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7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41.
中国西北大陆岩石圈类型、岩石学结构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西北地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区分出中国西北大陆以准噶尔和塔里木为代表的克拉通型岩石圈和造山带型岩石圈,而造山带型岩石圈又可以区分为以额济纳旗为代表的古生代造山带型岩石圈(老物质新结构)和包括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在内的新生代造山型岩石圈(老物质新结构);依据岩石学方法、壳幔演化模型和造山带形成过程以及地震波速与岩石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类型岩石圈的壳幔岩石学结,讨论了不同岩石圈类型的壳幔物质结构、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厚度的地质含义及其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42.
糜棱岩的超声波衰减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糜棱岩是断裂构造带、伸展盆地滑脱层和韧性剪切带中常见的岩石类型.通过对郯庐断裂带南段糜棱岩和类糜棱岩超声波衰减的研究,探讨其衰减特征与岩石组构、弹性波速、封闭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糜棱岩的超声波衰减特征与岩石内部结构构造、变形变质程度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品质因子Q值对岩石组构及应力应变程度的变化较为敏感,即粒度较细、结构致密、定向构造明显、糜棱岩化程度较高的岩石,其Q值较大,反之则小.糜棱岩还表现出Q值各向异性的特征,且岩石Q值总体上与波速及封闭性能参数(突破压力、封盖高度和遮盖系数等)正相关,封闭性能参数对Q值的变化极为敏感.因此,根据Q值可灵敏有效地判断岩石物性及封闭性能,比较不同盖层封闭能力的相对强弱.  相似文献   
43.
姜枚  袁学诚 《物探与化探》1991,15(3):161-167
为了深化区域重力资料的解释,需要充分利用深地震测深等方法所提供的地壳及其深部资料.近几年我国完成的若干条地学大断面提供了这种可能.我们认为依据它为基础设计的较符合实际情况的重力密度模型,才会得到较为有效的解释结果;如果仅使用少量深地震测深点的资料去换算重力莫霍面是极不可靠的,由此作出的成矿预测也是不会正确的.新的重力模型应该包括地壳的多层结构、断块构造、变密度特征、莫霍面密度不均匀性和起伏不大、断裂产状在深部可能是平缓的剪切带等.而两层结构模型忽视了这些基本特征,解释结果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4.
湘赣地区中生代是多金属矿产的集中地区,是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最终制约因素来自地球深部,岩石圈厚度是探索地球深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湘南宁远玄武岩、长城岭辉绿岩和赣西北基性岩的研究,运用玄武岩主量元素对玄武岩的形成深度进行了定量模拟,初步探讨了湘赣地区中生代岩石圈厚度随时间的演化关系。研究表明,湘西南宁远地区晚三叠世岩石圈厚度约为53km,湘中南长城岭晚三叠世岩石圈厚度约为81~84km,赣西北早白垩世岩石圈厚度的形成深度约60~63km。  相似文献   
45.
中国滨太平洋构造域构造格架和东海地质演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东海位于亚洲大陆东部滨太平洋构造域,根据刘光鼎院士的意义,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海构造演化过程可归纳为陆核形成阶段(Ar-Pt1-2)-古全球构造阶段(Pt1-C)-中间构造变动阶段(P-T2)-新全球构造发展阶段(T3-Q),最后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3次变革运动,即:T3-K1的挤压,改造:K2-E3^2的拉张,聚敛;E3^2-Q的俯冲,沉降,从而塑造出现今中国海,陆的大地构造面貌,东部大陆边缘海,以东海陆架盆地为代表,主要形成于晚白垩世至中新世,经历了断陷-拗陷-区域沉降3个演化阶段,东海一个特殊的地质构造即冲绳海槽,关于它的成因说法不一,但从它具有高热流。强地震,多火山,活断层等现代构造活动的显著特征,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典型的发育在大陆边缘,由陆壳扩张而成,尚处于扩张早期的弧后活动盆地。  相似文献   
46.
李廷栋  刘勇 《地球科学》2022,47(10):3477-3490
中国疆域辽阔,地质结构构造复杂,中国特殊的地质、自然地理格局和生物界的演化造就了中国特殊的生态环境.地质工作通过非化石能源矿产勘查,发展绿色矿业,开展农业地质、医学地质、灾害地质和古环境古气候的调查研究,在提供清洁能源、提高农产品质量、地方病防治、地质灾害评估预报、应对全球变化挑战、优化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等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47.
地球深部探测国际发展与我国现状综述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探测人类居住的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组成是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共同的奋斗目标。本文介绍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国际地球探测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国大陆反射地震探测计划(COCORP)、地球透镜计划(EarthScope),欧洲地球探测计划(EUROPROBE)、德国大陆反射地震计划(DEKORP)、英国反射地震计划(BIRPS)、意大利地壳探测计划(CROP)、瑞士地壳探测计划(NRP20),俄罗斯深部探测计划,加拿大岩石圈探测计划(LITHOPROBE),澳大利亚四维地球动力学计划(AGCRC)、澳大利亚玻璃地球计划(Glass-Earth)和澳大利亚地球探测计划(AuScope),简要概括了国际地球探测计划的成果,回顾了我国地球深部探测的历史与工作基础,简要论述了我国开展地壳探测计划的必要性,并介绍了近期启动的国家科学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的目标与"两网、两区、四带、多点"的工作部署,展望了我国地球深部探测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48.
通过横穿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羌塘地区的格尔木-唐古拉山口(西段)和共和-玉树(东段)两条天然地震探测剖面的综合研究, 揭示东昆仑-羌塘地区岩石圈结构的如下特征: (1)地壳厚度自南往北由70~75 km减小至55~60 km, 西段厚度变化幅度(10 km)较东段(20 km)小; (2)地壳具高速与低速转换界面相间组成的层状结构, 东段中地壳为透镜状低速层; (3)在150 km深度范围内岩石圈的物理状态具高速体和低速体相间特征; (4)岩石圈结构不连续性表明地体边界及地体内部存在150~250 km深度的3条主要的岩石圈剪切断层带: 昆南-阿尼玛卿岩石圈剪切断裂带、金沙江岩石圈剪切断裂带和鲜水河岩石圈剪切断裂带. 推测青藏高原北部存在岩石圈规模的向东挤出作用.  相似文献   
49.
跨越世纪的地质科学前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0.
区域地质測量是一項綜合性的地质調查工作,除应查明調查区的地层、岩浆活动、矿产、地貌等情况以外,构造地质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研究內容。不进行这方面的观測研究,就很难正确地闡明区域地质特征及矿产生成、分布規律。但在比例尺1:200000的区测工作中进行构造地质观測的內容、方法和精度要求如何,还缺少一套成熟的經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