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新建岩石地层单位:塔克台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准噶尔塔克台高原周围一套碎屑岩地层曾被划为下石炭统和布克河组(洪古勒楞组的晚出异名),但其岩性组合、沉积环境与化石面貌均与和布克河组或洪古勒楞组的定义不符,也难以归纳到区域上其他已知地层单元中,故以此建立一个新的岩石地层单位:塔克台组,并分为上、下2段:下段为火山碎屑岩夹火山岩,上段为正常碎屑岩、火山碎屑岩、钙质碎屑岩夹少量灰岩、火山岩和薄煤层.该组与下伏文洛克统沙尔布尔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上未见顶,多门类动植物化石的发现限定了该组的时代为晚泥盆世,形成于水体逐渐变浅的滨、浅海至沼泽环境.塔克台组与邻区同期的朱鲁木特组、洪古勒楞组为同时异相关系,晚泥盆世研究区海水从西向东侵入并退出是造成这种同时异相关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西准噶尔地区洪古勒楞组多条剖面的综合研究,提出洪古勒楞组与上覆黑山头组以钙质碎屑岩的消失、暗色细火山碎屑岩的出现为界,其顶界为一套近岸浅水沉积的碎屑岩(含舌形贝的钙质粉砂岩、凝灰质砂岩、细砾岩或含介壳的砂砾岩),称之为“杨庄砂岩”,该界线在多条剖面上易于识别和对比。在洪古勒楞组上部和黑山头组下部发现三叶虫9属(亚属)14种: Omegops sp. , Pudoproetus sp. , Linguaphillipsia ? sp. , Belgibole sp. , B. abruptirhachis,Philliboloides sp. , Winterbergia(W . )sp. , W. (Eowinterbergia )? sp. , Weberiphillipsia sp. , Conophillipsia sp. 1 ,C . sp. 2, C . ? sp. 3, C. ? paucicostata,C. ? morganensis 。根据三叶虫生物地层学研究,认为西准噶尔地区存在泥盆系 石炭系界线,界线位置在 Omegops 的消失层位和 Belgibole Conophillipsia 组合带的首现层位之间,该界线与洪古勒楞组和黑山头组之间的界线基本一致。洪古勒楞组顶部的“杨庄砂岩”是泥盆纪末期海平面下降事件在西准噶尔火山岛弧背景下的沉积产物,也是泥盆纪 石炭纪之交Hangenberg事件在西准噶尔地区的体现。  相似文献   
33.
为探讨城市湖泊中抗生素的污染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以宁波月湖为研究对象,利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月湖水体抗生素进行分析,并采用生态风险熵值法(RQ)和混合抗生素的风险法(MRQ)评价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林可霉素(LIN)等10种抗生素的生态风险情况.结果表明:氨苄西林(AMS)的检出浓度最高,浓度变化范围在ND~382.0 ng/L;其次为头孢氨苄(LEX)、诺氟沙星(NOR)、磺胺间甲氧嘧啶(SMM)、LIN、阿奇霉素(AZM)、磺胺噻唑(STZ)、磺胺甲恶唑(SMX)、泰乐菌素(TYL)和磺胺嘧啶(SDZ),浓度范围分别为ND~283.0、ND~267.0、ND~219.0、31.50~209.0、ND~147.0、7.34~109.0、ND~104.0、ND~80.50和20.40~57.30 ng/L.月湖水体中10种目标抗生素的水平总体上高于自然湖泊,尤其β-内酰胺类和LIN在城市湖泊中广泛存在.生态风险评估的结果表明,LIN、TYL、SMX、NOR、AMS的生态风险值(RQ)值均大于1,具有高的生态风险;其余5种抗生素处于中或低的生态风险水平.本研究为城市湖泊抗生素生态风险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34.
沸石改性处理高氟地下水的适宜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3种改性方法的对比试验,确定天然斜发沸石的适宜改性工艺,即将沸石分别经马弗炉700℃焙烧5h,然后用10%盐酸溶液浸泡12h,清水冲洗至中性后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煮6h,最后用pH=3的水冲至中性后,用10%的70℃明矾溶液浸泡24h,清水简单冲洗后80℃烘干。通过改性增大了沸石的内部孔隙通透性和比表面积,有利于增强沸石的吸附性,同时降低了沸石的硅铝比,有利于增强改性沸石的离子交换能力,提高除氟能量。  相似文献   
35.
