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275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178篇
地球物理   219篇
地质学   769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30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72.
光耀华 《华南地震》1990,10(4):71-75
大化水库自1983年蓄水后出现频繁的微弱地震,延续时间达7年,最大震为Ms1.7级,地震系列属震群型,初步判断属水库诱发地震。由于库区有活动断层且岩溶发育,地震诱发机制可能为断层孔隙水压力效应或岩液塌陷。从地震发展趋势分析,目前已处于衰减程过,预测今后不会有强震发生。  相似文献   
73.
康岚  罗胜富 《湖南地质》1990,9(1):19-27
本文采用大量实际资料,阐述了常德市的地质构造特征,从第四系及新构造运动的特点论述了常德市不同地段工程地质稳定性的差异,对该市灼规划建设布局和防震、防洪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4.
桐庐,黄山花岗类岩体中碱性长石的出溶和超微双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5.
76.
本文介绍了由作者首创、以石英单晶片制成的一种用于粉晶X射线衍射仪上薄膜样品的底托——单晶无衍射样品板。与常规的玻璃板或者多孔素瓷板及银滤膜等样品底托相比,后二者因系结晶物质,会产生自身的衍射峰;玻璃板则在2?15—37°(Cu靶)间有一个宽大的衍射晕,这些都影响样品衍射花样的准确测定。以平行于石英(11.21)面网切割制成的单晶片,在所测定的2?3一135°范围内不存在任何衍射峰,背景值分布十分平稳,且明显低于玻璃样品板。使用这种新型的单晶无衍射样品板,将有助于提高粉晶X射线衍射仪测定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77.
德钦—下关地区铅锌矿控矿构造及成矿预测遥感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增池  罗朝舜 《云南地质》1991,10(2):207-229
该项工作利用美国一、二号陆地卫星MSS数字化磁带经I~2S_101图象处理系统作多种功能数字图象处理的卫星影象图进行地质解译。通过解译,区内共划分出18条线性构造密集带和8个环块构造发育区;4个I级、5个II级、6个Ⅲ级影象地质单元。铅锌矿化富集地段是在南北向线性构造密集带与东西向线性构造的交汇部位,若有北北东-南南西向线性构造复合,则可出现矿床。环形构造就发育在这些构造交汇部位。金顶特大型铅锌矿床即赋存在大环套小环,小环又叠置连生的环形构造发育部位。根据卫星影象解译所获得的地质信息,结合已知的铅锌成矿规律,进行了成矿远景预测区的圈定,共圈出A类3个、B类2个、C类13个。在A类预测区金顶铅锌矿床的外围,发现2个富银多金属含矿带,结合地表矿化,指出3个普查评价靶区。  相似文献   
78.
79.
本项工作对沈阳市西部100km2范围内的表层和底层土壤进行了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运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求得本区15种元素的土壤背景值及其范围,依照单元素评价指数和综合评价指数对土壤的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认为存在着严重的Cd、Pb、Zn、Cu、As、Sb、Hg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污染区沿张士灌渠由上游至下游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污水灌溉,同时查明底泥是一种新的次生污染源.  相似文献   
80.
湘南生物礁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