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74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250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在详细的钻井资料和岩心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塔北隆起西部奥陶系中统一间房组礁滩体沉积相特征及展布规律的分析,结合礁滩体储层同生期溶蚀作用特征研究,按照古沉积地貌单元结合岩相的方法建立了一间房组礁滩体同生期溶蚀作用模式。研究认为一间房组开阔台地相包括台内滩、滩间海和台内点礁3个亚相,沉积相平面分布稳定;一间房组的同生期暴露溶蚀作用明显,普遍反映出滩体的间歇性暴露的特征:生物钻孔和溶蚀孔洞内充填礁滩体暴露形成的古土壤泥;发育潮间带的化石碎片堆积和软体生物活动遗迹;岩心观察和成像测井可以识别出渗流-潜流带溶蚀作用旋回。按照礁滩相沉积地貌结合岩相的模式,将一间房组开阔台地的浅滩和点礁沉积划分出潮上长期暴露滩、潮间间歇暴露滩、潮下高能滩、瓶筐石障积礁、潮汐水道等地貌单元。  相似文献   
62.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加剧,传统以政府为主体的灾害管理体制和机制已经无法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因此开展国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和紧迫性。本文介绍了我国灾害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及转型过程,提出关于我国气候变化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治理具体路径的建议措施,包括完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治理体系,实现五个长效机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研究。  相似文献   
63.
黔南城镇化建设中的气象灾害防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林勇  丛英  伦丽  熊平 《贵州气象》2013,37(2):43-45
对黔南气象灾害历史数据进行区划和重大灾害重现期等系统分析研究,提出黔南城镇化建设中防御气象灾害的合理化建议。同时借助自动站、雷达和数值预报等资料综合研究得到气象灾害的预警阀值,实现黔南城镇对气象灾害的实时预警。  相似文献   
64.
村里的土地被征用,而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比以前过得更好。“我们村光出租标准厂房每年就能收入300多万元,村里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就是什么都不干,每人每年也能分到4000块钱。”安阳开发区许吴村村委会主任申平安满怀自豪地说。  相似文献   
65.
66.
建立对黔南气象灾害历史数据库并应用GIS技术进行灾害区划,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重大灾害重现期指标,构建黔南城镇化建设中气象灾害影响的决策建议平台.用针对不同区域研究得到的气象灾害预警阈值,来自动过滤系统调取的区域自动气象站实时要素数据,同时结合提取的雷达回波和数值预报等气象预报指标,完成系统对各乡镇和重点区域的实时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67.
讨论玻耳兹曼关系式的状态数、熵及其常数与光学成像灰度级划分的谱关系.将热力学原理应用于光学成像过程的微观分析,提出实际图像、理想图像及其玻耳兹曼熵谱概念.认为实际图像灰度级处于平衡态,理想图像则是非平衡态的灰度级分布所构成.从平衡态到非平衡态转化是1个非自发过程,需要外部施加作用,利用平衡态和非平衡态之间的熵差分布实现图像分割.实验与分析表明图像分割的实质是在外力作用下实现从实际图像对理想图像的逼近.  相似文献   
68.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上搭载的测雨雷达(PR)探测结果和中国40°N以南地区约430个台站雨量计观测结果,分析研究了1998-2005年中国南方地区这两种降水资料气候分布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降水资料在2.5°空间水平分辨率上,所描述的中国南方降水率气候分布在多年年平均和季平均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降水率极值和极值区范围大小等细节上两者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是地面雨量计结果相对PR结果偏高,其中中同南方50%以上地区两者相差在1 mm/d以内、30%的地区两者相差在1-2 mm/d,夏季差异可超过2 mm/d.对两种降水资料差异的原因分析表明,地面雨量计空间分布密度是影响两者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当格子内雨量计超过6个时,两者的相关系数大于0.7;夏季两种降水资料的相关性都比其他季节差,不论格子内的雨量计数量多与少;对流降水多发地区,两种降水资料之间的差异大于层云降水多发地.利用PR探测结果对夏季青藏高原多年月平均降水率分布及高原东、西部的降水特点的分析表明,6月高原东部出现2 mm/d左右的降水区,而在7和8月1 mm/d的降水区域基本覆盖了除高原西部以外的整个高原,其中高原中部地区出现降水率近3mm/d的大值区.月降水距平的时间演变表明,高原降水偏少月份要多于偏多月份.  相似文献   
69.
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划定(简称"三区"划定)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对于科学合理地规划、利用有限的国土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主要根据区域内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构建指标体系进行"三区"划定,较少将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纳入"三区"划定过程中,使得划定结果在指导实践过程中缺乏前瞻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结合指标体系评价与决策树特征挖掘的"三区"划定方法,并以武汉市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在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的基础上进行"三区"划定。通过对比,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合理性。研究发现:①不同情景下的"三区"空间在规模、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差异,将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纳入"三区"划定过程中确有必要;②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三区"空间的差异主要出现在三类空间的交界区域,这些区域是国土空间规划应该关注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70.
以Landsat 8为数据源,并结合地表发射率、大气透过率等参数遥感估算方法,提出了针对TIRS 10数据的单窗算法TIRS10_SC,并开展了研究区的地表温度反演3种单窗算法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TIRS10_SC算法紧密结合Landsat8 TIRS传感器的特性,通过遥感估算城区下垫面的地表发射率、大气透过率等特征,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出地表不同覆被类型的温度;裸土与水泥下垫面等相对均质的下垫面的温度反演效果稍好,TIRS10_SC算法和Q_SC算法其平均误差为0.60℃,JM_SC算法其平均误差为1.01℃;对于植被下垫面,TIRS10_SC算法和Q_SC算法其平均误差为1.48℃,JM_SC算法其平均误差为1.26℃,为了提升城区植被下垫面温度反演精度,应该进一步准确地量化其发射率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