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9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袁野  施光海 《地球学报》2012,33(2):176-184
在野外地质工作、镜下观察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氢氧稳定同位素测试等方法对江西上饶龙门高岭石-叶蜡石矿床矿石进行了分析。其主要组成矿物为高岭石族矿物、叶蜡石和石英,其次有少量的绢云母、黄铁矿和赤铁矿等。矿石中高岭石族矿物Hinckley指数为0.33~0.94,整体属于较无序高岭石,叶蜡石有2M型和1Tc型两种多型,以2M型为主。矿石的δ18O值为4.5‰~6.6‰,δD值为-71.7‰~-98.5‰。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为晶屑玻屑凝灰岩受热液蚀变而成,其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成矿温度为75℃~300℃,压力<1kb。  相似文献   
73.
位于北美-加勒比板块俯冲带内的危地马拉硬玉岩区产有硬玉岩、榴辉岩、钠长岩等岩石类型,但绿辉石岩还没有详细报导过。研究样品为该区的硬玉岩和绿辉石岩,前者主要由Jd端元含量较高的硬玉组成,具有粒、柱状镶嵌结构。硬玉晶体具有显著的成分振荡环带,其核部及其背散射电子图像的浅色区Jd端元含量为94.81%~95.48%;暗色区Jd含量大于97.92%。后者绿辉石岩具有交代结构,主要由绿辉石和硬玉组成。其中绿辉石的CaO(9.01%~10.80%)和MgO(6.09%~7.94%)含量较高,FeO(2.84%~4.89%)含量较低;硬玉的CaO、MgO和FeO含量变化范围较大,分别为0.59%~4.30%,0.26%~3.05%,0.76%~2.87%。硬玉岩中流体包裹体的存在,以及绿辉石岩中显著的硬玉交代绿辉石现象说明其成因与缅甸硬玉一样,是硬玉质流体通过结晶-交代作用形成。硬玉岩中硬玉振荡的环带结构反映形成时温度-压力-组分体系存在振荡变化,平直连续的环带边界反映结晶时P-T条件位于硬玉稳定的低温高压区域。该区绿辉石岩的硬玉化作用清楚,能够观察到三期硬玉岩化作用现象,说明绿辉石岩可能是在硬玉岩的形成过程中,硬玉质流体与原岩辉石岩作用的结果,这进一步阐明了俯冲带内硬玉岩区硬玉质流体的广泛透入性与结晶交代作用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4.
漂河川镍矿的辉长岩锆石SHRIMPU-Pb定年给出了222Ma±8Ma的年龄,表明其形成于晚三叠世。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不属于蛇绿岩的成员,而是热侵位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侵位时代在区域性的变质变形事件之前。结合地球化学资料、相邻地区的大地构造相及热年代学的研究结果,认为区域上的造山作用主幕很可能发生在中生代,而不是原来认为的二叠纪末。漂河川和相关地区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应该形成于碰撞造山之前,很可能属于大陆边缘裂谷性质。  相似文献   
75.
大桦背花岗岩体位于内蒙古乌拉山地区,东距哈达门沟大型钾长石—石英金矿床约5km。前人对该岩体曾做过不少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所得结果相差较大,但是多数研究者认为大桦背岩体与区内金矿化具有成因联系。本文采用先进的高灵敏、高分辨率的离子探针(SHRIMP)对大桦背岩体进行了锆石U-Ph定点定年研究。结果表明,大桦背岩体的形成年龄为353±7Ma,应为海西旋回早期产物。此年龄比已得到的乌拉山金矿区成矿年龄大至少70Ma,因而推测大桦背岩体与金矿化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76.
金厂峪金矿床是冀东最大的金矿床 ,具有早期复脉型和晚期石英大脉型两种矿石类型。矿区产有多期钠长岩脉 ,且与含金矿脉有密切的时间和空间关系。青山口花岗岩体位于矿区西约 2~ 3km,有研究者认为金矿床成因上与花岗岩体有关。应用先进的 SHRIMP测年技术 ,测得肉红色钠长岩脉的锆石 w (2 0 7Pb) / w (2 0 6Pb)年龄为 (185 8± 8) Ma,青山口花岗岩体锆石 w(2 0 6Pb) / w(2 3 8U )年龄为 (199± 2 ) Ma。金厂峪金矿床的的复脉型矿化早于肉红色钠长岩脉 ,故其矿化的时代应在晚元古代。青山口岩体的年龄和区域上与辉钼矿化有关的花岗岩年龄一致 ,均为燕山早期。推测金厂峪金矿床晚期石英大脉型矿化中的辉钼矿化可能与青山口花岗岩体有关 ,石英大脉型金矿化时代为中生代燕山期  相似文献   
77.
