,锂矿体产于石雷矿区深部隐伏花岗岩体的顶部,分布于含钨锡石英脉和长石石英脉的两侧,锂元素主要赋存在白云母—多硅白云母之中。产于角岩化砂岩中的云英岩的Li2O含量平均为0.25%,二云母花岗岩中石英(长石)脉—云英岩Li2O含量平均为0.21%,二云母花岗岩中发育的含云母脉云英岩Li2O平均为0.22%,具有潜在的综合利用价值。【结论】本次研究查明了石雷石英脉型钨锡矿中存在工业意义的云英岩型锂矿化,进一步丰富了赣南石英脉型钨锡矿的成矿理论,拓宽了崇余犹地区云英岩型锂矿的找矿勘查思路,并为进一步拓展华南地区岩体型锂矿的找矿空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江西岩背斑岩锡矿的成岩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岩背锡矿地处南武夷山西坡江西会昌县境内.该矿以富含原生黄玉为特征,是本区至今发现的唯一大型独立锡矿床.笔者对矿区内含锡花岗斑岩和成矿作用早阶段形成的石英-黄玉-锡石-硫化物脉进行了Rb-S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全岩和石英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28.1±3.3)Ma(2σ,MSWD=1.07,Ir=0.7163±0.0052)和(125.5±6.1)Ma(2σ,MSWD=1.5,Ir=0.7130±0.0050),表明岩背锡矿的成岩成矿作用均发生于早白垩世晚期,其成因与中生代火山期后高位侵入的花岗斑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