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245篇
测绘学   143篇
大气科学   101篇
地球物理   246篇
地质学   566篇
海洋学   180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16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在金矿深部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地震勘探技术在石油、煤田和工程地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金矿和其它金属矿床中则有一系列的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在分析了石油地震与金属矿地震不同点的基础上,简介了地震勘探方法的基本原理。然后给出了在金矿和其它金属矿区应用地震勘探方法的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仪器的装备,野外施工方法和资料处理的流程及地质解释等,并通过在黑龙江乌拉嗄金矿的实际应用,得到了理想的效果。为隐伏矿床的精确定位预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地球物理资料。  相似文献   
992.
核废料地质贮存岩体裂隙结构面几何特性参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前人对裂隙岩体几何结构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详细分析充分体现热效应的核废料贮存岩体隙结构面的几何特性,建立了温度作用下的裂隙密度计算关系式,。详细介绍了捞述受温度影响的渗流裂隙网络的特征变量。  相似文献   
993.
河北及邻近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分析与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北及邻近地区的地震烈度资料,美国西部地面水平加速度记录、地震动衰减关系和我国地面水平加速度记录,用最小二乘法及等震级的烈度地震动转换方法。确定了河北及邻近地区烈度衰减关系和不同场地地面运动水平加速度峰值衰减关系。这些研究成果可供河北及邻近地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和抗震防灾规划时使用。  相似文献   
994.
试论郯庐断裂带对胶东金矿集中区形成的巨大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新平 《山东地质》1993,9(2):93-101
  相似文献   
995.
蔡强国 《地理研究》1993,12(3):99-99
由世界水土保持协会(WASWC)、国际土壤科学学会(ISSS)等单位支持的“陡坡侵蚀过程、评价与模拟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5月16日—20日在委内瑞拉梅里达市举行。  相似文献   
996.
南京下蜀黄土古气候序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京下蜀黄土是我国第四纪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地学界各学科的普遍关注。前人对下蜀黄土的形成、环境和时代归属等作过大量的工作,曾提出多种方案,但尚未有一致的结论。南京附近下蜀黄土是由  相似文献   
997.
甘肃省的三叠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凯蒂 《甘肃地质》1993,(Z1):50-100,135,136
根据地层区划分原则,将省内三叠系划分为海、陆2个地层区和6个地层小区,阐述了各地层区特征,对顶、底界及统界进行了合理划分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划分意见,对个别地层时代,据新资料进行了修改、厘定;建立了地层系统和地层层序,统一了地层单位和名称,选出代表性剖面,系统论述了岩性、岩相、厚度、古生物组合、接触关系及合矿性等特征;首次将三叠纪划分为海、陆两大生物区系,南部海相区,早、中三叠世主要属特提斯型生物区系,混有少量北方及环太平洋区系分子,北部陆相区的三叠纪及南部的南祁连小区和西秦岭小区的晚三叠世主要属北方型植物区系,仅西秦岭小区属不典型的南方型植物区系,两区间为混合型植物区系;按海、陆相各世分别总结了各门类古生物组合特征及与国内、外进行了对比;按海、陆相三叠系分别与国内、外有关地层进行了概略对比;按世分别编制了岩相古地理略图,并探讨了各地层小区内岩相古地理及古气候特征;概述了三叠纪沉积矿产煤、石油及层控矿产汞、锑等13种矿产的分布、含矿岩系及储存层位等特征。  相似文献   
998.
运城盐湖开发历史悠久。甲骨文中的卤字是人工晒盐田的象形描绘。虞舜时代的《南风歌》是一首古老的盐业生产的歌谣。盐湖西侧古代采盐后废弃的芒硝、白钠镁矾堆积层(硝板)最厚达5.76m,其底部粘土测得~14C年龄为4653±87a。据此,日光晒盐法已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硝板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以芒硝为主,反映早期制盐工艺比较原始,仅为蓄卤—除硝—晒盐,食盐中含有MgSO_4等杂质,称为“监”。上层以白钠镁矾为主,反映制盐工艺已排除Na_2SO_4和MgSO_4,制得优质食盐。这一制盐工艺的革新完成于先秦时代,距今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北魏到宋代,不断完善的以姚暹渠为骨干的护盐水利工程,保障了盐业生产千余年长盛不衰。这三项都是盐业科技史上的光辉成就。  相似文献   
999.
古气候在沉积盆地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兴起的层序地层学强调,一个沉积盆地地层格架的几何形态和岩性特征,受4大参数的控制(构造沉降、海平面升降、沉积物供给和气候)。但在层序地层研究中,人们往往注意层序界面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而比较容易忽视古气候的作用。而古气候的因素与沉积作用、海平面变动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000.
蔡晓云 《气象》1991,17(3):65-65
由北京市气象台研制的“121电脑答询系统”于1990年12月15日在北京市气象局通过鉴定。国家气象局科教司、天气司、装备司,国家气象中心,气象科学研究院,卫星气象中心,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市电话局等单位有关专家出席了鉴定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