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89篇
地质学   231篇
海洋学   154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1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61.
姚卫江  陈文利  肖燕  王晓 《新疆地质》2002,20(Z1):47-50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夹持于西昆仑与南天山褶皱带间,边界受大型逆冲推覆断裂带和走滑断裂带控制.塔西南坳陷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其中以喜山期构造运动最为重要,地震资料反映的多层次滑脱主要为喜山期构造运动结果,其现今构造格局是逆冲推覆、滑脱、走滑共同作用的结果.塔西南坳陷构造变形复杂,尤其在其周边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62.
立軸導管外徑与銅套內徑,經常冲動,磨耗很大,在备件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加厚導管的辦法,繼續使用。這是我隊黄振兴同志提出的建議,經一年來生產試用是可行的,改製方法如附圖所示。将導管加套部份車光,外徑減少。再将鋼套加厚縮小,使內徑与車光後的導管外徑相符合,再将鋼套  相似文献   
763.
利用成都地区温江、简阳两个酸雨观测站2006—2017年的历史酸雨观测资料,结合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以及降水量、风等地面气象要素,分析成都地区的酸雨变化特征及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温江站多年平均pH值为4.74,酸雨频率为51.6%,简阳站多年平均pH值为5.64,酸雨频率为27.2%,酸雨频率在地理区域上分布呈现不均一性;降水pH值和电导率(K)季节变化特征显著,降水pH值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而降水K值则相反,夏季最小,冬季最大;近年来酸雨年变化有年平均pH值上升、酸雨频率下降和强度减弱趋势特征,年平均K值减小规律明显:温江K值以每年约3.5 μS〖DK〗·cm-1〖DK〗·a-1的速率下降,简阳以每年约3.7 μS〖DK〗·cm-1〖DK〗·a-1的速率下降;降水pH值与大气污染物SO2、NO2的负相关较为明显,相关系数为-0.488,硫氧化物对酸雨污染贡献逐渐减小;降水K值和大气主要污染物有较强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57,与PM10、PM2.5相关性好于与SO2、NO2,近地层大气污染颗粒物浓度对降水K值影响较大;降水pH值与降水量级的变化不明显,但降水量越大其K值越小,且随平均风速的增大降水pH值相对偏大而K值偏小。  相似文献   
764.
从东欢坨矿区域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出发,分析了区域地质构造对煤层赋存状况、矿井地质构造展布及构造类型等诸多方面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该区自石炭-二叠纪成煤后,经历了多期次不同方向的挤压,构造形迹主要形成于燕山期。燕山早期的北东向褶皱控制了区域性煤系的展布,矿井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主体展布方向为NE—SW向。根据矿区实际,认为应以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及演化为着眼点,进行相应的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765.
周尚意  洪睿哲 《地理学报》2021,76(12):2929-2943
不少学者探究文化研究与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关系,但是关于地域文化如何影响空间集聚的讨论还不够深入。本文选择克鲁格曼的核心—外围模型(CP模型),采用经济学常规的模型逻辑演绎方法,辅助文献论据,探讨地域文化如何与该模型结合,从而参与解释产业集聚的过程。主要结论为:① 地域文化不但可以影响CP模型中的τ,也可以影响μρ。文化地理学者只有开展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才能将地域文化转变为CP模型中的参数,从而理解文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② 根据CP模型的(i, j)地点,提出了适用于CP模型的地域文化单元。在无法将地域文化定量为绝对值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以相对值来定量化,从而支撑聚集趋势分析,但不能支撑集聚准确强度的分析。③ 地域文化研究与CP模型的关联无法揭示区域不均衡发展关系的本质,亦不能唤起人们对文化霸权、拜物教、异化的警觉。因此文化地理学在与经济地理学结合的同时,还有自己独立的学术目标。  相似文献   
766.
通过甘南玛曲高海拔沙化草地实地铺设和实验室加速老化试验,探索在高原极端环境下透风率20%—49%聚乳酸(PLA)网格沙障的使用寿命和防沙效果。结果表明,PLA网格沙障不仅耐辐射、耐老化,且防沙效果好,可成为严酷气候环境下替代草方格的一种新型沙障。  相似文献   
767.
1.引言 数据的质量是土地调查的生命,数据检查是维护数据规范完整和控制数据质量的有力保证.各行业大量的测绘数据、专题数据等数据成果正在不断形成的过程中,传统的数据检测主要是由手工完成,效率低且很难保证数据质量,而检查工具往往针对特定的数据做单一的检查,需求一旦发生变化很难进行维护修改,检查也不够全面.因此现有的数据检查方式已无法全面满足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地籍调查的检查工作.在国土资源信息交换系统和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建设过程中,亦需要通过数据检查和转换软件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信息交换.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高效检查手段和计算机辅助检查工具,数据质量势必成为国土资源信息交换体系和数据库建设工作中的瓶颈.  相似文献   
768.
Based on the full water-wave equation,a second-order analytic solution for nonlinear interaction of short edge waves on a plane sloping botto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For special case of slope angle β=π/2,this solution can reduced to the same order solution of deep water gravity surface waves traveling along parallel coastline.Interactions between two edge waves including progressive,standing and partially reflected standing waves are also discussed.The unified analytic expressions with transfer functions for kinematic-dynamic elements of edge waves are also given.The random model of the unified wave motion processes for linear and nonlinear irregular edge waves is formulated,and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autocorrelation and spectral density functions of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orders are derived.The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arameters of short edge wave are suggested,that may be seen as one special simple edge wave excitation mechanism and an extension to the sea wave refraction theory.Finally some computation results are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769.
770.
中国南方地区水稻生产的变化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Landsat数据提取1990-2015年南方地区水稻种植制度分布及变化,并分析其对粮食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1990-2015年,水稻复种指数从148.3%下降到129.3%,双季稻改种单季稻(“双改单”)损失的播种面积为253.16万hm2,区域上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变化最为突出。南方地区水稻种植制度整体呈现由北向南“双退单进”的变化格局;② 1990-2015年,“双改单”导致全国水稻产量减少6.1%,粮食产量减少2.6%。水稻主产区湖南省和江西省以及经济发展较好的浙江省因“双改单”水稻减产幅度较大,均超过13%;③ 充分利用“双改单”稻田的粮食产能相当于新增耕地223.3万hm2,为2001-2015年通过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总量的54%,是2016-2020年全国新增耕地规划目标的1.7倍,可节省约1674.4亿元新增耕地开垦费用。因此,与其追求低质量的“新”耕地,不如充分利用已有的高质量“旧”耕地,政府应转变耕地占补平衡的考核方式,将因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的播种面积纳入补充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