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学信息需求分析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铮  许世远 《地理学报》1993,48(2):186-188
GIS作为信息系统有特定的信息需要,它包括数据内容、数据形式和信息处理模式等,IRA(信息需求分析)目的在于描述信息内容范畴、形式和信息处理所需的模型体系。在本文中,我们建议了一个IRA分析方法,这个方法描述在图1中,在这个分析模式中,功能需求是分析的中心;功能需求由GIS的应用目标和信息的可能的组织特征、区域特征等决定,由功能需求决定信息需求。实验表明,这一模式适合微机系统。  相似文献   
72.
全新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海进海退层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三角洲地区海进海退是经常发生的,引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根据500多个钻孔资料的分析对比,着重讨论全新世长江三角洲海进海退层序的特点,发育过程和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73.
地球自转速度季节性变化与地震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天文观测中,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表现为日长P的变化。观测值是日长,而不是自转速度,所以习惯上都用日长变化来代表自转速度的变化。 根据多年天文观测的平均,地球自转的季节性变化对日长的影响可用下式表示:  相似文献   
74.
作者根据多年来在尼罗河与长江三角洲工作中所获大量实测资料,探讨两个三角洲晚更新世末期硬土层沉积特征、时空分布及其成因;剖析干旱性气候和湿冷性气候对三角洲硬土层成因的影响;指出两个三角洲晚更新世末期的硬土层主要为洪水泛滥堆积物,但在枯水期受到了风的改造。  相似文献   
75.
中国东部潮滩沉积特征与环境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淤泥质潮滩的广泛分布是中国东部海岸的基本特征之一。本文根据近十几年来的调查研究工作,系统总结了中国东部潮滩在沉积结构、沉积构造及沉积序列上的基本特征及其空间变化规律,初步探讨了本区潮滩的造地、养殖和净化三种主要环境功能,以期为中国东部潮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6.
潮间带周期性淹水区域水深、流速的变化过程是潮滩水动力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潮流与泥沙相互作用的基础。通过2002年4月至2003年1月4个季节的野外实测,获得了平静天气条件下,崇明东滩滩面潮流水深、流速与流向的变化过程数据。结果表明,崇明东滩盐沼和邻近光滩处涨潮历时均小于落潮历时,水深过程变化呈现出“陡涨缓落”的特点。光滩与盐沼交界处光滩一侧流速过程呈“双峰型”特征,涨落潮均出现流速峰值;盐沼(植物生长期)流速过程具有“单峰型”特点,仅在涨潮初出现峰值。研究区潮流不对称性明显,主要表现为涨潮优势,且由光滩向盐沼上部不断增强,潮沼植物和地形变化是加强盐沼区涨潮优势的主要原因。流速变化过程的差异和潮流不对称性使盐沼区域发生稳定的泥沙淤积,盐沼前缘光滩则会出现较频繁的冲淤变化,平静天气条件下,它们是控制崇明东滩泥沙输移和潮滩动力地貌过程的动力基础。  相似文献   
77.
长江三角洲泥丘构造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浅地层剖面仪和钻孔,在1982-1983年对全新世长江水下三角洲的演化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现代河口沉降中心前缘在东南方60-80km的浅海地区,存在着若干泥丘构造。泥丘构造由晚更新世沉积物组成,有些正在顶起上部全新统地层,有些则已出露海底达20多米。调查资料证实,这些泥丘构造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长江河口沉降中心的沉积物擀力压实用作所致。  相似文献   
78.
Based on analyses of surface and core sediments in the tidal flats of the Yangtze Estuary and coastal areas,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s phosphorous forms existing in sediments and their distribu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phosphorus in tidal flat sediments in the study area mainly consists of inorganic phosphorous forms, involving DP, Fe-P, Al-P, and Ca-P and organic phosphorous forms, in which Ca-P and OP are dominant compositions. This finding indicates that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various phosphorous forms are related to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in water and grain sizes of sediments, and are influenced by sewage discharges and effluents from aquacultivation in the coastal areas.  相似文献   
79.
长江口滨岸潮滩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通过对长江口滨岸潮滩表层及孔样沉积物中磷形态分析,揭示了潮滩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其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潮滩沉积物中磷主要有可溶性磷(DP)、铁结合磷(Fe-P)、铝结合磷(Al-P)、钙结合磷(Ca-P)和有机磷(OP)5种,其中以钙结合磷(Ca-P)和有机磷(OP)为主。研究发现各形态磷的含量分布与水体沉积环境与沉积物粒度关系密切,并受沿岩污水排放及近岸养殖排污等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基于小尺度的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情景模拟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尹占娥  许世远  殷杰  王军 《地理学报》2010,65(5):553-562
自然灾害情景模拟与风险评估是灾害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热点问题之一,但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至今却缺乏统一的程序与范式。本文选择了城市频发的暴雨内涝灾害为研究对象,结合上海市静安区实证研究,提出了一套基于小尺度的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的思路与方法。基于灾害风险的基本理念,从致灾因子分析、脆弱性分析和暴露分析三方面入手,探讨不同情景下的小尺度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情景模拟与风险表达方式;提出了小尺度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宜采用情景模拟和综合分析方法,充分考虑城市的内部地形特征、降水、径流和排水等因素,创建一个基于GIS栅格的城市内涝模型,并基于多种重现期灾害情景,更客观地模拟内涝积水深度和淹没面积;采用多次实地调查获得的内涝损失数据,拟合出居民房屋和室内财产的灾损曲线;利用灾损曲线评估脆弱性、暴露要素和损失,建立超越概率-损失曲线,创建了基于GIS栅格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风险评估模型与范式,为制订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管理和规划奠定了基础。这亦为进一步开展小尺度城市自然灾害情景模拟和风险评估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