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19篇
综合类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豫西马超营断裂带的控岩控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马超营断裂带是熊耳山南坡自中岳期形成后长期活动的NWW向区域性深大断裂,是中元古熊耳群火山岩浆向上运移的通道和火山活动的中心。以及火山弧和弧前盆地的分界,并在中生代发展为大型陆内挤压俯冲带。表现为由南向北的A型俯冲。它控制了熊耳群的形成和分布以及官道口群和栾川群的北界;造成了断裂带及其南北两侧岩石变形变质的差异;控制了熊耳山地区的岩浆和热液活动,使岩脉和热液蚀变沿断裂带发育,并使改造型花山-五丈山等花岗岩和同熔型斑岩-角砾岩在断裂带上盘或北侧由近到远分布,矿床分布显东西成带、北东成行  相似文献   
62.
逆冲推覆构造最新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逆冲推覆构造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以下4个方面:1.创立新型逆冲推覆构造几何体系,其主要构造要素为台阶式逆冲断层,强调断裂与褶皱的相互关联性,可划分为断裂与褶皱两个分支系统。2.发展平衡构造剖面的研究方法,用于计算造山缩短量并检验构造解释。3.发现韧性推覆产生糜梭岩、混合岩、花岗岩三位一体的成岩作用和对金矿床的控制作用;清表推覆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浅表台阶式逆冲断层对金属矿藏的控制作用,这种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63.
运用现代构造几何最新理论,指出安徽沿江煤田的基本构造型式为台阶式逆冲推覆构造,并对其构造类型进行详细的分类。  相似文献   
64.
浙江龙泉早元古代花岗岩的发现及基底时代的讨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浙江龙泉石英二长岩的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059±52Ma,它代表了该岩体的结晶年龄,并且也是目前在浙、闽地区发现的最老的花岗质岩浆侵位年龄。由此表明,浙、闽地区最初的岩浆活动可能始于早元古代。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仅反映该岩体受到后期地质作用扰动的年龄信息。该岩体属于一种S型或改造型花岗岩类,t_(DM)~(Nd)为2600—2700Ma,反映了本区最早的地壳形成年龄属于晚太古代。上述的早元古代花岗岩的发现和由此得到的晚太古代基底的年龄信息将对进一步研究中国东南大陆地壳的演化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65.
一、引言细脉浸染钼矿床是钼矿床的最重要的工业类型。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内,我国对钼矿床的地质普查和勘探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先后在许多地方找到了细脉浸染型的钼矿床,经过勘探,证实我国是一个极富有钼矿的国家,其探明储量已超过美国而跃居世界  相似文献   
66.
美国地质学会第 1 1 3届年会于 2 0 0 1年 1 1月在东部城市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举行 ,主题为“2 1世纪地球科学的挑战”。来自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 50 0 0多位代表包括国际著名学者科温布可、许靖华、森格、豪威尔和南京大学的施央申等出席了此次盛会。会议期间 ,美国地质学会在 1 1月 4日下午专门为许靖华博士举行了隆重的“彭罗斯奖”颁奖仪式。“彭罗斯奖”是美国地质学会的最高荣誉奖 ,最早由美国PenroseR .A .F .提议 ,经美国地质学会讨论通过 ,于 1 92 6年 5月 1 7日正式设立。专门用于奖励在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中…  相似文献   
67.
ERS-1散射计数据用于全球陆地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介绍了ERS-1(欧洲资源卫星1号)WSC(风散射计)数据结构。描述了全球雷达后向散射系数(σ°)图的成图方法。展示池中国第一幅全球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分布图。重点分析了WSC数据用于全球陆地监测的能力,并对全球典型地物地雷达后向散射系数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雷达后向散射系数侧重反映了全球值被图和地形图的叠合信息;2.WSC数据能够以区域和全球尺度分区分6类主要的地表覆盖类型。它们是:  相似文献   
68.
胶北地体金矿富集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69.
宁芜型铁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文章以充分事实和大量资料探讨宁芜型铁矿的形成及其与气化-热液交代蚀变的关系,系统地论述了上升的成矿溶液在水/岩反应过程中所造成的交代蚀变分带和成矿及其有关元素活化转移和富集的规律,进一步强调热液-交代蚀变成矿模式的重要意义,并着重指出内生成矿作用与外生物质在宁芜型矿床形成过程中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0.
该文论述了地球演出的方向性和周期性、大气圈和水圈(及生物圈)形成演化、前寒武纪构造作用及其与地球功力学初成矿作用的关系,提出了前寒武纪划分成矿时代的几条值得重视的地质界线.对太古宙成矿期、古元古代成矿期、中元古代成矿期和新元古代成矿期的成矿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