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0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40篇
海洋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和变质岩中的硅质岩时代问题已成为研究华南区域构造和古地理的焦点之一,长期以来被地质学界认为属于江南古陆元古代“板溪群”的范畴。近年来,关于该构造岩系中存在晚古生代放射虫动物群的报道,导致一些学者怀疑该地区传统的构造古地理格局需要重新解释。对此,许多地学工作者提出异议。为了验证上述放射虫动物群的报道的准确性,从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和区域地质调查等多领域进行了野外调查和样品的多次重复系统采集;同时,对已发表的资料进行了再分析。研究显示,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和变质岩中的硅质岩和扳岩的岩石薄片和微体古生物分析样品中未产出放射虫化石,但是在部分硅质岩和板岩样品中却发现了中-新元古代的疑源类化石。有关硅质岩的主量元素、稀上元素中Ce异常值、(La/Ce)x比值和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沉积作用与陆源物质有关,沉积环境接近大陆边缘、远离深海远洋环境。  相似文献   
142.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大地电磁测深实测资料的分析,结合区域地质、重、磁、大地电磁和地震资料,文章对青藏高 原东缘的深部构造、壳内高导层、电性结构与矿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力计算中的莫霍面是由诸多高低变化 电阻组成的一个界面,莫霍面之上容易形成壳内高导体;在20 km深度左右存在电阻率变化界面,为上下地壳界面的反映。 电性和Vs研究表明,在地幔柱发育地区,地壳厚度减薄了15 km左右。区内诸如金沙江-红河断裂、鲜水河断裂等深大断裂 带已经深达莫霍面,成为各块体或成矿带的边界,控制了岩体和壳内高导体的分布。进而探讨了贡嘎山壳幔高导体的成因 以及区内地幔柱与矿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3.
横跨天山的中天山北缘断裂带是中亚地区一个重要构造单元,新疆的阿齐克库都格-尾亚断裂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走向近东西,宽约30 km,延伸1000 km以上。主要由绿片岩化和糜棱岩化的早古生代杂砂岩、火山岩、含高压变质岩的蛇绿混杂岩和新元古代片岩、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等组成。二叠纪的红色磨拉石不整合覆盖在这些变质变形的岩石之上。笔者研究表明,这是一个古生代的大型韧性剪切带。广泛发育于该带的近直立糜棱面理和近水平拉伸线理确定了其走滑性质,各种运动学标志如不对称褶皱、小型—显微尺度的非同轴不对称剪切组构、糜棱岩中石英的C轴组构等标定这是一个近东西走向的右旋走滑韧性剪切带。部分地段沿该带两侧具有逆冲和挤出成分,以花状构造和枢纽平缓的直立褶皱为特征,反映  相似文献   
144.
江西相山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对富大铀矿形成的制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江西相山铀矿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 ,一直是铀矿地质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大量的新资料支持以下的构造演化模式 :成矿前的走滑剪切 ;成矿期的伸展拉张 ;成矿后的挤压逆冲。这一构造演化体系是形成相山富大铀矿田的有利地质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45.
华南前侏罗纪构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华南是我国地质研究的立典地之一。近年又有若干新发现,获得大批新数据,产生了许多新认识。本文初步总结了华南前侏罗纪地质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以及出现的新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了综合评述,兼谈了自己的认识。主要内容包括前寒武纪地质特征(多地体的构造格架、碰撞拼合带位置的厘定、华夏古陆问题、新元古代变质作用)、华南原始大陆形成的时间与证据、华南早古生代褶皱带构造属性(陆内造山前构造、早古生代地层序列与沉积环境、陆内造山的证据、陆内构造-岩浆作用特征、早古生代陆内造山的驱动力)、晚古生代沉积环境与早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的构造背景(晚古生代含放射虫硅质岩问题、晚古生代地层序列、早-中三叠世花岗质岩浆活动特征、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动力学机制)以及华南地质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等。期盼借此引起业内同行的重视,促进华南地质研究的前进步伐。  相似文献   
146.
白垩纪时期赣杭构造带的伸展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前人研究认为赣杭构造带在晚中生代有两个阶段拉张活动:第一阶段发生于晚侏罗世,造成中酸性-基性火山岩喷发;第二阶段发生于早白垩世晚期,形成断陷红盆带,伴随基性玄武岩喷溢。以白垩纪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数据为依据,认为两个阶段玄武岩浆喷发均发生于白垩纪时期,但对早期构造-岩浆活动的认识与之不同,且赣江断裂带对这期活动有限制和转换作用。早期((143±1.1)~(139±0.7)Ma)在赣杭带西端没有酸性岩出露,赣江断裂带附近的玄武岩浆来自亏损地幔,没有地壳物质混染,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属于板内拉张作用的产物。晚期(105~98 Ma)的玄武岩浆来自于富集地幔,有俯冲陆壳成分的不均匀混染,岩石属于拉斑玄武岩和碱性橄榄玄武岩系列,玄武岩浆喷发伴随着强烈的区域伸展作用,形成一系列红层盆地。  相似文献   
147.
晚中生代时期,中国东南部位于日本—台湾火山岛弧的后缘。中侏罗世—晚白垩世期间,受太平洋板块朝东亚陆缘俯冲以及弧后扩张作用的影响,中国东南部广泛发育了伸展断陷盆地和火山—侵入岩岩系。盆地类型包括中侏罗世的裂谷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火山碎屑—熔岩断陷盆地、晚白垩世—古近纪的红色碎屑断陷盆地等3种,火成岩岩系则主要由花岗岩类、双峰式火成岩、碱性花岗岩、变质核杂岩与穹隆状花岗岩等组成。盆地形成时代和岩浆岩侵位结晶时代相近,年龄峰期140~110 Ma (早白垩世),两者紧密分布在一起,构成早白垩世中国东南部盆岭构造。文章对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盆地和岩浆岩山岭的基本地质特征进行了归纳,对火成岩系列的岩石学和构造地质等特征以及形成中国东南部盆岭格局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8.
对新疆博格达-哈尔里克山火山岩和花岗岩的15个磷灰石样品和5个锆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测定表明,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年龄变化于109.3~11.9 Ma之间,锆石的裂变径迹年龄变化于81.7~56.8 Ma之间.矿物对法计算得到,该地区晚白垩世至新生代中期的视剥露速率为0.157~0.222 mm/a.热史模拟结果表明,博格达-哈尔里克山自白垩纪以来经历了多期冷却剥露,分别是早白垩世(119~105 Ma)、晚白垩世晚期(67~65 Ma)、新生代早中期(47~31 Ma)和新生代晚期(12~7 Ma).白垩纪以来的天山变形作用,与亚洲南缘多期的地体碰撞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9.
赣东北蛇绿岩发育地区产出有高温和高压变质岩。高温变质岩包括多种角岩、透 辉石岩和黄长石大理岩;高压变质岩包括文石硬玉蓝片岩、硬往石片状大理岩和红帘石硬绿泥石 片岩。这两类变质岩仅见于元古界地层内,空间分布上仅与本区蛇绿岩有关。在大陆边缘蛇绿岩 发育期间,有过一种岩浆作用—热变质作用,高压变质作用叠加在高温变质作用之上,暗示 了高温变质岩与该蛇绿岩发育的洋盆早期拉张阶段的岩浆作用相对应,高压变质岩则与洋盆晚期 闭合阶段的构造作用相对应,我们称这种机制为“重变质作用”,与都城秋穗的“对变质作用”不 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