胶东招掖金矿带控矿断裂演化规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招掖金矿带金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特点十分明显,研究表明这些控矿断裂具有复杂的演化历史,经历过至少四期变形作用,但金矿化主要发生在控矿断裂的张性演化阶段。断裂构造不仅控制着金矿化的时间,而且控制着金矿体的空间分布及产状,同时也控制着金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78.
内蒙古苏左旗地区闪长—花岗岩类SHRIMP年代学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本文对内蒙古苏左旗地区的闪长 -花岗岩类进行了精确的 SHRIMP定年研究。研究表明 ,富钠的白音宝力道岩体是一个多期次侵入的复合岩体 ,主体可能是 4 90~ 4 6 4 Ma之间侵位的 ,推测是洋壳俯冲的产物 ;随后在 4 2 4 Ma左右该地区发生了板块的碰撞事件 ,产生具高钾钙碱性系列的花岗岩。该区富钾的包尔汗喇嘛庙岩体本次得到的 SHRIMP年龄为 2 2 2~ 2 0 4 Ma,表明其在晚三叠世侵位 ,可能代表了造山期后的岩石圈拆沉事件。  相似文献   
79.
江西永平铜矿床蚀变矿化分带、矿石组构及成矿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永平铜矿床位于江山-绍兴断裂带南缘、北武夷山燕山早期岩浆岩与海西期-印支期信江断裂坳陷带接合带,是一个伴生S-W-Pb-Zn多矿种的层状铜矿床。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着矿区内晚古生代地层、燕山期岩浆岩及矿体的空间分布,即基底周潭群逆冲推覆到晚古生界地层上,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等沿逆冲推覆断面侵入,矿体呈层状产在矽卡岩化石炭系叶家湾组中。矿体围岩主要是石榴石矽卡岩、千枚状页岩及矽卡岩化大理岩。本文从矽卡岩分带、矿石组构等方面来刻画永平铜矿成矿精细过程。永平铜矿矿区的探采工程揭示,以火烧岗岩体为中心向外,蚀变矿物组合、石榴石颜色及矽卡岩的含矿性等表现出明显的分带规律,即从岩体到围岩有:石榴石→透辉石→硅灰石矽卡岩矿物分带;红色→棕色→绿色的石榴石颜色分带;矽卡岩含矿性先增加后降低,其中矿体主要在(红)棕色石榴石矽卡岩呈条带状或网脉状产出。矽卡岩型和变质砂页岩型矿石的矿石矿物组成均与硫化物-石英大脉(~10m)中矿石矿物组成相同或相似,均为黄铁矿-白钨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且生成顺序一致,说明矿区内不同类型的矿石是同一成矿热液体系在不同围岩类型及控矿构造中的产物。永平铜矿成矿过程可划分为石榴石、(磁)赤铁矿阶段、白钨矿阶段、铁铜硫化物阶段、铅锌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等六个阶段,其中石榴石阶段形成矽卡岩分带,在该阶段晚期形成磁黄铁矿-铁闪石-(黄铜矿)-石英块状矿石;(磁)赤铁矿阶段发育磁铁矿、赤铁矿;白钨矿阶段形成白钨矿及少量黑钨矿;铁铜硫化物阶段是铜硫矿主要矿化阶段,形成块状及脉状黄铜矿矿石;铅锌硫化物阶段是成矿晚期阶段;碳酸盐阶段代表原生成矿过程结束。  相似文献   
80.
一、IGCP480项目及第三次专题讨论会概况 IGCP-480项目(2004-2009)旨在探索"中亚造山拼合体"的构造地质和大地构造关系及其对大陆增长和陆内变形的意义.中亚造山带是欧亚大陆内部规模最大的造山系统,浓缩了自中元古代末至中生代全球构造演化的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