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148篇
地球物理   128篇
地质学   320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14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8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雷达资料、探空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5月19日和7月29日喀什地区北部2次致灾冰雹天气的环境场及雷达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1)两次冰雹都是在中亚低涡的有利的环流背景下产生,午后垂直温度递减率增大,中高层干冷空气与低层暖湿空气交汇增强了大气不稳定性、冰雹发生前强对流指数明显增强、深层风切变加强、0℃~-20℃层高度适宜,为冰雹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场条件。不同之处在于,两次过程中亚低涡中心强度和南伸的位置不同,“5.19”过程低涡位置偏南; 低层触发系统不同,“5.19”为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触发对流,“7.29”为700 hPa切变线附近触发;θse能量锋区、比湿、中高层干冷空气入侵势力、深层风切变等变化上“7.29”冰雹比“5.19”冰雹偏强;(2)雷达回波形态和风暴类型上,前者为多单体线性风暴,后者为超级单体风暴,反射率因子剖面均出现弱回波区和悬垂回波等特征结构,≥50 dBZ 的回波伸展到-20 ℃层高度以上;径向速度图上均出现中小尺度辐合辐散特征;冰雹发生前VIL值出现跃增,冰雹结束后迅速下降,可以作为监测冰雹特征之一。上述特征结构在“7.29”过程表现的更明显。  相似文献   
972.
情景是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工具。为了科学支撑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和研究,2010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了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SSPs)。作为从社会经济变化视角构建的气候情景,SSPs促进了气候变化科学基础、影响、脆弱性、风险、适应和减缓等学科的综合研究。本文介绍了SSPs情景研发与应用过程;阐述了全球和中国的人口经济、土地利用、能源和碳排放的模拟和预估主要成果;探讨了全球和中国碳排放路径及其与“双碳”目标的关系;并展望了SSPs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3.
2种东风螺软体部和生殖腺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了野生台湾东风螺(Babylonia formosae),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及养殖方斑东风螺软体部和生殖腺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结果表明,2种贝软体部和生殖腺的15种主要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较饱和脂肪酸(SFA)含量高.野生台湾东风螺、方斑东风螺及养殖方斑东风螺软体部的UFA质量分数分别为68.22%、67.23%和76.05%: 其软体部SFA质量分数分别为28.16%,28.23%和21.5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质量分数高,n-3PUFA和n-6PUFA质量分数占总脂肪酸的39.20%~64.53%,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质量分数占总脂肪酸的13.82%~34.22%,养殖方斑东风螺的质量分数最高.研究发现,2种东风螺,特别是养殖的小型方斑东风螺,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是EPA和DHA理想的提取原料.  相似文献   
974.
975.
利用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ECMWF细网格模式2 m温度预报产品,使用三次多项式差值方法内插到站点,并用中短期天气预报检验方法,对南疆西部12个国家站与15个区域自动站共27个站的最高、最低气温未来24 h预报效果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ECMWF细网格模式2 m温度预报产品对南疆西部非山区站未来24 h最高、最低气温的预报能力较好,对山区站未来24 h预报效果差;对南疆西部最高、最低气温的预报效果随季节变化,夏季预报准确率高于冬季,秋季预报准确率最低;模式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在降雪、高温天气时较高,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在降雨时较高,在高温过程中较低;模式对于降雨、降雪、大风/沙尘等天气最高气温预报偏低,高温事件中最高气温预报偏高。最低气温预报在降雨、高温天气中偏高,降雪时偏低,大风/沙尘天气最低气温预报偏东地区偏高、偏北地区偏低。降雪、高温天气预报相对降雨、大风/沙尘天气预报效果更稳定。  相似文献   
976.
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思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能源需求出发,对国外、国内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作了简要说明,分析了我国在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有利条件,提出今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77.
目的:观察止痛健骨方对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术后愈合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 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术后肝肾亏虚、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指导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止痛健骨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综合疗效、术后骨折端骨密度值、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血清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与骨钙素(MID)水平、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80.00%(2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2组骨折端骨密度值均较术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同时间节点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2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后1周升高,治疗组术后6个月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个月PINP、MID较术后第1天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痛健骨方能够明显提高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术后肝肾亏虚、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增加骨折端骨密度值,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978.
王琦  塔娜 《地理科学进展》2023,(10):2047-2057
时空间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关注城市空间利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是女性主义地理学和行为地理学的重要议题之一,对构建性别友好型城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郊区就业岗位和生活设施不足的情况下,郊区女性的日常活动面临更强的时空制约。论文基于“2017年上海市郊区居民日常活动与出行调查”数据,从活动地点的空间分布、数量、时间分配3个维度刻画郊区居民的工作日活动空间多维特征与性别差异,分析郊区社区建成环境对男性和女性活动空间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1)男性与女性的活动地点数量基本相似,但相较于男性,女性在工作日以家内活动为主导、活动空间范围更小且不同地点用时均衡度更低;(2)社区内活动设施、公共交通可达性、主观社区环境评价与女性居民工作日活动空间的相关性更显著。论文提出,性别友好的城市规划需要关注不同群体的行为模式,重视公共交通与生活设施配套,提升居民的社区环境感知。  相似文献   
979.
饱和软黄土是一种有别于湿陷性黄土、饱和压密黄土的特殊地层。为分析敞开式降水对富含饱和软黄土地层深基坑变形影响,选取西安地区某典型深基坑为剖析对象,分析降水前、后土层物理力学性能变化,探讨降水前、后饱和软黄土地层的粘结强度,对比研究降水前、后对深基坑变形的实测值与计算值。研究成果可在物理力学性能变化、粘结强度提升和变形控制方面为富含饱和软黄土地层深基坑设计参数选取时提供参考,为类似项目积累地区经验。  相似文献   
980.
吴佳雨  王诗奕  李红  塔娜 《地理学报》2023,(4):1044-1056
城市绿色空间对焦虑的缓解作用受到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和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学者的关注。然而,受限于数据采集技术的精确程度,很少有研究分析绿色空间中的植被色彩对降低焦虑水平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公民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高精度城市植被数据库,从植被色彩视觉感知的角度入手分两个层次评价植被色彩,并构建有序Logistic模型探究不同地理背景下植被色彩与个体焦虑的关系。研究表明:丰富的植被色彩确实能有效缓解焦虑,但同时受可塑性面积单元(MAUP)和地理背景不确定性问题(UGCoP)的影响。具体而言,提升居住环境的基底色彩水平、增加工作环境中植被色彩的多样性有助于缓解焦虑,并且植被色彩与焦虑的关联主要在小规模缓冲区中观察到。上述结论证实了植被色彩对焦虑缓解作用,能够为城市绿色空间设计提供具体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