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3篇
地质学   2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为了研究洞穴母岩对洞穴系统及次生沉积物产生的影响,以重庆丰都雪玉洞母岩为研究对象,对其沉积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同时还探讨母岩的沉积地质特征与洞穴发育及次生沉积物特征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雪玉洞的母岩层位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第二段,其沉积相为颗粒滩。母岩的岩性为砂屑灰岩、鲕粒灰岩、砾屑灰岩, 夹少量微晶灰岩。母岩和洞穴次生沉积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低镁方解石(LMC, low magnesium calcite)。母岩较低的Mg/Ca导致洞穴滴水的Mg/Ca也较低,这使得组成次生沉积物的低镁方解石晶体快速侧向生长,并导致方解石晶体纯净、粗大且自形程度高。雪玉洞母岩顶底板岩层沉积期稳定的滩间海沉积环境有助于形成高强度的厚层微晶灰岩从而为洞穴系统的发育提供有效的支撑。这表明洞穴母岩的沉积地质特征会在物质基础的层面对洞穴系统的发育以及洞穴次生沉积物的特征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2.
典型表层岩溶泉水短时间尺度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多功能自动化监测记录仪CTDP300,对金佛山表层岩溶泉碧潭泉物理化学性质的昼夜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短时间尺度监测表明,岩溶动力系统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响应及时,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昼夜动态变化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有不同表现.在无雨条件下,水温的变化与气温基本一致,电导率峰值区滞后温度数小时,这可能与植被从光合作用向呼吸作用转变导致大气CO2浓度产生较大的梯度变化有关,而这种梯度十分有利于岩溶作用的进行,但由于植被覆盖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差异,滞后时间有较大不同;在暴雨期间,虽有植被和土壤的阻挡和调蓄作用,降雨对碧潭泉岩溶水还是有较强的稀释作用,但开始降雨后数小时左右,表层岩溶带高裂隙率和渗透性开始发挥作用,水动力作用和CO2效应逐渐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3.
重庆市是全国地质灾害极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因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制约着重庆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庆市地质灾害类型众多,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文章在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室内制图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重庆市地质灾害的特征;同时从地形地貌、降水、地下水、岩土体性质、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探讨了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最后针对区域内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24.
王艳华  蒋勇军 《测绘科学》2010,35(2):175-177
R数据统计分析软件是Linux平台下的一个优秀的数据统计软件,现在也已提供了在Windows平台下的安装版本并且具有简单的图形用户界面。它使用简单、功能强大且完全免费,因此与SPSS、SAS等较为流行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相比具有与一定的经济优势。同时,R语言的灵活性、可扩充性使得R能很容易地应用到GIS领域,在GIS空间数据分析、地统计分析以及图像处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要介绍了R语言的一些功能特点及其与GIS开源软件GRASS的集成。  相似文献   
25.
重庆市地下河数据库包含有气候、水文、地质、化学和社会经济等许多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不同的数据收集管理部门及实地勘测的结果,数据存在的形式和数据保存的格式都不统一,常规的数据管理方法难以胜任对这些复杂数据的管理。以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设计的空间数据库可以对空间数据、属性数据进行方便存取和有效的管理。重庆市地下河数据库利用SQL Server Express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后台数据存储中心,以ArcGIS9.2为平台,使用ArcSDE9.2为纽带设计实现,科学的数据管理方式为在此基础上的水文建模、空间统计分析和水资源评价等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26.
利用CTDP300多参数自动记录仪对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碧潭泉和水房泉的降雨量、水位、水温、pH值、电导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的表层岩溶泉水化学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且具不同的表现形式,气温和土壤CO2浓度是引起水化学动态变化的两个重要因子。位于海拔较低的碧潭泉气温,土壤CO2浓度相对较高,岩溶作用也相对强,位于海拔较高的水房泉则相对较弱。受气温控制,前者的水温、pH表现出明显的白天高,夜间低的昼夜变化规律。降雨过程中,至少有两种效应在影响水化学性质:雨水的稀释效应和CO2效应,前者对碧潭泉水化学变化影响较大,降雨可引起泉水电导率、水温及pH的显著下降,降雨强度越大,下降速度与幅度越大,而从泉水电导率下降、pH值略有上升看,两者均对水房泉的水化学变化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7.
1 Introduc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ch as water, soil, etc. are very fragile in the karst area because of the speci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With the fast increase of the population and rapi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karst area, contradictio…  相似文献   
28.
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二元法”及其在重庆金佛山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基于保护岩溶含水层从而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地下水提出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我国西南岩溶区极大多数地区缺少应有的地下水保护带,地下水比较容易受到污染。本文论述了一种脆弱性的评价的简单方法— —基于径流特征和覆盖层厚度的二元法,并利用该法对重庆金佛山典型岩溶区进行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药池坝洼地和生态石林区脆弱性较高。究其原因,尽管药池坝洼地底部土壤层覆盖较厚,但存在地表径流集中排向落水洞,生态石林分布区地表裂隙、溶沟发育,可直接接受雨水入渗,因而污染物极易通过降雨和地表径流过程进入含水层。这一方法输入数据量小,对岩溶含水层普遍适用,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土地利用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29.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西南地区分布着以贵州为中心的、面积约54万km^2的碳酸盐岩山区,它是我国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地区。同时也是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石漠化的产生与发展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又有人为方面的原因,究其根本原因,是其岩溶生态系统中土壤这个关键因子的脆弱性所致。文章试图从土壤这个角度来全新阐述石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0.
基于RS、GIS的重庆黔江区石漠化现状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RS、GIS支持下,利用2004的TM遥感影像数据研究重庆市黔江区石漠化现状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黔江区7.21%的土地发生石漠化,其中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分别占总面积的3.06%、3.41%、0.74%,潜在石漠化占总面积的4.84%;石漠化的分布与地层、高程、坡度及土地利用等因素密切相关;石漠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叠加于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背景上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