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299篇
测绘学   165篇
大气科学   345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538篇
海洋学   18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Tertiary Kuqa depression is a foreland basin generated by flexural subsidence resulting from the southward thrusting of the southern Tianshan Mountains. Tertiary basin fills of the depressio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tectonic sequences bounded by gentle angular unconformities. The sequences are composed of two parts, the lower transgressive and the upper progradational successions, which are separated by a regional maximum transgressive surfa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sequences is attributed to the foreland tectonic process from flexural subsidence caused by thrust loading to rebounded uplift due to the erosion and stress release. The generation of the angular unconformities defining the tectonic sequences has been interpreted as the result of the rebounded uplift and the following thrusting.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epositional pattern between the northeastern and the northwestern margins. The relatively strong thrusting and mountain building occurring along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resul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ck-bedded alluvial fan and angular unconformities.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in contract, lacks thick alluvial fan accumulation due to weak thrusting. This difference is likely related to the pre-existing east-west partition of the basin basement.  相似文献   
992.
第三纪库车坳陷是在南天山强烈逆冲导致的挠曲沉降背景下发育的前陆盆地.区内的第三系可划分为四个区域性的沉积旋回或构造层序,它们均由微角度不整合或区域性冲刷面所分隔. 构造层序由下部水进和上部水退序列组成.每一构造层序的沉积构成反映了从前陆逆冲挠曲沉降到回弹上隆的演化过程. 构造层序界面的形成与回弹隆起、遭受剥蚀和随后的逆冲变形作用有关.第三纪前陆盆地的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体系域的配置受到前陆构造作用的控制.从第Ⅰ至第Ⅳ构造层序的发育演化反映了第三纪南天山向库车前陆盆地不断逆冲的过程.坳陷北缘东、西部在沉积样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库车县一线以西强烈的逆冲造山导致巨厚的山前扇砾岩带发育和角度不整合, 该线以东由于逆冲造山较弱而缺乏粗粒的扇带发育. 盆地基底的东、西分块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深部原因.  相似文献   
993.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分析模型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柱-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中桩的分析模型、群桩效率和整个体系的分析方法等问题总结了其发展现状,讨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并就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采用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Visual Lisp开发出的岩心产状测试程序的优越性,并对利用该技术对岩心复位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995.
河南省栾川赤土店地区银铅锌矿主要位于卢氏-栾川台缘褶皱带,这里有著名的世界级南泥湖钼矿田.此前地质工作重点是钼矿、铁矿、水晶和金矿,对铅锌银矿产工作甚少.近年来在总结了南泥湖钼(钨)矿田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物化探异常分布的基础上,对其处围的找矿有望地区进行异常检查、11万地质测量,少量地表工程揭露,取得了铅锌银找矿工作的突破性进展,发现了十余处矿脉集中区、上百条含矿断裂带及蚀变岩型银铅锌矿带,初步估算的铅、锌资源量达数百万吨、银资源量数千吨,并指出燕山期的一些小岩体附近的物化探异常区是进一步找矿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996.
对江苏海州湾近岸海区的表层沉积物进行孢粉分析,总结该研究区的孢粉分布规律及成因。笔者认为该区的松花粉主要来自西北部胶东半岛;落叶阔叶乔木花粉来源于连云港市云台山;草本植物花粉与陆缘植被相应,以盐生的蒿、藜科花粉占优势,表明花粉沉积与当地及周边地区植被密切相关。蕨类孢子是从陆地由水流携带搬运而来,百分含量的高低可能是受补偿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球面三角计算定向取心结构面产状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定向取心数据计算中所确定的在岩心正截面上,水平截面中椭圆高点的投影沿反时针方向到结构面上椭圆高点的投影间的夹角的值及变化情况和结构面倾角,倾向的定义,通过球面三角简化计算过程来正确确定结构面的空间状态参数,结构面的倾角,倾向和走向。  相似文献   
998.
“中国西部”这一主题,在初中地理的课本上没有出现,但中国西部,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是新世纪全国上下都在议论的一个激动人心的话题,在各种媒体中频频出现。为了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开发我国西部地区,为了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结合“中国地理”知识,在学完“中国地理”的基础上,针对初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设计了“巾国西部”这一教学内容,安排一课时,着重了解中国西部的自然特征。  相似文献   
999.
1000.
本文简要阐明节能和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必要性。提出桂林地区太阳能是值得开发利用的气象能源之一。从桂林地区具有的太阳能资源,以及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益,探讨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