西准噶尔乌兰柯顺地区晚泥盆世朱鲁木特组地层新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西准噶尔乌兰柯顺地区原划分为下石炭统和布克河组的一套地层厘定为朱鲁木特组,该组与下伏志留纪火山岩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与上覆上泥盆统—下石炭统洪古勒楞组为整合接触关系。根据在该组新发现的植物化石Leptophloeum rhombicum以及上覆地层中发现的牙形刺,将其时代确定为晚泥盆世早期。相标志表明,朱鲁木特组从底部到顶部,其沉积环境由辫状河向曲流河演变,河流的下游方向为NEE方向。上述研究结果为西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地层的划分、对比、区域地质演化及沉积环境变迁提供了新资料和新认识。  相似文献   
36.
本文首次报道和描述了武汉地区上泥盆统五通组的双壳类化石,将其定名为Sanguinolitessp.(血石蛤未定种)。通过对比五通组Sanguinolites和石炭纪cf. Sanguinolites与Carbonicola的大小、壳形、产出层段,以及双壳类的适应性形态功能,综合岩性和植物化石的保存状态,本研究认为武汉五通组的沉积环境为低输沙量、低水动能的局限海湾环境,食物可获得性较差。低输沙量与晚泥盆世植被发育及其对地表土壤的保护,以及该区的地理位置有关,而低水动能可能是由于障壁岛(或障壁沙坝)的存在,使得研究区成为半封闭的水域,海水能量较低。这种相对闭塞的低能环境,也是造成这一地区双壳类分异度低、个体小和壳薄的主要原因。新发现的化石材料填补了中扬子地区五通组双壳类的空白,对该地区古环境和古地理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西准噶尔地区的乌兰柯顺剖面从晚泥盆世朱鲁木特组至早石炭世黑山头组地层连续,单斜出露,特别是其中跨越晚泥盆世弗拉期顶部至早石炭世杜内期底部的洪古勒楞组,宏体化石、微体化石和遗迹化石以及其他相标志丰富,岩性的三分性明显:下段为灰色—灰黄色生物碎屑灰岩;中段为紫红色—灰绿色沉凝灰岩;上段为灰绿色—灰黄色生物碎屑灰岩、钙泥质碎屑岩。该剖面是我国北方构造活动区难得的完整剖面和洪古勒楞组理想的候选层型剖面。牙形刺和其他大化石的初步研究表明,该剖面洪古勒楞组的时限为晚泥盆世末弗拉期至早石炭世早杜内期。  相似文献   
38.
用包括孔深和台月效率因素的系数K,能预测不同孔深条件下的台月效率,并能求解一定条件下的钻探技术指标和奖励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39.
泥盆纪时期森林首次出现,陆生植物最早成煤.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西缘的中—晚泥盆世地层中报道了丰富的植物化石,也发现了最早的森林和煤层,对于烃源岩和古油藏的发现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新疆北部布龙果尔地区泥盆系古油藏的岩石地层和植物化石,将该古油藏地层确定为呼吉尔斯特组上段,讨论认为该古油藏的地质时代应为中泥盆世吉维特期.有限的地表露头剖面无法确定该古油藏的分布与规模,宜通过进一步研究确定其潜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40.
Alum页岩(中寒武—早奥陶世)是北欧一套重要的海相烃源岩,其成熟度跨度从为成熟-过成熟度阶段。由于我国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均已过成熟,未成熟-低成熟度的Alum页岩是研究下古海相的烃源岩生烃潜力特征的重要参照样品。因此,对这套成熟度较低的Alum页岩的生物组成特征、矿物组成及其沉积环境的分析,可为后续国内外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的对比研究奠定基础。本文以欧洲上寒武统富含有机质Alum页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有机碳含量(TOC)和有机岩石学观察的基础上,应用综合矿物分析技术(TIMA)进行扫描,通过细化样品扫描参数,获得了页岩矿物组成、含量及粒度分布。Alum页岩有机质成熟度较低(固体沥青反射率为0.30),TOC含量在11.16%~12.24%之间。有机质主要为浮游藻类降解形成的层状藻类体、底栖藻类来源的海相镜状体和裂缝中充填的固体沥青。TIMA扫描获得的有机质相对质量百分含量为9.79%~10.64%,略低于碳硫分析仪测定的TOC含量;黄铁矿含量为4.17%~4.49%。TIMA扫描获得的有机质与黄铁矿比值与化学法的C/S比值相近,均分布在2.18~2.55范围。粒径分布特征上,有机质粒径主要分布在0.9~27.0μm之间(80%以上颗粒分布在1.2~5.5μm);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分布在0.9~17.0μm之间(小于0.5μm的颗粒占78%以上),反映了缺氧甚至硫化的环境。综合C/S比、有机岩石学与TIMA黄铁矿粒度分布特征,认为该页岩形成于闭塞封闭甚至硫化的沉积水体体系。该研究为油气地质领域的烃源岩(包括页岩)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