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74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71.
针对不同地区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坐标时间序列周期特性与噪声特性存在的差异性问题,本文采用功率谱分析法和极大似然法分析香港卫星参考站网(SatRef)的坐标时间序列. 研究结果表明,参考站点的三个坐标分量上都存在明显的年周期项与半年周期项. 各参考站坐标分量上的噪声特性存在多样化的特征,白噪声(WN)加闪烁噪声(FN)是主要噪声模型,仅考虑WN而忽视有色噪声(CN)的做法会大大低估参数估计的不确定度. 根据最优噪声模型估值得出的SatRef站速度场在水平方向上有整体向东南方向运动的趋势,与华南块体的运动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72.
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水汽反演过程中需要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的参与,而饱和水汽压Es作为Tm计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影响着Tm,因此Es将会间接地影响大气可降水量(PWV)的反演精度.针对目前地基GNSS水汽反演研究中普遍采用的三种不同的饱和水汽压模型(Magnus-Tetens模型、BUCK模型、Goff-Gratch模型),本文就不同的饱和水汽压模型参与反演是否会引起水汽反演结果的差异进行了研究.以香港为研究区域,利用GAMIT解算了2016年旱雨两季(2、7月)的天顶湿延迟(ZWD),同时利用king's park探空站的探空数据通过数值积分计算得到旱雨两季(2、7月)的Tm,然后严格参照反演步骤编程模拟计算旱雨两季(2、7月)每天的PWV.最后对比并分析了不同饱和水汽压模型参与计算对Tm和PWV的影响及原因,结果表明:三种饱和水汽压模型参与计算得到的PWV与真值(探空站计算得到的PWV)之间不存在具有统计意义的显著性差异,因此均可被用来提供计算Tm时所用到的饱和水汽压Es,但是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部分研究人员将BUCK模型中的变量T当作露点温度而非大气温度进行计算会使Tm产生较大的误差,进而对该误差进行了不合理性分析.本文的分析将会对后续地基GNSS水汽反演研究中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73.
我国柴达木盆地蕴藏着丰富且极具开发潜力的卤水钾锂资源,但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大和持续开发,浅部易开采的优质资源不断减少,走向深部开采成为必然选择。与浅部相比,盐湖深部卤水储层质量相对较差,富水性弱且不稳定,开采难度极大。本文以查明察尔汗盐湖别勒滩区段深部卤水储层特征为目的,通过分析钻孔岩性和物性数据,研究了别勒滩区段深部卤水储层的平面分布特征和厚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以东南部储层厚度最大且石盐岩储层质量最优。卤水储层三维建模研究显示,富锂卤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北部,南部锂含量相对较低;平面上第Ⅱ含矿层在中部石盐厚度大且粉砂和黏土夹层少,有利于卤水的开采。  相似文献   
274.
陕西略阳铧厂沟金矿床为小型金矿.矿床赋存于南秦岭地区中下泥盆统三河口群地层的细碧岩和海相碳酸盐岩中:矿体明显受层间断裂构造控制.金矿石主要有细碧岩型金矿石、灰岩-石英脉型金矿石和石英砂岩型金矿石三种,分别赋存在主矿带、北矿带、南矿带和南南矿带中.本文通过硫、铅、碳、氢、氧等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稀土配分型式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发现,铧厂沟金矿中的细碧岩矿石与灰岩矿石在同位素组成、微量元素Q型聚类以及稀土配分型式上均有较大差异,前者成矿物质来源为深源特征,后者成矿物质来源为地壳(沉积)特征,且两种矿石分别显示出与赋矿围岩的紧密联系,表明成矿金属物质、硫、铅和碳主要来自赋矿的基性火山岩系和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氢、氧同位素显示成矿溶液主要来自加热的循环地下水,部分流体来源与岩浆水有关.  相似文献   
275.
276.
