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148篇
地球物理   127篇
地质学   320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14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8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81.
云南广南县格乍金矿主要受矿区F_1、F_3两条北西向展布的断层构造带夹持和控制,主要矿体赋存于下泥盆统坡松冲组上段(D)_1ps~2泥质粉砂岩之层间构造破碎带中,矿化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锑矿化,局部见臭葱石化。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热液或热水溶液充填-交代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82.
对云南宜良盆地地热资源水文地质条件、热储层结构及地热田特征等分析研究,可将宜良地热田划分为3个相对独立的地热区,并对宜良地热田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储集形式等规律进行探究,建立了宜良地热田热储概念模型,其成因模式为大气降水补给的断裂控热深循环型地热系统。研究区热储岩性主要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为岩溶型层状热储,热储温度一般在43℃~55℃之间,埋藏深度一般在800~1200m。宜良断裂带为水热对流循环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和储集空间,地下热水在震旦系灯影组岩溶含水层中富集,最终形成宜良地热田。  相似文献   
883.
长江流域潜在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蒸发悖论”科学问题,从长江流域实际蒸发量变化的原因着手,探讨实际蒸发量与潜在蒸发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当干燥度指数R<0.8时,实际蒸发量与潜在蒸发量为明显的正相反关系,当0.81.0时,实际蒸发量与潜在蒸发量为明显的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884.
土壤呼吸与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土壤呼吸是当前碳循环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引人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陆地生态系统向大气释放CO2最大的源,具有多方面的生态意义。综合评述了国内外有关土壤呼吸研究成果与测定方法,阐述了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因素分别有温度、湿度、植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和人类活动等,概括了土壤呼吸及其各分量的不同测定方法及特点,并讨论了土壤呼吸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85.
谢韶  苏小山  梁越 《热带地理》2008,28(1):21-25,57
通过分析中高纬度的大气环流,发现台风"派比安" 的路径变化与西风带低槽和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及它们的相互配置有着密切关系;对"派比安"所影响地区带来强降水过程进行物理量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强大深厚的台风低压系统是降雨的前提条件,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散度场有利于台风势力的维持,对强降水持续起到重要作用;正涡度区域与降水范围一致,其中心对暴雨中心落区具有指示意义;高水汽通量区与强降水落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86.
长江流域极端降水时空分布和趋势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6年以来,长江流域的极端强降水出现了显著增加的趋势,突出表现在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降水量的增加,既是极端降水强度增强,也是极端降水事件显著增加的结果。长江流域极端降水变化主要发生在东南部和西南部。趋势分析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长江流域上游极端降水事件峰值提前到6月份出现,与长江中下游极端降水峰值出现的时间几乎同步,这必将加大遭遇性洪水发生的机率。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洪水的频繁发生,与长江流域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87.
天山北麓河流阶地序列及形成年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天山北麓河流阶地序列及其年代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根据详细的野外工作, 确定天山北麓发育7 级河流阶地, 其中T7、T6、T5 及T2 等主要阶地为河流切割先期冲积扇而形 成, 与4 级阶地对应的4 期冲积扇分别为F1、F2、F3 与F4。由于天山北麓构造隆升向盆地方 向迁移, 冲积扇呈串珠状发育, 背斜带间发育的冲积扇平面形态则由于南北背斜的限制而变 得不规则。基于黄土-古土壤序列对比分析、ESR 与OSL 测年以及前人研究成果, 确定天山 北麓河流下切形成T7、T6、T5 及T2 等阶地的时间分别为约0.54 Ma BP、0.3~0.2 Ma BP、 28~8 ka BP 和全新世早期。阶地年代表明, 天山北麓3 级主要阶地T7、T6、T5 及对应冲积扇 发育与天山更新世3 个冰期间冰期旋回基本对应。  相似文献   
888.
极端干旱区天然植被耗水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采用自动控制仪器对极端干旱地区不同植被的单株和群落的蒸散发进行了长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胡杨在生长期内单位叶面积上月蒸腾量8月最大,10月最小,蒸腾量呈单峰型,在4—5月树干单位面积液流通量为0.13~0.15 L·cm-2·d-1,6月为0.294 L·cm-2·d-1。在晴朗无云的条件下,柽柳灌丛蒸散速率变化呈单峰型,在生长季节日蒸腾量为63.48 L,平均日蒸腾量为0.349 L。梭梭日蒸腾量与土壤含水量有密切的关系,在生长期总蒸腾量为344.66 L。骆驼刺、苦豆子和胖姑娘蒸腾量月变化具有共性,各月和年蒸腾量的总量骆驼刺最大,苦豆子居中,胖姑娘最小。最后推算额济纳三角洲全年植物蒸散发总量为2.43亿m3。该定量数据的测定为确定区域层面上的需水量和区域生态需水计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89.
小湾水电站坝基卸荷岩体抗剪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朝政  沈蓉  李伟  廖建军  苏智光 《岩土力学》2008,29(Z1):485-490
通过对小湾水电站松弛岩体抗剪特性以及更深入的现场和室内多种试验研究,以更细致深入的评价松弛岩体结构面的变形破坏机理及抗剪强度参数,为后续评价坝基固结灌浆效果以及复核拱坝坝基开挖和地基处理设计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90.
灌丛对流动沙地土壤特性和草本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16,他引:12  
通过对流动沙地灌丛内外土壤特性、土壤养分含量、土壤种子库和草本植物群落特征的差异性调查,分析了灌丛对沙地土壤特性和林下草本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流动沙地0—20 cm土壤中细沙、极细沙、粘粉粒、有机质、总氮和总磷、有效磷和土壤水分含量,小叶锦鸡儿灌丛下分别较灌丛外高17.3%、4.4%、 49.5%、43.8%、40.0%、23.1%、16.3%和10.8%,黄柳灌丛下较灌丛外分别高3.5%、21.3%、0.0%、20.0%、16.7%、8.3%、10.6%和28.1%。小叶锦鸡儿、差不嘎蒿和黄柳灌丛下凋落物蓄积量要比灌丛外分别高18.3倍、365.2倍和15.5倍。差不嘎蒿灌丛下土壤种子库密度较灌丛外高10.9倍。原为半固定、半流动沙地优势种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草,不仅能在流动沙地灌丛下存活,而且具有较高的密度、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结果还表明,从灌丛中心到灌丛边缘,凋落物产量、土壤种子库密度、草本植物密度、盖度、生物量均存在明显的递减梯度,在灌丛外不远处消失。这些结果说明,在流动沙地,灌丛具有明显的“肥岛”效应和“保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