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193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162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586篇
海洋学   155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11.
Deformation Mechanism and Stability of a Rocky Slop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A high slope is located on the side of the spillway at a hydropower station in Southwest China, which has some weak inter-layers inclining outwards. Parts of the slope show heavy weathering and unloading. There appeared deformation and tensile crack either on the surface or on the afteredge of the slope during excavation, and under a platform (elev. 488 m), two levels of slopes collapsed on the downriver sid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in situ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the conceptual model of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mechanism was erected for this slope. Furthermore,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with FLAC^3D numerical simul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whole deformation of the slope is unloading rebound in certain depth scope and the whole body does not slide along any weak interlayer. In addition, two parts with prominent local deformation in the shallow layer of the slope show the models of "creep sfiding-tensile cracking" and "slidlng-tensile cracking",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e corresponding project of support and reinforcement is proposed to make the slope more stable.  相似文献   
112.
LBM钻井液是一种低粘度低失水量的高效造浆材料,通过在绳索取心中应用,证明了LBM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抑制水敏性地层膨胀与分散的能力.可有效防止粘附卡钻事故及解决钻杆内壁结垢问题.是绳索取心钻进较理想的钻井液材料。  相似文献   
113.
陕西马元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陕西马元地区铅锌矿位于扬子地台北缘碑坝隆起东南缘一带。矿化带长大于60km,宽10~200m,可分为南、东、北3个铅锌矿化带,已圈出了40多条铅锌矿体。其中南矿化带长大于20km,宽20~120m,已圈出了40多条铅锌矿体;东矿化带长大于30km,宽20~200m,地表已发现7条铅锌矿体;北矿化带长大于10km,宽10~100m。矿体一般长100~2560m,厚0.80~10.01m,锌品位1.05%~10.82%,铅品位0.55%~7.54%。主矿体长2560m,厚1.46~32.53m,平均厚约7.60m,最厚28.40m,锌品位1.45%~11.42%,平均4.47%。矿化带主体由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组成,产于灯影组的砾状白云质角砾岩带中。矿化主要受地层和构造的控制。经预测,马元地区铅锌矿有较好的找矿远景,具有形成超大型铅锌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4.
扫描电镜分析各类微体化石样品最佳镀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试验对比,总结出了非导电微体化石-放射虫,硅藻,竹节石,有孔虫,介形虫,轮藻,牙形石,海绵骨针等的最佳镀膜方法和最佳镀膜厚度。  相似文献   
115.
通过对北山地区金矿矿赋矿围岩-碳质板岩,浅变质含碳碎屑岩及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和石英的微量元素,稀土铺张持征研究,认为北山地区金矿床是在含金建造的成矿物质基础上,经后期深源热液能量叠加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6.
应用半导体探测器和放射性同位素激发的 X 射线荧光法分析了地质样品中痕量铀。~(57)Co 激发源制成峰与本底比率高的形式。取10分钟测量时间,用强度为0.26×10~9贝克勒尔(0.26GB_q)的激发源,方法的检测限为24微克/克,源的强度增强10倍,检测限可提高到9微克/克左右。对于锡、铈、钨和钍的检测限亦作了测定。  相似文献   
117.
近代隕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铁隕石的研究已远远超出純理論性的范畴,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隕石从宇宙空間以高速墜落穿过大气圈的速度、温度、压力、动能和軌迹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宇宙飞船返回地球时的温度、压力状态、运动軌迹、着陆条件、飞船外壳热的扩散以及合金的机械強度等。  相似文献   
118.
城市三角测量规范(草案)中规定,角度改正数所用的位数,对于三等三角测量应算到0.″1。而且,工矿区或城市三等三角测量边长一般均短于三公里(以下简称短边三角测量),大都以角度平差法处理观测的偶然误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养沅同志体会到大地曲率改正数有下述一些规律。如图1所示,已知:  相似文献   
119.
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辽宁城市密集,工业发达,城市、工业、农业用水集中,需水量已超过了水资源的负担能力,成为我国水资源非常匮乏的大省。水严重制约了辽宁经济的发展。水库蓄水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水资源先天不足,缓解了供水、需水的矛盾。但近年来,水库蓄水也受到了干旱缺雨的影响,放水多,入库少,  相似文献   
120.
2018年4月在“福建省长乐海蚌资源增殖保护区”及其邻近海域布设31个站位进行底拖网调查取样,共鉴定渔获物45种,其中甲壳类21种、贝类14种、鱼类10种。西施舌(Mactra antiquata)的站位出现率为38.71%。站位的质量密度平均为975.68 kg/km2(0~23 384.53 kg/km2),个数密度平均为2.983×104个/km2(0~59.607×104个/km2)。西施舌种群在渔获物中的IRI值高达 1 556.5 \[仅次于截形白樱蛤(Psammacoma gubernaculum)],为优势种,表明西施舌在保护区生物资源组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保护区内西施舌的站位出现率及质量密度明显高于区外,表明西施舌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保护区范围内;西施舌种群的年龄组分布较广,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大部分西施舌均达到性成熟年龄和大小,表明资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2006年和2012年的调查结果相比,保护区2018年西施舌资源比2012年有显著提高,分布范围亦有明显扩大,但尚未恢复到2006年的总体水平。综上可以看出,西施舌资源保护区范围总体界定合理,西施舌资源保护显见成效;“福建省长乐海蚌资源增殖保护区”范围内不同区块实行不同程度的禁捕、限捕管控,2011年以来累计放流西施舌种苗253.07万粒,对于西施舌资源恢复和养护管理是有效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