陕西略阳铧厂沟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略阳县铧厂沟金矿床为一正在开采的小型金矿床。利用野外观察、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扫描等综合分析技术对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主要以独立矿物相存在,金的载体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石英、白云石、黄铜矿、砷黝铜矿。金矿物均为自然金(成色为945~982),未发现含银自然金及银金矿等矿物。金的嵌布类型有包裹金、裂隙金、粒间金和连生金4种。矿石中自然金的粒度主要以显微微粒金(0.010~0.005 mm)为主(约占44%),其次是显微细粒金(0.020~0.010 mm)(约占22%)和显微极微粒金(0.005~0.001 mm)(约占19%)。显微中粒金—巨粒金数量较少(约占14%),但其面积含量较高(约占57%),对于矿石品位和储量来说非常重要。还讨论了铧厂沟金矿床自然金嵌布特征的地质意义以及金成色较高的成因。  相似文献   
277.
陕西省铧厂沟金矿是一个主要赋存于海底基性火山喷流细碧岩中的金矿床.文中系统研究了该矿床主矿带黄铁矿的热电性特征.主矿带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130~330℃,属中—低温矿床;黄铁矿导电类型从早期到晚期由N型向P型转变;P型黄铁矿出现频率从浅部到深部呈减小趋势;金品位高值区与P型黄铁矿的高值区及热电系数离散度的低值区相对应;主矿带黄铁矿热电导型及热电性参数特征反映出主矿带开采区位于矿体中部偏下,向深处仍有一定规模的延伸.综合分析认为,0至2勘探线深部以及22~26勘探线深部发现新的富矿段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278.
在研究区已发表的渐新统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青藏高原渐新世残留盆地的构造背景、岩石地层序列,并对青藏高原渐新世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讨论,该时期总体地势格局仍为东高西低,塔里木、柴达木、羌塘、可可西里、成都等地区主体表现为大面积的压陷湖盆沉积,冈底斯、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等大面积隆升,沿雅鲁藏布江自东向西的古雅江河形成。渐新世构造岩相古地理的演化特征揭示出该时期青藏高原及邻区构造隆升与沉积响应的耦合关系,划分出2个强隆升期,分别是强隆升期A(34~30Ma)和强隆升期B(25~23Ma)。  相似文献   
279.
利用日常业务常规高空和地面探测、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分钟数据资料以及榕江站、贵阳站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分析了2020年3月23日贵州榕江飑线大风及长顺大冰雹的成因及雷达回波特征 。结果表明:(1)此次飑线大风与大冰雹发生在南支槽前暖区,地面热低压发展推动辐合线移动、低层西南暖湿气流、中层干冷空气、合适的0℃和-20℃高度均为此次飑线大风及大冰雹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2)雷达回波大冰雹特征突出:强回波悬垂,有界弱回波区,弓形回波,中心强度强(60dBz以上)且50dBz强回波伸展超过-20℃高度达到9km以上,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最高达到了70kg/m2,连续超过两个体扫VIL≥60kg/m2,回波顶高连续超过两个体扫在15km以上。(3)飑线雷达回波大风特征明显:弓形回波形态特征明显且移动较快,移速约40千米/小时,低层径向速度大,中层径向辐合大风区下传,速度零线通过观测站后大风加速。(4)短临预警业务中,对飑线大风天气,应重点关注低仰角速度大值区、中层径向辐合和弓形带状回波生成后移动发展对下游地区的影响;对大冰雹天气,应重点关注大于50dBZ强回波垂直扩展的高度、VIL和ET高值区的维持等。  相似文献   
280.
该文利用务川C波段双偏振雷达和常规资料分析了2021年3月30日贵州西北部一次冰雹天气的成因和偏振参量特征。研究表明,当日贵州处于低层气旋性切变和高层强正涡度平流区域内,贵州东北部有中等到强的垂直风切变,且发现干舌与地面辐合线相交处有利于激发强烈的上升气流。强回波成熟阶段,最大水平反射率因子达到70 dBz,并出现钩状回波、三体散射长钉、有界弱回波区和回波悬垂现象。偏振参量分析表明,此次过程出现冰雹时,ZH值在60 dBz以上,ZDR值较低在-2~1.75 dB,对于湿冰雹ZDR值偏高在3~6 dB,KDP值在0 dB左右,伴有强降水时KDP值较大在2~6 °/km,CC值较低在0.85~0.93。在湿球0 ℃高度以上出现了伴随强上升气流的ZDR柱和KDP柱。三体散射长钉在ZDR和CC图中有很好的体现,且CC图中还出现非均匀波束充塞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