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104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锶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随着锶内位素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和海洋锶同位素的深入研究,锶同位素地层学已成为判别与海相层序相关的各种沉积环境的强有力工具,并且锶同位素对诸如物质来源、大陆风化作用和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珠江口现代沉积物构造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123个箱式样和26个重力管原状样的现场观察、照相以及X光微构造的研究,对珠江口地区现代沉积物的无机原生沉积构造进行了描述和分类,并分析了现代沉积环境中沉积构造的分布组合特征,指出沉积构造的研究是本区水文资料不足情况下划分现代沉积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蓝先洪 《沉积学报》1996,14(2):155-162
本文根据钻孔资料和沉积分析资料,研究和探讨了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沉积层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具有两个陆相-海陆过渡相的沉积旋回;在两个沉积旋回之间,包含了一个海退过程。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层是由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两套海进河床充填层序和海退进积层序构成。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山东—辽东半岛周边海域沉积物粒度及沉积物类型对地球化学成分的控制作用,分析了该海域135个表层沉积物粒度和常微量元素组成。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常微量元素组成与粒度关系密切:SiO_2含量与平均粒径大致表现为负相关;Al_2O_3、Fe_2O_3、MgO、TiO_2、Cr、V、Zn、Co、Ni、Cu与平均粒径大致表现为正相关;而CaO、K_2O、MnO、Na_2O、P_2O_5、Ba、Sr、Zr、Pb则与平均粒径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及粉砂4种沉积物类型中的元素分布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常量元素[Mean(s)]/[Mean(t)]值在粉砂质砂沉积物中最接近1;颗粒最粗的砂的变化趋势与粉砂质砂较为一致;较细颗粒的砂质粉砂和粉砂,[Mean(s)]/[Mean(t)]值变化较大,除了SiO_2和K_2O之外,多数元素表现为>1。微量元素在较细颗粒的粉砂和砂质粉砂分布较为相似,表现为较大幅度的波动;而较粗颗粒的粉砂质砂和粉砂则变化较小,[Mean(s)]/[Mean(t)]值略<1。以研究区分布最普遍的砂质粉砂中SiO_2/TiO_2和Al_2O_3/TiO_2为指标来研究现代河流入海物质的输运范围,揭示了黄河入海物质可以大范围运移至渤海中部(121.5°E),后沿山东半岛近岸一直输运至南黄海中部,而朝鲜半岛来源物质主要集中在123°E以东区域。  相似文献   
15.
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聘请苏云山、陈汝泉、赵一阳、徐世浙、许东禹、许祥平、王舒畋等七位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于1993年7月27日—29日在青岛对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提交的《中国海区1:50万区域地质编图大连幅(J-51-A)》的编稿原图及说明书进行评审,并通过了部级验收。 大连幅(J-51-A)的编制工作是贯彻国家科委2000年规划,要求编制全国海区1:50万的基础图件,加强基础研究和为今后海洋开发利用而编制的。课题组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按项目设计书和合同的要求按时提交了地形图、沉积物类型图、地貌图、布格重力异常图、空间重力异常图、磁力异常(ΔT)平面图、磁力异常(ΔT)平面剖面图、前第三系地质图、构造区划图、矿产资源分布图等10种图件及说明书,圆满地完成了项目任务。  相似文献   
16.
钕同位素在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同位素海洋学研究,极大地促进了钕同位素的发展。钕同位素已在确定沉积层年龄、区分物质来源以及原油与生油岩的地球化学对比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高分辨率古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开展,高分辨率古环境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目前已从冰心、深海岩心、黄土—古土壤、湖泊沉积物等代用资料中提取了古气候信息,极大地丰富了全球变化的研究内容。要预测百年和十年等级未来环境变化,对获得的高分辨率古环境代用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东海陆架中北部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粒级组成、粒度参数、14C年龄和微体古生物组合的综合分析,绘制了东海陆架的沉积物类型分布图;运用Folk等(1970)沉积物分类方法将东海表层沉积物分成砂、粉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砂质泥5种类型,其中粉砂质砂分布最广,砂质泥分布最少;沉积物由陆向海粒度变粗,反映沉积过程中的物源和沉积动力控制作用。根据沉积环境及成因分析,可将东海陆架沉积分为3类:分别是长江口外席状砂沉积区、现代泥质沉积区和陆架中部砂质沉积区。长江口外砂质沉积是全新世冰消期晚期潮流作用及风暴潮流共同作用的产物,是高海平面以来太平洋潮波系统作用下的潮流沙沉积,沙波地貌仍在发生变化。现代泥质沉积区包括长江前三角洲沉积、浙闽沿岸流沉积和济州岛西南泥质沉积三个区域,不同沉积区的成因机制不同。陆架中部砂质沉积是末次冰盛期之后海侵作用下发育的砂质沉积物,在海侵的不同阶段中沉积物被冲刷改造,具有不等时性特征,沉积环境与现代陆架海洋环流的动力特征不一致,现代沉积作用较弱,仅接受悬浮体细粒沉积。  相似文献   
19.
依据对长江口外表层沉积物187个站位沉积物样品的黏土矿物含量分析,研究了长江口外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的组合特征和分布规律。长江口外表层沉积物伊利石为优势矿物,平均含量为60.3%;次之为蒙脱石,平均为14.9%;高龄石平均含量13.5%,绿泥石平均含量为12.3%。黏土矿物的组合类型以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型为主,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型次之;长江口外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主要为陆源成因,物质主要来源于黄河和长江的供给。Q型聚类分析显示,现代黄河物质及老黄河物质主要沉积于研究区东北部北纬29°30′以北地区,长江物质主要在研究区西部及中部区域沉积。  相似文献   
20.
依据我国近年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制图及数据库建设工作实践,结合国内外主流方法技术,提出了海洋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标准编制的技术方案,试图架起海洋区域地质制图与数据库建设之间的桥梁,推动地图与数据库数据进入重利用与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