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20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云南会泽特富铅锌矿床找矿研究现状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会泽铅锌矿是我国著名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区中超大型富铅锌锗矿床的典型代表 ,它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 ,处于小江深断裂带和昭通曲靖隐伏深断裂带间的北东构造带、南北构造带及北西垭都构造带的构造复合部位。该矿开采历史悠久 ,经过 5 0余年的开发 ,两大骨干矿山 (麒麟厂、矿山厂 )出现严重资源危机 ,找矿的难度也愈来愈大。截止到1998年 6月 ,尚保有的铅锌金属储量只能满足 7~ 8年的生产需求。为此 ,不少地质勘查单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和学者围绕地质找矿工作 ,相继作过大量的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科研工作 ,具有代表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云南会泽麒麟厂铅锌矿床构造地球化学及定位预测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在论述构造地球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会泽麒麟厂铅锌矿床构造地球化学特点,认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集中区是进行隐伏矿定位预测的重要依据,提出了1571中段44-62剖面线间的深部等重点定位找矿靶区,已被验证工程证实,新发现八号隐伏矿体。该方法对隐伏矿定位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云南会泽铅锌矿为例,从成矿时代、成矿物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热动力等方面初步讲座主峨眉山玄武岩与铅锌矿床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矿床成矿时代可能与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时代相近;峨眉山玄武岩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伴随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过程去气作用(包括地幔去气作用和岩浆去气作用)形成的流体参与了会泽铅锌矿成矿流体的形成;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为成矿热动力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青山铅锌矿床是黔西北矿集区内威宁-水城成矿亚带的典型矿床之一,矿体产出严格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控制。含矿断裂带中构造岩既是构造变形作用的载体,也是相应变形环境的受体,其具有显著的分带特征。针对斜落走滑构造环境下弱蚀变构造岩与热液成矿成生联系研究的薄弱环节,基于构造岩-岩相学填图方法以及不同岩相带内节理、裂隙构造解析,系统采集不同构造岩-岩相带内定向构造岩样品,进行显微构造与地球化学分析,剖析不同岩相带内构造岩类型、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及其分带特征,构建了该矿床构造岩-岩相分带模式,即从矿体向外,依次为:张裂岩相带→泥化相带(一、三中段及以上)→扭裂岩相带→压裂岩相带。扭裂岩相带内发育黄铁矿化、铅锌矿化、方解石化、弱白云石化,压裂岩相带内主要发育方解石化,矿化蚀变随着远离矿体呈现出从强变弱的变化规律,成矿环境也随着温度逐渐降低,呈现氧化→弱氧化-弱还原→还原的变化特征。同时,结合宏观和显微构造应力场分析,认为矿体外侧不同类型的构造岩是在统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因不同位置的局部应力场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构造岩,发育在北西向断裂下盘的次级断裂不仅控制了矿体定位和形态产状,也控制了其外侧构造岩-岩相带。   相似文献   
15.
云南保山核桃坪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保山核桃坪铅-锌矿为一中型铅-锌矿床。矿体赋存于上寒武统核桃坪组,主要受近SN向的层间断裂(F1)及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岩石(性)控矿也十分明显,成矿作用与矽卡岩化密切相关。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的系统分析以及对矿床围岩蚀变、控矿因素的深入研究,认为该矿床主要矿化作用是深部高温成矿流体贯入并与围岩发生矽卡岩化蚀变,随后发生矿化作用。矿床应属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矿产资源紧缺日趋严重,寻找接替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然找矿难度越来越大,分析矿床成因,判断矿床类型,是地质找矿的关键环节。目前,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判断矿床成因中得到广泛应用,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用S、Pb同位素分析胶东金矿区(发云夼金矿床、蓬家夼金矿床)的成因,以期指导矿山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7.
云南毛坪铅锌(银、锗)矿床是川滇黔成矿域滇东北地区以碳酸盐岩为主岩的中-大型铅锌(银)矿床的典型代表。矿体空间分布严格受 NE 向层间断裂带和猫猫山倒转背斜的控制。主要脉石矿物(铁方解石、方解石及白云岩)中的流体包裹体发育,一般较小(3~15μm),主要为纯液相和液相包裹体,常沿矿物结晶面密集成群展布。成矿流体属 Na~ -K~ -Ca~(2 )-CI~- -F~- 型,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80~218(C,盐度为4.1 wt%~9.5 wt% NaCl,成矿压力为406×10~5~570×10~5Pa。在主要脉石矿物流体包裹体中,Na~ /K~ (1.54~4.53)与 Cl~-/F~-(0.72~156.33)较高,而重晶石流体包裹体中 Na~ /K~ (0.32~8.36)与 Cl~-/F~-(1.06~16.77)较低。成矿流体的(D 为-23‰~-64‰,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中流体包体(~(18)O_(v-SMOW)依次为0.3‰~6.2‰,-9.0‰~3.4‰和-6.8‰~-12.7‰。脉石矿物的(~(13)C_(v-PDB)为-1.1‰~-3.7‰。以上信息更好地揭示了成矿流体是变质水、岩浆水和建造水混合的产物,它们与沉积作用、昆阳群基底的变质作用及岩浆热液作用有关。该矿床本身可能是富含铅、锌、银等成矿流体对流循环沿构造"贯入"而成。该矿床不同于典型的 MVT 型铅锌矿床,是一碳酸盐岩为主岩的铅锌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云南易门式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润生  邹海俊  刘丛强  马更生 《地质通报》2007,26(12):1549-1563
系统地概括了易门铜矿田的成矿地质背景及2种矿床类型的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火山热水沉积作用、构造改造作用、岩浆叠加作用、地下热水再造作用与成矿密切相关。易门式铜矿床为"裂谷成矿背景-火山热水沉积-构造改造富集-深源岩浆叠加-地下热水再造"型多因复成矿床,建立了新的成矿模式,为该类矿床深部及外围的找矿预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作者采用构造地球化学方法,对59#矿体分布区进行研究。通过R型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结果圈定矿化元素组合异常。该异常分布在刺穿体构造的外缘,与59#矿体产出位置基本一致;同时出现(Bi-Cu)、(TFe-W-Mo-Cu-Bi)、(Zn-Cd-Cu-Ag-Pb-Bi-Mo)的异常叠加,指示叠加成矿作用的特点;根据异常特征和分布规律,推测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矿体产状,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静  吴静  韩润生 《地质通报》2010,29(6):945-952
上白垩统马头山组六苴段中亚段(K2ml2)是云南六苴砂岩型铜矿区内含铜层位之一.六苴段中亚段含铜砂岩Mo、Cd、As、Cu等亲硫元素富集.微量元素多富集于浅色砂岩中,向紫色砂岩一侧逐渐亏损,呈现分带特征.铜矿石V/(V+Ni)值大于0.7,反映缺氧环境的特点.稀土元素总量(∑REE)101.71×106~157.55×10-6,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Eu、Ce亏损-轻稀土元素富集型.从铜矿石→浅色矿化砂岩→浅色无矿砂岩,随着铜含量的降低,Mo、Cd、As、Hg平均含量逐渐降低,∑REE与高场强元素Nb、Zr、Hf、Th平均含量逐渐升高.六苴段中亚段砂岩具"矿源层"的特征,铜矿石与围岩具物源一致性,铜矿石在弱碱性、还原条件下由砂岩经水-岩作用形成,与六苴铜矿床(K2ml1)成矿机理相似.小河地段纵向上从北向南,六苴段中亚段中铜矿化的能力逐渐减弱,推测矿化带在走向上向西(紫色砂岩一侧)发生了偏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