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04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112.
饱和半无限体表面透水性会影响表面波(瑞利波和斯通利波)存在及其传播特性。在表面透水情况下,只有瑞利波存在,而在不透水情况,不仅有瑞利波而且还有斯通利波。表面波在工程勘探及声波测试中扮演很重要角色,因此,有必要研究表面透水性对表面波传播特性的影响。采用薄层法,将表面波频率方程根的搜索问题转换成求特征值问题。根据表面波沿深度衰减特性,从一组计算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中筛选出与表面波对应特征值、特征向量,由特征值得到表面波频率特性(频散和衰减特性),由特征向量得到孔隙压力、骨架位移随深度变化,进而分析在表面不透水情况下瑞利波和斯通利波影响深度及程度。  相似文献   
113.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提出了边境旅游的行动者-网络体系,由入境元素、景观元素、区位元素、营销元素等异质性元素构成的边境旅游行动者-网络在转译过程中,必须通过“强制通行点”:简化入出境手续,构建区域合作机制,各行动主体通过相互作用就能达到旅游产品创新的目的。实施边境旅游集散地开发项目,开发建设中朝边境“自由旅游区”。联合开发“鸭绿江国际旅游廊道”,提升边境旅游产品创新层次,促进网络中各种行动主体的联动与互动。促进边境地区“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14.
简要介绍可量测实景影像技术,探讨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技术的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数据采集与建库,并介绍基于此技术的福田区城市管理部件数据采集及建库项目工作应用情况,认为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的城市部件普查方案,对于其他城市开展数字化城管部件数据采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建立的实景影像数据库不仅可以为数字城管、智慧城管,还可以为数字城市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15.
以秦皇岛建筑节能办公室在推进既有建筑节能工作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及实际经验为基础。结合当前国家形势,重点分析了秦皇岛既有建筑存在的能耗问题及产生原因,并从技术上提出了节能改造的方案,论证了节能改造潜力及困难。  相似文献   
116.
一种适合于岩石材料的双剪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岩土类材料强度理论分为单剪强度理论、三剪强度理论和双剪强度理论。三类强度理论的典型代表是Mohr -Coulomb强度理论、Drucker-Prager准则和双剪强度理论。单剪强度理论、三剪强度理论和双剪强度理论都有其相应的单元模型 ,分析单元体上对单元体破坏起主要作用的应力 ,建立各应力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 ,形成岩土类材料的强度理论。本文分析岩石围压试验和真三轴试验下的破坏及强度特征 ,提出一种适合于岩石材料的双剪模型 ,与三类强度理论建模方法相同 ,可以得出一系列新的强度理论  相似文献   
117.
海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加与渔业资源的衰竭之间的矛盾是中韩两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简要回顾了中韩两国渔业发展的历史,比较了海洋捕捞业与海水增养殖业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海洋农牧化的日趋重要性,并着重从海水养殖品种(包括鱼、虾、贝、藻养殖)、养殖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了两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与现状。同时,结合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海洋农牧化方面的工作,重点论述了中韩两国在此领域的现状和今后的计划。本文所提供的基础信息对今后海洋农牧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8.
向海洋要淡水解决沿海水荒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沿海地区淡水资源匮乏,供需矛盾尖锐,大力发展低能耗的海水淡化技术,开发海底淡水资源,是沿海地区解决水荒问题的两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9.
基于西藏定日气象站1980~2019年逐月平均气温、0~20cm浅层地温资料,应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近40a定日浅层地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0年来,定日各层(除5cm外)年平均地温均呈升温趋势,升温幅度为0.03~0.187℃/10a,0cm升温率最大,15cm升温率最小,5cm地温呈不明显的下降趋势,春、冬季各...  相似文献   
120.
前言美国西部大量荒地用于放牧。虽然从最初殖民起就放牧牛羊,直到1930年以前并未作过水文影响的探讨。长期使用的破坏,特别是放牧对水文的影响所知极少。对于这类问题的应用水文技术还处在薄弱的初步阶段。现代放牧制度预期效益包括饲草的年生产量和长期产量及其品位,这种制度应适于依据牧场恢复而定的放牧管理计划,并能用于两个或多个牧场。特别缺乏这些放牧制度的水文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