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罗毅  何奕强 《铀矿地质》1997,13(3):139-146
燕辽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是我国著名的中生代火山热液型铀、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区。研究结果表明,其成矿作用受统一的晚唾化大陆裂陷火山岩浆活动控制;成矿时代集中在晚侏罗世及早白垩世;成矿介质为火山岩浆水、变质水和大所水混合的中温、中低温火山热液、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富集型上地幔及下地壳。  相似文献   
72.
罗毅  王明太  李建红  孙志富  朱杰辰 《矿床地质》1998,17(Z6):1055-1058
本文在分析区内内生铀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矿化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流体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本区内生铀矿床成矿模式。本文首次提出本区存在富铀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成矿地质流体是上地幔流体与下地壳富铀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混熔交代的产物,成矿的铀主要来源于成矿地质流体本身;成矿作用受统一的晚中生代伸展裂陷构造-深源热流体演化机制控制,形成中高温热流体充填成矿的高品位脉型矿化和中低温热流体交代成矿的较低品位碎裂蚀变岩-微脉浸染型矿化。  相似文献   
73.
燕辽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Sr-Nd—Pb、U—Pb同位素及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方面讨论了燕辽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年代学特点、成因及形成的构造环境。研究表明,本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主要为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4期;本区火山岩浆可划分为钙碱性岩浆系列和亚碱性岩浆系列,火山岩浆源于富集型地幔;构造环境属大陆裂陷盆地。  相似文献   
74.
2015年4月25日,在尼泊尔中部发生了Mw7.8地震.本文利用ALOS-2和SENTINEL-1A宽幅数据获取了该地震大范围的同震形变场,并反演了该地震断层破裂的几何特征及运动机制,继而以此为约束资料反演地震强地面运动.InSAR结果显示本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地表形变,LOS向最大抬升量达到1.3 m,最大下沉量达到0.7 m.震源机制反演得到的最优的滑动分布模型表明,断层的走向为291°,倾角为7.6°,倾滑主要分布在深度为12~18 km范围,主倾滑分布范围在长度上达到了140 km,该范围内的平均倾滑角为95°.本次地震最大倾滑量达到5.3 m,位于深度15 km处.累计释放地震矩达 6.5×1020N·m,约合矩震级Mw7.8.该地震发生在印度与欧亚板块俯冲逆冲界面之间,发震构造推断为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属于典型的喜马拉雅型——低角度逆断层型强震.以该滑动分布模型参数为基础利用随机振动的有限断层模型进行尼泊尔地震的强地面运动模拟,结果显示最大地震烈度为Ⅸ度,烈度分布的范围及烈度等级与USGS模型结果对比具有很高的符合度.  相似文献   
75.
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中,干涉相干是局部干涉条纹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但是由于各种失相干源的影响,会出现失相干现象,而这可能会丢失重要的形变数据。本文首先利用ENVISAT ASAR的两景影像获得了2009年意大利拉奎拉MW6.3地震的带有失相干现象的同震形变场,对数据预处理后再使用移动窗口克里金法对拉奎拉地震的同震形变场进行插值处理,恢复了形变图的失相干区域,之后进一步通过正反演获得同震形变场,并与上一步的插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插值结果与反演结果在极震区吻合得很好,验证了移动窗口克里金插值法恢复失相干的可靠性,说明插值法可以成为实现地震同震形变场失相干恢复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76.
罗毅  田云锋  张苏  张景发 《地震》2020,40(3):179-188
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 青藏高原的大地测量网络十分稀疏, 不能满足区域地壳运动监测的需求。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是非接触监测地壳运动的一种重要方式, 但在高原上受到冻土的影响。本文基于2014~2018年的Sentinel-1卫星C波段雷达数据, 采用InSAR时序技术分析了冻土形变的时空特征。针对InSAR位移时间序列, 采用空间滤波去除了大气延迟、 地形效应等局部公共误差, 提高了时间序列的信噪比。结果显示, 青藏高原的冻土运动可分为差异较大的两类: 在大部分冻土区域, 与周边高山(基岩)区域相比, 冻土地区显示类似的季节波动或一定的长期沉降; 在部分冻土地区存在异常快速下沉区域, 例如在西藏中部布若错湖西南侧的沉积盆地内, 存在一个直径约2 km的漏斗型沉降区, LOS向沉降速率可达约10±2.1 mm/a。构造运动造就了高原上大量沿断裂线分布的河流、 湖泊, 河床和沉积盆地等广泛分布着冻土, 给准确分析构造形变带来很大挑战, 本文所得的结果可作为区分冻土运动与构造变形的一种有效判据, 也有益于研究高原冻土的物理特性及变形机理。  相似文献   
77.
砂体是制约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的重要条件之一。扎赉诺尔坳陷带内诸凹陷具有不同的沉积特征和砂体特点,查干诺尔凹陷砂体形成于冲积扇沉积体系,砂体厚度变化大、相变快、粒度粗、有机质含量低,其顶、底板泥岩均不发育;克鲁伦凹陷砂体形成于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厚度较稳定,中前缘发育泥-砂-泥地层结构;呼伦湖凹陷以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相砂体为主,具有较稳定的泥-砂-泥地层结构,有机质含量高,砂体厚度和横向延伸较稳定;胡列也吐凹陷砂体以辫状河三角洲体系产出为主,砂体厚度大,延伸稳定,底板泥岩发育,顶板泥岩发育不完全。扎赉诺尔坳陷带各凹陷砂体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的找矿潜力。通过砂体综合条件的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呼伦湖和克鲁伦凹陷砂体铀成矿条件最好,胡列也吐凹陷次之,查干诺尔凹陷砂体成矿条件最差。  相似文献   
78.
中亚—东蒙古—远东地区火山岩型铀矿概况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毅 《国外铀金地质》1994,11(3):193-202
  相似文献   
79.
利用短基线集干涉测量时序分析方法监测北京市地面沉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集时序分析方法,基于ENVISAT SAR数据,研究了2003~2010年期间的北京地区主要地面沉降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两个相邻轨道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相关性达到了0.87,RMS为4.9mm/a,显示了结果的可靠性。InSAR时序分析结果发现,2003~2010年期间,北京的主要沉降区域在快速沉降,而且呈加速趋势。朝阳区和通州的部分沉降中心在2007~2010年期间年平均沉降速率达到了100mm/a。  相似文献   
80.
一个预测冬小麦根系层储水量的概念性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对SPAC系统的认识,以1995~1996年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永乐店试验站和1993~1994年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冬小麦生长季土壤-作物-大气田间观测数据,对冬小麦根系层水量平衡的概念性模型进行参数确定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根系层储水量的预测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且模型参数较少,形式简单,便于生产实践应用,但是具体的参数须通过田间试验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