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55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Based on the monthly mean sea level data obtained from 3 years‘ (1999--2001) tide-gauge measurements, the 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sea level near Qingdao and Jiaozhou Bay is studi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a surface height at all the tide gauges becomes higher in summer than that in winter,with an obvious seasonal variability. Furthermore the sea surface height measured at a short distance outside the bay i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bay, showing a sea surface slope downward from north to south.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slope are explained as well. The dynamic action of the summer monsoon and the sea surface slope,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monthly mean current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dynamics principl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summer monsoon and the pressure gradient generated by the sea surface slope, with their effects on the alongshore current, is pointed out and emphasiz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2.
利用剖面浮标的温盐观测资料和上层温度观测资料以及ECCO风应力数据研究了东南印度洋各主要海洋锋的位置、走向和风场的季节变化,并初步分析了亚热带锋(STF)和亚南极锋(SAF)的成锋机制.季节平均的夏季和冬季厄加勒斯锋(AF)分别可以延伸到80°E和82°E,AF在多数情况下可能与SAF和南亚热带锋(SSTF)汇合共同通过Kerguelen-Amsterdam Passage.在克尔盖伦海台以东海盆区,冬季SAF和PF的路径均比夏季偏南,在其他海域二者路径的季节差别不大.克尔盖伦海台以东的深海盆由北向南正负风应力旋度高值中心交替出现,且位置季节变化很小.85°~105°E之间零风应力旋度线位置冬季比夏季偏北.STF位于辐聚区,埃克曼抽吸导致的表层水辐聚可能是STF产生和维持的原因.SAF位置的季节南北摆动幅度小于风应力零旋度线的季节摆动幅度,夏季SAF位置略偏于风应力正旋度区,而冬季大多位于负旋度区,因此风应力旋度不是SAF形成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3.
14.
于惠苓  薄书箴 《大气科学》1992,16(4):427-435
  相似文献   
15.
绪言 (一)雪尔德白兰森(Hildebrandscon)爱克斯纳(Fxner)及贺(sir Gilbert T. Walker)诸氏均先后证明在地球上相去甚远二地之天气,常可以统计方法而求得其相互之关系。诸氏研究之结果发现有二大波动(Oscillation)存在,即北大西洋波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与北太平洋波动(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是也。其後贺高氏更发现第三波动,称之日南波动(Southern Oscillation)。  相似文献   
16.
温度、溶解氧含量对中国对虾消化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外界环境因子对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生长的影响已有不少报告。王克行等报告了仔虾生长适温是20~30℃,超过32℃生长速度下降。杨丛海观察了5cm体长的幼虾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郝斌等报告了中国对虾的耗氧率,提出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警戒线为1.00~2.00×10~(-3)。但环境因子对中国对虾消化速度影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说明了在当代海洋学研究中,海洋学数据的自动化记录和处理的全过程.重点阐述了现场调查中数据的初步整理和实验室中数据的再处理.并从海洋学研究的角度,对软件的研究和开发提出了种种要求.强调了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及其软件研究和开发在现代海洋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为了实现海洋科学的现代化,软件开发这个重要任务,应由海洋学和计算数学工作者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18.
张元箴  成秋影 《海洋学报》1987,9(4):435-442
由1958—1977年北印度洋季风区海温资料和华北7个站平均月降水量资料的功率谱、凝聚谱、位相谱分析,并对资料的距平值作7个月周期的带通滤波后发现,1月份(或8月份)北印度洋季风区海温与中国北方(指华北地区)降水有较高的凝聚值和较好的反位相相关,为准半年的振荡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大范围月表面水温资料,经过空间平均,减去多年月平均后,获得了热带东太平洋冷水舌域的表面水温距平逐月时间序列(1951年1月-1985年12月).并依此分别建立了自回归模式,自激励门限自回归模式和开环门限自回归模式.应用这三种模式对上述区域的水温距平年际变化曲线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所有三个模式对1951年以来的9次埃尔尼诺过程均做出了很好的后报.为进一步验证模式的可靠性,特将该模式进行了外推预报检验(外推时间为1986年1月-1987年2月).预报结果表明,该模式较好地预测出最近的埃尔尼诺过程(1986-1987)的发生和发展强度.三种模式的模拟和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84,0.88和0.89.可见三种模式均好,尤以开环门限自回归模式为最佳.这说明开环门限自回归模式是一个监测东太平洋冷水舌域水温距平的年际变化和估算埃尔尼诺强度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