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98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太阳辐射能的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讨论了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候总量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本省的光能利用率和光合生产潜力。 一、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候总量的计算 碧空条件下,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日总量的理论计算式可写成:  相似文献   
122.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与植被指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处理全国400余个台站1951-1995圻的降水、平均气温、积温等资料,利用GRAPHER,SURFER等绘图工具,分析了青藏高原所处气候区域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并采用桑斯威方法计算出可能蒸发量,从而得到全国的湿润指数分布,由此确定青藏高原的气候分区,继而通过卫星遥感获得的全球归一化植被指数(Glob-NDVI),结合降水、气温,分析了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演变的联系,最后着重从积温与高原农作物方面作了一定研究。  相似文献   
123.
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源地和移动路径   总被引:137,自引:5,他引:137  
邱新法  曾燕  缪启龙 《地理学报》2001,56(3):316-322
利用1971-1996年的地面气象记录月报和地面天气图资料,系统分析了我国沙尘暴的年际变化趋势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了沙尘暴的移动路径和源地,结果表明:1971-1996年,除青海、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及北京等地外,我国各地沙尘暴发生的总次数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根据沙尘暴的起源,可将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天气过程分为外源型和内源型沙尘暴2类;外源型沙尘暴的移动路径主要包括北路和西路2条,其中北路沙尘暴侵我国的范围在西起新疆东部的哈密,东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中蒙边境,西部沙尘暴入侵我国的范围在南疆和北疆的部分地区;我国沙尘暴源地主要集中在南疆和北疆的沙漠及其周边地区,甘肃河西走廓和内蒙古干燥沙漠及青海柴达木盆地等地。  相似文献   
124.
125.
缪启龙  杜德亮 《气象科学》1996,16(2):110-119
利用地表热源的气候学计算方程,建立了中国47个站地表热源的时间序列,分析了中国地表热源的多年变化规律,进而又分析了中国地表热源与南方涛动指数间的交叉谱,指出中国地表热源与南方涛动指数之间各地都在9年,3年的准周期上有显著相关。这表明中国各地地表热源与南方涛动指数的联系,可能存在某种共同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6.
土壤有机污染的生物修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资源是地球上植物动物(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产生的一些污染物直接地或通过大气、水体和生物间接地进入土壤环境。当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质的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时,就要破  相似文献   
127.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近地层32 m高度涡动相关系统2009年1、4、7、10月的湍流观测数据,对流动沙漠地区不同稳定度下的湍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流动沙漠区在不同季节、不同稳定度条件下的近地层湍流欧拉时间自相关系数Ru(t)、Rv(t)、Rw(t)衰减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春季Rw(t)的衰减最快,夏季3个方向的欧拉时间自相关系数衰减时间相近;(2)欧拉时间自相关系数主要表现出强衰减、逐渐衰减和缓慢衰减3种类型,沙尘天气的欧拉时间自相关系数衰减总体上要强于晴天;(3)湍流的时间积分尺度Lt(z)最小,Lt(x)和Lt(y)大小相近,在沙尘暴发生时,水平风速占主导,而垂直气流很难发展;(4)湍流的空间尺度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稳定度条件下明显不同:L(x)平均值6.02 m,L(y)平均值6.90 m,L(z)平均值0.73 m;湍流水平空间尺度大多数情况下呈扁平的椭球体,且水平方向呈明显的椭圆形状。  相似文献   
128.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层湍流能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雅婷  焦冰  缪启龙  章立标  何清 《中国沙漠》2012,32(6):1716-1722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层湍流观测资料,计算并分析了不同稳定层结条件的湍流速度谱、温度谱及局地各向同性特征。结果表明,湍流速度谱和温度谱在惯性副区均满足Kolmogorov的-2/3指数规律,且稳定条件的相关系数更高;速度谱满足湍流各向同性的低频限制理论。近中性条件的温度谱和弱不稳定条件的速度谱在高频段有尾部上翘现象;稳定情况下的v谱和近中性条件的u谱、T谱在低频处也有上翘现象。沙漠腹地水平湍流尺度范围介于森林和草地之间,不稳定层结比稳定层结的谱峰更偏向低频端,且峰值尺度更大。  相似文献   
129.
沙漠腹地春夏季近地层大气湍流特征观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层10 m高度处快速响应探测系统的湍流资料,分析了摩擦速度和特征温度的变化,并且对不同稳定层结条件下无因次速度分量方差和无因次温度方差的普适函数进行详细拟合。研究表明,摩擦速度和特征温度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且摩擦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z/L=-0.2处;无因次速度方差在不稳定和稳定层结条件下均符合相似理论的次幂律,但如果考虑到相关性,最佳幂指数可有不同;近中性时则接近常数,并给出了具体数值。无因次温度方差则在夏季不稳定层结条件时符合-1/3次幂律。  相似文献   
130.
气候变暖对石家庄春季物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1965-2007年石家庄春季物候特征,研究了春季物候期与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指示温度日期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气候变暖对石家庄春季物候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家庄春季物候期呈提前趋势;物候期与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指示温度日期的关系是正相关,即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指示温度的日期提早,则物候期提前,反之则物候期推迟;早春、仲春物候与2-4月气温相关性最大,晚春物候与春季气温相关性最大,春季物候对温度的响应不同;春季物候发生转折的时期与气温突变(或转折)的时期同步或紧随其后;春季物候异常偏晚年主要分布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异常偏早年主要分布在90年代之后,物候异常偏早年通常是气候异常偏暖年,物候异常偏晚年不一定是气候异常偏冷年,但通常是气候异常度为负值的年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