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7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李廷栋  游国庆  郑宁 《地学前缘》2014,21(3):307-311
矿产资源评估是查明矿产资源家底和供需形势的一项综合调查研究工作,其成果可以为矿产资源勘查、研究规划和国家经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以不同形式进行全国及洲际、全球矿产资源现状及潜力的评估。澳大利亚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其2011年矿业产值占GDP的20%左右。澳大利亚2010年进行了能源资源的评估,其评估内容包括了所有的能源资源,除煤、石油、铀等能源矿产外,还包括了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能等资源,同时尚论及到2030年能源资源供需及市场状况、技术水平、环境补偿及资源综合利用等的分析预测,出版了《澳大利亚能源资源评价》(Australian Energy Resource Assessment)一书。我国也进行过三次矿产资源评估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今后还要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澳大利亚的一些作法和经验值得借鉴。现把澳大利亚这次能源资源评价要点作以报道,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2.
83.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斑岩铜矿地质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准噶尔成矿带是中国主要矿集区之一, 也是斑岩矿床形成的有利地区。近年来, 在东准噶尔邻区先后发现了土屋和欧玉陶勒盖特大型斑岩铜矿, 推动了东准噶尔地区斑岩铜矿的找矿和研究工作, 之后又发现了哈拉苏, 蒙西、玉勒肯哈拉苏、琼河坝、和尔赛、铜华岭和乌伦布拉克等斑岩铜矿。本文论述了东准噶尔斑岩铜矿形成的地质背景, 依据金属矿床围岩岩性组合和成矿作用特征, 确定东准噶尔斑岩铜矿床有2个成矿时代和二种矿床类型: 早古生代斑岩铜钼矿床和晚古生代斑岩铜金矿床。在较详细剖析各类金属矿床(点)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 划分了3个矿化集中区: 卡拉先格尔斑岩矿集区、乌伦布拉克斑岩矿集区和琼河坝斑岩矿集区, 并讨论了东准噶尔区域地壳演化与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本区的金属矿床(点)成矿作用分别形成于萨吾尔晚古生代岛弧和纸房-琼河坝早古生代岛弧, 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发生与板块构造活动相吻合, 是地壳特定演化阶段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4.
刘勇  李廷栋  肖庆辉 《地质通报》2010,29(5):833-841
采自宁远保安圩中心铺和李宅湘的碱性玄武岩中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出自形-半自形的晶形和均匀条带状吸收的特征。大部分锆石具有明显的板状环带,这是中基性岩中岩浆结晶锆石的典型结构。保安圩中心铺锆石的Th/ U 比值介于0.37~0.95 之间, 保安圩李宅湘锆石的Th/ U 比值介于0. 43~2.53 之间,表明它们都具有岩浆成因的特征。对保安圩中心铺玄武岩中20 粒锆石和保安圩李宅湘玄武岩中13 粒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 年龄测定,结果显示,保安圩中心铺34个测定点的206Pb/238U 年龄主要集中在204~221Ma 之间,加权平均值为212.3Ma±1.7Ma ,保安圩李宅湘23个测定点的206Pb/238U年龄主要集中在196~226Ma之间,其加权平均值为205.5Ma±3.0Ma,表明保安圩玄武岩的结晶年龄为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85.
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率先宣布对北极享有领土主权,一直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力量,并在2004年举行了以捍卫其北极领土为目的的大规模军事演习。  相似文献   
86.
为了满足目前地质图件在立体制图方面的需求,采用SRTM DEM为数据源,通过SRTM DEM地质制图应用与要素分析制图等处理,进行了等高线与坡度、坡向的快速提取,并以湖南省与安徽省的地质图为例,做了MapGIS平台下的地质图可视化分析.证明将SRTM DEM作为地质图的一个图层要素加以显示,增强图件的立体感的可行性,同...  相似文献   
87.
大陆动力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近十年来大陆岩石圈流变学、板块下的构造和整个地幔运动、现代大陆变形动力学、大陆深俯冲动力学、"中下地壳的隧道流"、复合造山带和复合造山动力学、盆-山耦合与大陆增生、地幔物质和地幔动力学以及全球大陆科学钻探整合计划等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进展,表明大陆动力学是继"板块构造"之后固体地球科学发展的新的起点,建立大陆动力学新的理论体系以及为资源、能源、环境和预防地震灾害的人类需求服务,是大陆动力学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88.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区深部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北部发育的大量新生代钾质、高钾质火山岩体的成因一直是个谜。利用布置在青藏高原内部及其周缘的305个临时宽频地震台站和固定地震台站记录到的9 649个远震事件,共139 021条P波初至到时资料对青藏高原深部结构特征进行了层析成像反演研究。结果显示,印度岩石圈地幔俯冲前缘已经到达了羌塘地体中部之下,在俯冲前缘存在一个从地幔深处延伸至地表的大规模低速体。该低速体可能是由于印度岩石圈地幔前缘俯冲进入软流圈深处而引起地幔热扰动,造成深部软流圈地幔的热物质向上扩散而形成的深部地幔物质上涌通道;该通道为青藏高原北部的新生代钾质、高钾质火山岩体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因此,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可能是印度岩石圈地幔持续北向俯冲的结果。  相似文献   
89.
我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2008-2012)是我国历史上实施的规模最大的地球深部探测计划.专项开展了全国4°×4°、华北和青藏高原1°×1°的大地电磁阵列观测,建立了全国地球化学基准网(含78种元素),完成了青藏高原、华南-中央造山带、华北和东北等四条超长深地震反射剖面,部署了罗布莎、金川、腾冲、南岭、庐枞和铜陵等大陆科学钻探实验,开展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和华北地区地应力监测;在我国东部长江中下游和南岭成矿带开展的矿集区立体探测卓有成效.同时,专项还开展了岩石圈三维结构与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大陆地壳结构与演化的综合研究.专项全面实施以来,已经完成约6000 km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成功研究、实验了地壳与地幔深部探测的一系列技术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极大地加快了我国深部探测的进度,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专项实现了技术组合创新、技术进步与重大科学发现的并举,适应我国地质地貌条件和地壳/岩石圈结构特征,初步形成了具有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精度探测空间组合的深部探测技术方法体系,建立了若干各具地质特色的探测试验基地.专项实验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与重要成果,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自主研发获得重大突破,为全面开展地壳探测工程的组织实施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0.
建筑物的地震安全性是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我国城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方法理论多针对地上建筑物,而对地下空间的地震安全性研究较为薄弱,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对地下空间的需求。活断层是诱发地震、导致建筑物破坏的的直接因素。考虑到空间关系上,地下空间与断层之间的交互关系为相交或相离。因此,本文将地下空间分为两类:与断层相交的地下空间称为跨断层地下空间,远离断层的地下空间称为远离断层地下空间。本文尝试将断裂带同震地表破裂、地震峰值加速度、地震烈度等地表地震安全性评价考量的要素与地下空间埋藏深度建立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基于震害统计的地下空间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法。最后,本文选取地下空间利用需求较高的深圳和北京地区为实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